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感教学的运用研究

2022-12-17 21:40王建珍
新课程 2022年3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感

王建珍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甘肃 白银)

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是保证下一代农村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基础。尽管目前农村小学的文化课程质量已经在逐步提升,但是教师、家长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还抱有“学生只需要学好文化知识就行了”的传统观念。或者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情感渗透教育不够,效果不佳。小学生虽然年纪还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他们给予相应的尊重,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践行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

一、农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问题

(一)家长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问题不够重视

在农村地区,许多家长还盲目地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没有起到言传身教和带头示范的作用,也没有开展相应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农村家庭中,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照顾他们的多是爷爷奶奶,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缺失了家庭教育这重要一环。

(二)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设施不足

农村地区因为远离城市、交通不便,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相对简陋,缺乏多媒体、互联网设备等。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是非常富裕,部分学生在学习之余还需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农活。同时有的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匮乏,有些乡村教师需要身兼数职,一人教几个科目,存在着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学生学习效率不佳的问题。有的农村小学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城市学校那般明亮、干净,部分学生使用的教材为循环教材,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多是“粉笔+黑板”。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情感教学渗透不足

道德与法治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但是目前农村小学还暂时没有规范的德育体系,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全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水平,而身在农村的教师又缺乏不断进修提高自我素质、改进教学策略的学习机会,许多教师常年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面对枯燥、重复的说教式品德教育自然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农村教育中,部分家长、教师没有对学生做到足够的共情,当学生因为叛逆心理、思念远方的父母等原因出现违纪、厌学行为时,教师、家长不能单纯地予以惩罚,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不断开导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农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感教学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的前提是要保证相关教育课程的专业性,一方面当地政府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展开沟通合作,定期从具备高质量师资力量的城市中申请教师支教,让专业的教师将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带入农村中,让农村教师在这些优秀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当地的教育部门也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感教学策略讲座、培训,派遣农村教师到城市中的定点合作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

(二)规范化原则

在农村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建立规范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例如,学校要保证每周用2~3课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让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升教育效果。

(三)平等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平等性,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输,而是要积极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独特的情感,只有教师将学生和自己都放在平等的地位开展情感教学,才能让学生打开心扉,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1]。

(四)个体差异化原则

个体差异化原则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农村小学生家庭境况不同、年龄差距也比较大,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展开个性化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评价模式,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2]。

三、关于农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感教学的方法

(一)开展个体化、分层次的情感教学

在农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发育情况都各不相同,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灵活改变教学策略,开展个体化、分层次的情感教学。例如,在农村地区有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如对一些年纪还小、经常思念父母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鼓励、引导他们定期跟父母通过打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联系,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给父母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独立自主精神。教师也要多关注这些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生活情况,是否有规律饮食、按时休息,叮嘱他们在课后玩耍时注意安全。而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更多地引导他们将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认真学习的动力,向他们传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当有学生对学习出现厌倦情绪甚至出现旷课、逃学行为时,教师要和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他们是背负的课业负担和家务农活太重,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发现自我的进步,然后再帮助学生走出不良情绪,回归到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中。低年级的学生在与异性相处时经常会出现害羞、不知所措等问题,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让他们正确地看待同学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任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从而变得活泼开朗。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感问题便是模仿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如由于好奇尝试抽烟、饮酒等,教师要对出现这些行为的学生予以正确的疏导,让他们认识到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并不是这些表面行为,而是内在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一些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品德问题,教师要予以针对性的品德教育。

(二)融入爱国主义和爱党教育

爱国、爱党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也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尽管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可能比较简陋,但是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小红心,在农村小学中树立起爱国爱党的红色旗帜[3]。教师可以通过每周让学生轮流升国旗,一起唱国歌,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尊重。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爱国先烈故事的形式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连环画、故事绘本等方式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历史和党的发展历程,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红色历程创作大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为党、为国献上一份自己的祝愿。有的学生互相合作,一起为祖国、为党制作了一幅精美的红色记忆图画,里面记录了新中国的建设历程,如“南昌起义”“长征会师”“渡过长江”等经典的红色时刻。有的学生组织大家一起收集各种红色记忆老照片,开展了一次别出生面的红色摄影大赛,每一张红色照片就是一段经典故事。例如,某照片为泸定桥的今昔对比,昔日红军长征时以木板铺桥攻下泸定桥,而如今的泸定桥不仅是人们生活交通的要道,也是一处独特的红色风景。学党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精神的品德教育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自由讨论、主题展示等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出学习党史的良好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给长征战士写一封信”的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文字创作的形式来回顾红军战士长征时的伟大历史,表达对先贤前辈的尊重怀念之情。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党精神是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情感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三)树立热爱劳动和尊重职业的价值观

农村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汇集之地,小学正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天然平台。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好文化知识即可,而没有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中的辛勤劳动,而孩子也很少理解家长长辈的辛苦[4]。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参与一定的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和劳动意识,让他们可以理解长辈的辛苦,从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道德模范的故事践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例如,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老人;创立了女子高中帮助无数女同学走出大山的张桂梅校长,她坚守自己的劳动岗位,默默无闻地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农忙时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农田观察农民伯伯辛勤地收割麦子,让他们亲身体验将麦子通过机器加工转化为我们饭桌上的米饭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在烈日下插秧、播种的辛苦。在学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给教室、学校大扫除,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双手保持学习环境清洁的快乐,感悟劳动精神。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流程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天教师的工作流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没有根本属性的区分,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完成工作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在今后将自己的一生所学应用于祖国的建设。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

竞争与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一起完成各类任务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效率[5]。例如,在完成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点评彼此的作文,帮助彼此总结写作中的优劣势。当进行劳动任务如大扫除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安排好责任领域,做好相应的分工,各司其职、又快又好地完成相关工作,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当在举行运动会、篮球比赛等集体活动时,学生既要负责好对运动员的选拔,又要负责好后期保障工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班级视作一个完整的集体,每个学生都要为争取班集体荣誉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又要鼓励学生客观对待比赛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对比赛对手保持风度。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具备比赛性质的活动中积极表现以赢得个人荣誉[6]。例如,在每学期末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颁奖大会”,对该学期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相应的表彰,如“最佳体育之星”“最佳文艺之星”等荣誉称号。教师要在班级内营造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既是并肩合作的学习伙伴,也是互相竞争、比拼的对手[7]。

在农村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农村小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旷课、逃学违纪甚至违反校规的行为,将情感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改善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个体化、分层次的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精神、劳动精神、合作与竞争精神来践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