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村知义 编译 | 吴文钦
我认为此次报告面向前无古人的目标,吹响了历史性的号角。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我对“当下的中国”和现代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在这过程中,我深感此次报告堪称了解当下中国最好的“教科书”。
贯穿报告整体脉络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业已进入新历史阶段这一时代认识。
特别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这10年,报告列举了“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明确了过去10年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同时,报告还提到“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表述很重要。它拓宽视野,放眼世界,确认了将本国的具体实践与全球性课题紧密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另一个贯穿报告整体脉络的是“人民主体地位”。报告反复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的原点是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我对此深有共鸣。
关于国际社会关注的“台湾问题”,报告再次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即原则上谋求和平统一,只要不出现“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开展分裂行动”的情况,愿与台湾同胞一道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此外,从产业、经济到科技、文化、生态、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报告提出要全盘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具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也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最后还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这一代青年生逢其时,成长于中国开始富强起来的年代。报告再次向青年一代阐释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点,并上升到思想、哲学的高度,号召青年创造中国未来。
此次报告细致地阐述了引领中国阔步迈入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所立足的思想与政策。纵观历史,自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概念以来,至今还没有任何国家实现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认为此次报告面向前无古人的目标,吹响了历史性的号角。
(供稿/《人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