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军,孟津名
(长春工业大学,长春1300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明确“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毕业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既是国计、民生,也是省情、实情,直接关乎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省域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省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吉林省正深入实施“三个五”战略、深化“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大力促进更多毕业生留省就业,吸引优质人才留吉来吉创业,这对夯实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人才基石和智力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现阶段,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呈现出了规模持续扩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大、“慢就业”“缓就业”趋势加剧、毕业生留省就业稳中向好等态势。
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 076万人,这是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人数大关,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吉林省是教育强省、高校众多,从近3年(2020—2022年)吉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可知,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规模持续增长。吉林省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为19.9万人,2021年首次突破20万人大关,2022年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9万人。总体上看,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上往届已毕业未就业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求职人数规模更是持续扩大。从省内部分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公布的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看,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吉林大学为83.2%,延边大学为81.03%,长春理工大学为82.45%,长春工业大学为85.69%,吉林农业大学为84.42%,长春中医药大学为93.41%,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为83.03%,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84.35%,较2020年相对有所提升。但是,相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我省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还低于全国水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包括:部分行业发展受挫,就业岗位需求缩减;线下求职招聘形式受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困难;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确定性,毕业生自主创业受阻;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境外留学人员归国求职人数增大等。受全球经济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省内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增量相对放缓。另外,部分省内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不畅、求职面试保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多元多样思想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就业择业观念开始有了明显变化,个性化就业诉求突出,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出现了“慢就业”“缓就业”现象。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有些毕业生不愿就业、不主动就业、不积极就业,“等一等”“靠一靠”的思想浓重,过分依赖外界因素帮助其就业,求职就业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发性较差,求职岗位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在就业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下,更多应届毕业生选择学业深造,即使在升学考试失利后仍然不主动就业,还是选择继续复习复考。随着国家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充,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生“缓就业”起到了“分流”作用。根据省内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公布数据显示,吉林大学45.04%的本科应届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其中40.51%为国内升学,4.53%为出国出境深造,读研升学人数列全国高校前列;其他省属重点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也普遍在20%以上,如吉林农业大学达到30.2%。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和吉林省教育厅统计公布数据,2021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人数近9万人,比2020年增加2.02万人,留省就业率达到53.6%,创历史最好水平。吉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地市(州)高度重视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宣传推介、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平台搭建、渠道拓展、强化育才等,进一步鼓励省内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根据省内部分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吉林大学2021届毕业生在达成签约的毕业生中32.62%的毕业生选择在东北地区就业;省属高校2021届毕业生留省就业率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长春中医药大学留省就业率为61.1%,延边大学毕业生整体留省就业率为58.38%,吉林农业大学留省就业率为44.68%,长春工业大学留省就业率为45.07%,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分别为25.93%、28.70%,其省内生源中有50.57%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省就业;部分省内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普遍达到50%以上,甚至达到80%以上。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以省内高校就业部门工作人员、部分高校学生、省内重点企业、省内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省外兄弟高校和政府部门为对象,开展省内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调研。基于实证调研数据,结合部分省内高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有关数据可知,目前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工作还存在着部分瓶颈性问题。
当前,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工作虽整体持续向好,但省内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省内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还相对不高;省内行业属性较强、特色办学突出的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仍然有待提升。根据省内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在省内行业特色型高校中,有的本科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不足10%,有的专科高校留省就业率仅为15%左右;就业区域分布流向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省内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根据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2020届毕业生72.97%留在区内工作,黑龙江从2015年至2019年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连续5年超50%,青海省2019届毕业生留省就业的人数也占到67.87%,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工作实效仍需深化。
加强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的指导教育和帮扶服务是高校落实留省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调研结果显示,有25%受访学生认为自身对吉林省省情了解程度为“一般”或者“不了解”,有20%受访学生对学校留省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或者“不满意”。受访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提供更多的“省内就业求职信息获取渠道”(65%)、“专业相关留省就业信息的定向推送”(58%)和“提供简历制作、线上求职(面试)技巧辅导”(50%)等留省就业指导服务。通过访谈发现,高校对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化的指导团队和务实性的帮扶举措。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吉林省产业发展布局的契合度不高,无法适应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素质能力提升。
近年来,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留省就业的留才政策和扶持优惠以及具体配套措施,对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创业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但是相较于经济发达省份、东部沿海城市、南方部分中小城市,我省各地市(州)引才留才力度还需要加大,特别是在毕业生生活补贴、安家安置、职业培训以及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方面仍要提升更加充足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另外,由于省内各地区留才政策标准不一、覆盖面不全、落实不快,还不能及时满足毕业生实际就业需求。在省外强势引才政策的吸引下,毕业生选择省内就业的比率就会有所降低,导致部分优秀毕业生流向省外就业。吉林省内国有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招录力度还仍需加大,如长春工业大学2021年留省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民营企业(67.50%),流向国有企业比例较低(14.29%)。
吉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内重点支柱企业和省内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岗位需求量相对饱和,招聘录用门槛较高。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薪资待遇对比省外同等条件单位还偏低,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影响了毕业生省内就业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另外,吉林省内部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业型企业发展薄弱,省内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有效岗位供给不足,专业对口度不高。同时,政校企合作空间和协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校企校地精准对接不足,亟待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以期更好地满足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结合实际工作,应从政府、高校、企业和毕业生四个维度采取实效性举措,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留吉就业创业。
加强省内留才引才政策的宣传推介力度,着重宣传好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各项促进省内就业创业政策,特别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家促进基层就业的政策。加大省内引才留才政策资金奖补力度,用好省内各类优质资源,细化并落实好就业补贴、安家安置、生活补助、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具体财政扶持举措。围绕“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启动“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多样化、针对性强的线上线下留省就业专场招聘会,大力拓展省内就业创业岗位资源。省内各级人社部门要组织域内企事业单位积极“走出去”,主动对接省内高校开展政校企人才战略合作,明晰人才分类定位,破解政策和条件壁垒,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形成人才留省工作的良性循环。出台《鼓励高校做好毕业生留吉就业工作绩效评价实施办法》,采取“五挂钩”的措施激励高校做好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为做好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关心留省工作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跟踪服务、定期回访等方式,全力解决留省毕业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如提供免费人才公寓、开展职业素质能力培训、举办团建拓展活动等。
完善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机制,高位统筹推进毕业生留省就业,形成高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留省就业、亲自部署留省就业,院系领导推动留省就业、落实留省就业,全体教职工关心留省就业、参与留省就业的全员抓就业、全程促就业的工作协同格局。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就业育人功效,挖掘留省就业育人和就业创业典型,激发毕业生留省就业热情和动力。遵循大学生分阶段成长规律,把留省宣传纳入新生入学教育重点内容,将留省就业指导课程纳入系统性就业指导全过程,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留省就业择业观,引导学生树牢“学在吉林、服务吉林、扎根吉林、创业吉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优势,用好大数据分析、数据开放共享等新技术手段,打造交互式留省就业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精准匹配帮助更多毕业生实现留省就业。开设“创业有你‘就’在吉林”留省就业创业网络宣介专栏,实时动态发布和解读省内人才政策,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省内地方人社部门签署“政—校”共建人才战略协议。举办“书记校长与在吉企业、毕业生代表共话‘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座谈会”“省内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一汽集团、中车长客等省内龙头企业宣传推介”“吉林省国有企业走进高校宣传推介”等活动,提高省内各市(州)及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和赞誉度。适应国内外环境和省内经济形势变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双创教育、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使毕业生素质能力及时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变化,更加自觉地为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服务。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最核心资源。省内企业吸纳省内高校毕业生来企就业,有助于有效提升人员稳定性和凝聚力,更有助于储备优质人才“富矿”。省内企业要切实加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打造“企—政—校”协同联动促留省就业工作模式。省内各类企业要科学规划人才发展战略,结合行业新要求、产业新特点、功能新布局,重点开发一批优质岗位资源,增强人才吸引力和感召力,为扩大毕业生留吉规模创造空间和条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职业发展渠道,畅通人才晋升成长路径,夯实人才福利保障,营造良好的企业引人留人育人环境。搭建企校合作平台,通过联合培养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学生能在毕业时达到其岗位要求,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效率,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互促互享。
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新时代吉林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质平台和优越环境。青年大学生要加强专业学习,淬炼品格修为,科学分析自我,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响应“热爱吉林、扎根吉林、建功吉林”的号召,深入认知吉林省优势特色、留人政策和发展潜力,理性判断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聚焦吉林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确定留省就业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招聘平台,契合专业匹配度,促使自身逐步实现高质量的省内精准就业。充分了解并用足用好省内政策性岗位,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省市选调生”“大学生征兵入伍”等各类留省就业基层项目,到省内基层就业、到农村创业、到省内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吉林大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