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就业能力构建与就业援助困境应对

2022-12-17 23:00宋喜灵河南省郸城县丁村乡人民政府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援助残疾人培训

宋喜灵 河南省郸城县丁村乡人民政府

就业对于残疾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其获得收入、改善生活、与社会保持同步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份事业,社会各界愈发关注并投入残疾人救助的事业当中,残疾人就业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城乡差异较大等消极影响的长期干预,农村残疾人在社会中仍然处于弱势。在我国,农村残疾人的总就业率仍旧偏低,无法满足社会的平均水平[1]。因此,推动农村残疾人就业能力构建与就业援助困境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生命尊严,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农村残疾人就业结构

农村残疾人缺乏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多方面、多角度的支持,在实际生活中,农村残疾人因能力不足等诸多原因无法获得相应的机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我国,农村残疾人就业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在农村从事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二是在城镇的公司和政府机关工作中。因而,乡村残疾人就业能力的提高关键以提高伤残人的工作能力为抓手,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二)农村残疾人就业能力的内涵与功能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性问题。关乎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问题,“三农”聚焦贫困,困难在于贫困家庭。就业,是劳动者脱离生活困境、步入经济独立、走向美好生活的前提,因此,要想全面保障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首先保障他们的就业。在我国日益提倡市场化就业机制和加速经济发展转型的深刻变革的经济背景下,劳动力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稳定、优质的就业岗位就成了一项难题。因此,有必要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瞄准农村残疾人就业困难的核心问题,优化残疾人就业保障与优待制度,多元化残疾人就业形势。科学构建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以制度为保障,实践为基础,在当今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就业保障水平,为他们构建更加良好的就业与生存环境。

(三)就业与就业援助关系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所说“就业支援”是以就业艰难工作人员根据党和国家各类推动就业政策扶持的贯彻执行及其就业服务项目组织为主导的相关部门的实际协助,完成再就业,提升家中劳动收入,摆脱贫困的目的。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优良处理是改进残疾人生活水平。残疾人就业率的明显提升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发展,可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提高其尊严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残疾人其他问题的解决也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的目标:构建和提升就业能力

推动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其核心目标就是要有限构建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因为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是就业这一行为的两大基石,缺一不可,对于有强烈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如果其就业能力不足,那么其仍然无法就业。对于城市环境而言,由于其岗位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实现残疾人员的能岗匹配。而农村环境中,绝大多数残疾人员只有流入农业生产岗位或资格较少的城镇企事业单位的一些残疾人岗位。因而理应进一步提升乡村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克服他们内心对于残疾这一现状的标签,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自己博得更加美好的明天;并根据就业能力的构建和提高,让他们能更好地就近择业,匹配本地的产业部门的职位需求。

二、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度体系仍有待完善

尽管我国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利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政策对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维护农村伤残人就业之间法律制度和地区配套措施不完善,造成农村伤残人在争先就业和外界就业适用时欠缺合理的法律制度保障。因为制度建设的欠缺,加上社会对于农村残疾人就业重视的不足,让工作开展更加不利。就目前来看,一些单位和企业自身对于残疾人还有一定的歧视,不容易接受招收残疾员工到单位和企业工作,而且单位和企业的工作人员,面对残疾人也会议论纷纷,给残疾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不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助力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状况。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就是当下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身体健康的人也有很多失业不能参加工作的情况存在,更何况身体残疾的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不能按照相关规定来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助残变成了一句口号。因此,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定要不断地完善,制度完善之后,还要监督制度的执行,没有执行的制度是没有生命的,要保证农村助残制度的实行就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切实让农村的助残制度落地落实,切实保证农村残疾人可以参加就业,减轻家庭的负担,为社会带来应有的价值[2]。

(二)“组合型政策”缺位制约残疾人人力资本的提升

组合型政策是融合多部门、多制度、多结构、多工具的现代化行政工作推进模式,是集合多项政策多个部门合力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工作方法。对于保障残疾人就业这一需要个人-企业-政府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的工作而言,组合型政策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但当今的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中,仍旧缺乏具有统一性的、多部门联合共建的组合政策,没有有效的打通残疾人直接经济补贴-残疾人职业教育-残疾人就业岗位供应各环节之间的壁垒,使得残疾人得到的补贴、受到的教育和最终社会上供给的就业岗位存在一定的脱节,没能有针对性的提升残疾人的人力资本与市场竞争力。

(三)援助主体责任偏离制约农村残疾人就业能力的提高

受到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发展结构的影响,大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农村地区的地理区位大都相对处于偏远位置,因此,其交通与通讯长期较城市地区而言相对落后,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残疾人的相关便利设施与文化、技能教育的支持相对较为匮乏,不能满足农村残疾人士的生活与就业需求。此外,在现阶段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促进工作中,也存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基层各部门没有足够的资源为残疾人提供质量更高、更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四)政府援助能力不足制约就业援助资源的整合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地域性,导致农村残疾人社会资本明显不足、基础设施较差,农村残疾人享受的服务少、保障低,就业率低。现阶段,政府各部门的实际事务没有明确定义,造成部门间利益争夺和互相推诿[3],使得就业援助资源不能进一步整合,从而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援助。

三、如何应对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困境

(一)推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构建中央与地方的一体化保障

制度是保障一切工作稳定推进的基石,只有科学的完善、健全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相关制度,才能够更好地连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与个人,更全面地调动社会资源,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为有效的就业援助保障。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相关法律及政策,从反歧视、知识教育、职业教育、生理恢复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对残疾人的援助水平,并制定相应细则,更好地保障公平、促进就业。要在地方层面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援助规范与补助方案,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对农村残疾人进行专项就业援助。并构建教育-康复-就业一体化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组合政策。

(二)推进组合型政策,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有必要以政府为核心,推动教育-培训-康复联动的组合型人力资本投资政策,连通各职能部门、社会机构、企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并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连通一贯的教育-培训-康复工作,有效提升残疾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整体就业率。

(三)构建多方共建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

应当构建社会多方共建、共同参与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多中心治理体系,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都在这一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参与到对农村残疾人就业事业的贡献当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资源配置与调控作用、社会组织的公益作用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更加充分地调动社会资源,更要加大资金补贴、经济扶植的力度,还要推动更具尊严、更有效用的就业能力开发与教育工作[4]。

(四)提升政府就业援助能力,提高资源整合效率

政府部门必须看准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规章制度与现行政策,并全方位提升基层办事人员的工作能力。要从制度入手,针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困难这一问题,推动连通一致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从农村残疾人的就业保障与就业援助政策、就业培训标准、康复治疗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要充分结合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操作方案进行优化,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推动制度落到实处。

(五)加强残疾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一是推动残疾人教育稳步发展。残疾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应该从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开始抓起,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特殊教育水平,配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对残疾在校大学生培训费、住宿费免除外,提议给予学习用品和交通费补贴。二是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第一,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根据用人单位与市场的需求、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实现供需的“无缝衔接”。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特色化培训入村社区活动总结。第二,进行人性化培训。关键塑造一部分特色残疾人目标。依据残疾人的自己要求,让残疾人自选专业技能,合理激发残疾人学习技能的主动性。第三,可以试着探索电子商务助残工作,推动残疾人电子商务广泛培训。第四,灵活运用本地别的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把残疾人培训一并列入相关部门的培训方案。第五,按时举行残疾人专业技能比赛,积极参加残疾人匠人比赛和创新创业助残一对一帮扶大赛,充足展现残疾人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为创业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残疾人就业舆论环境

一是根据宣传策划,改进残疾人就业环境建设。灵活运用报刊、电视机、广播节目、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多方式、多途径、多层面宣传策划残疾人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扶残助残的重点措施,引导全社会发展建立对残疾人的新思想,产生了解、关注、协助残疾人学生就业的社会风尚。二是根据文化教育,引导残疾人转化就业意识。大力宣传策划残疾人自强创业和扶残助业先进人物,充分运用先进典型效应。根据塑造残疾人自强品牌形象和创业楷模,协助残疾人创建信心,产生积极主动的社会发展心态和身体健康的就业意识,引导残疾人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主动去融入社会发展,而不是处于被动地等候社会福利。四是给残疾人给予优良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构建扶残助残的优良社会风气。积极主动将残疾人利益确保事宜列入法律援助事宜范畴,对残疾人就业创业中的工伤赔付、社保、关于劳动仲裁等纠纷案件的法律援助申请办理保证随叫随到。五是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出门就业提供出行便利[5]。为方便残疾人居住和顺畅出行,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化无障碍设施监管,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将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到位。

四、结语

构建有利于农村残疾人的就业环境,推动就业援助工作的落实,是关乎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切实利益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否解决人数众多的农村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这一部分参加人的情况,更关系到这些残疾人背后的一个家庭,不是一个小的事情。因此,有必要以政府部门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更好地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消除歧视、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要构建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制度与法律环境,并推动其落实,有效调动各界资源,强化教育-培训-康复-宣传等工作,从残疾人自身的就业能力入手,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能力,提升其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援助残疾人培训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