□姬炤华
12 世纪时,一种新的建筑式样出现了,就是照片中的大教堂,后人称之为“哥特式”。哥特式教堂高大轻盈,玲珑剔透,与罗马式教堂比起来高度大幅增加,而厚重的墙壁反而没有了,代之以巨大的玻璃窗,采光十分良好。
它们看起来像是用某种轻巧的材料建成的,就像现代的摩天大楼。现代摩天大楼的建筑材料就很轻,是由钢筋混凝土骨架和玻璃幕墙组成的,如果全部用石头垒起一百多层的话,那建筑自身的重量就会把自己压垮,就如同一个人如果太胖就必须手术减肥一样。建筑物越高大,其自重也就越大,建筑材料就要相对轻便,否则只能堆成金字塔一般的形状。那么身形普遍高大的哥特式教堂采用了什么先进的轻盈材料吗?没有,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仍然是沉重的石头以及古罗马人常用的混凝土,基本结构仍是古罗马的拱门结构。那么建筑师们是怎么使哥特式教堂变得“高大轻盈,玲珑剔透”的呢?且等稍后再说。
“哥特”是古代西欧的一个民族,12 世纪时早已融入其他民族消失不见了,跟“哥特式”教堂没什么关系,“哥特式”起源于法国,所以最初叫“法国式”,“哥特式”其实是个蔑称,文艺复兴以后的人瞧不起这些教堂,所以用“野蛮人”的名字来称呼它们。
这些教堂之所以获得“哥特式”这样一个恶谥,它们的罪过就是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不一样。其实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非常没道理的想法,为什么和古罗马不一样就“野蛮”了呢?艺术总是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在变化着,而艺术本身无所谓谁“野蛮”谁“先进”,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电影产生了许许多多经典,那时还没有电脑特技,但谁能说因为有了电脑特技,它们就不能产生经典了呢?
放弃笨重的石拱顶,干脆用轻便得多的木梁来代替?倒是可以,早期教堂确实用过没有石拱顶、完全用木梁托起的木顶。
不过,木头建成的屋顶,其音响效果远远不及石拱顶,这对于要经常进行宏亮圣咏(圣咏是天主教做弥撒时所唱的歌曲)的基督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比音响效果更重要的问题是,木顶太容易着火了!欧洲中世纪历史上充满了这种木顶教堂失火的记录,对于放在教堂祭坛的圣物来说很不安全,而石拱顶明显的好处恰恰是可以防火,虽然石拱顶之上也有木头搭建的木屋顶,但支撑起教堂高大身形的是石拱顶而不是它,即使它着火也不致伤及教堂本身(正因为石拱顶有防火的好处,所以中国用来保存皇家档案的皇史宬大殿也采用石拱顶结构,称为“石室金匮”)。所以,由木梁托起的木屋顶对于保存着祭坛圣物的宗教圣殿来说太不合适了。
而不要木顶最最关键的原因,是西方人对于像大教堂这样的宗教建筑,有追求“恒久保存”的观念,西方人对于这一点是极为在意的,绝不仅仅只是防火这么简单。
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主要用砖石而中国主要用木头造建筑,这绝不是因为西方缺少木头而中国缺少石头。其实人类各个民族都曾经用木头来盖房子,西方中世纪保留至今的建筑主要是砖石建成的教堂,因为当时城市和乡村中的世俗建筑多为木头建造,木头建筑和砖石建筑相比,特别不易保存,由于容易着火和腐朽,也容易被重修替代,所以大都没有保留下来;而中国也并不缺石头,到处可见砖石建成的佛塔和石头牌坊。中国传统建筑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会把石头凿出和木料上一样的榫卯,像使用木头那样来使用石头,使石头建筑乍一看好像也是用木头建成的。这种用石头模仿木料的现象并非中国人独有,在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都可以看到,古希腊工匠会费很大的工,把神庙的石柱做成下粗上细的样子,使其看起来很像木头柱子,比如波塞冬神庙的石柱。
真正造成差异的,主要还是人们头脑中的不同观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除了陵墓,没有把建筑永久保存下去的追求,人们把建筑和衣服、食物、车马一样看待,觉得应该常换常新。在古代,修葺古庙往往意味着推倒重来,这对古建筑来说是毁灭性的破坏,所以中国虽以木建筑为特色,但有幸保留下来的,大多都是明清建筑,最古者不出唐代。而且人们崇尚节俭,潜意识里认为大兴土木是奢靡的表现,如果木建筑毁于雷火,不但没有改弦更张的打算,反而会觉得这是上天对于奢靡的责罚,这对于保存古老的文化当然是非常不利的。
五台山寺庙前的石牌坊
古希腊波塞冬神庙石柱
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老师古埃及人挖空心思、不计成本地创造了永世不倒的金字塔;屹立了两千年的古罗马万神庙,集合了帝国领土内欧亚各地最好的建材,来保证它那令人咋舌的质量;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座城镇都有一座标志性的大教堂,有的城镇人口不足万人,却能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建一座规模和质量惊人的大教堂,有的竟断断续续建了好几百年。人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材料和技术都给了教堂,这些教堂已经屹立了将近千年,至今完好如初。据历史记载,建筑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一项主要的财政支出,法国竟然因建大教堂而严重影响了经济的稳定,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个什么地位,也可以明白大教堂真的是无价之宝,中世纪的欧洲人几乎把所有的财富和智慧都砌进大教堂的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