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璐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着突发或重大事件,而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根据刺激来源,心理学家布拉默将人生面临的危机分为三种类型: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在危机干预方面,Belkin等人提出了三种危机的干预平衡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为危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模型。Rorbet在整合了当前一些危机干预策略后,提出了ACT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为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具有了新的意义,同时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体现出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总结高职院校目前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已有经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与对精准干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需求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
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优化与完善对学生个体成长、心理育人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危机就是当个人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超出其已有经验时,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引起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的产生意味着个体可能面临着认知偏差、情绪失调及行为紊乱,使得正常生活面临着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任何问题与矛盾都是实现个体内在成长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控制消极情绪,则能够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以挑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心理育人是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仅仅指的是事件发生之后的及时处理与科学应对,也包括预警监测、发展可塑等事前防范、事后提升环节,它不仅是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健康心理、传递成长关切的手段与路径,不仅能精准关照问题学生与失范群体,也能积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水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建立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也面临着心理危机干预效果不佳、工作开展较为被动等困境,对于现实问题的关照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优化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起点与依据。
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较为敏感,周边环境中的人与事的影响、社交关系的变化、学业发展的选择等都可能引发心理危机。同时,高职院校往往集中了大量的农村生源,家长大多外出务工,并且对子女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不足,更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产生。因此,高职院校要制定合理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进行积极的预判和及时的干预。
但是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往往是在学生已经出现心理矛盾或者心理障碍之后才开始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其过程是应激式的,其结果也是临时性的。同时,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多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主要是对部分学生的部分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而对多数学生普遍、共性的心理矛盾的关注较少,同时干预的也是学生临时外显出来的突出问题,导致在短时间内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危机处理方法也较为简单,依据也比较片面。因此,在被动状态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危机预警机制是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重要内容,科学的预警机制能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发出危机警报,准确预测心理危机,同时也能呈现已知或挖掘潜在的危机因素,为危机干预提供依据,降低危机的突然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预警的准确性决定了危机干预的科学性,预警的及时性决定了危机干预的时效性。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是高职院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危机和理性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防范心理危机发生与遏制心理危机恶化的重要手段。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预警机制大多还是基于传统的以人为基础的信息搜集与监管。一般而言,预警数据来源主要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日常咨询、心理普查、班级心理委员月报、朋辈队伍反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日常观察等,而相关信息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往往是教师或辅导员各自备份,没有建立各方数据联动共享的平台或者数据库,相关数据之间较为独立。同时,“借助此种方式收集的数据主要通过静态形式进行存储,难以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跟踪”[2],数据的时效性不强。从预警数据的分析处理来看,目前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教师和辅导员的常规排查为主要筛查途径,缺乏科学专业的危机评估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无法全范围地对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估,真正需要危机干预的个体未能得到有效识别,导致已有的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
危机的化解考验的是一个学校上下联动的应急处理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对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要坚持“有序调动、跟踪反馈”的原则,实现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及时应对。同时,心理危机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实时评估—智能风控—适时干预—发展可塑”四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干预效果会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干预措施。干预作用的发挥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而是需要对危机个体进行持续的跟踪介入,贯穿危机发展全周期。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建立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缺乏合作与联动,相关人员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行动机制或者统一的指挥体系,校内专业人员与校外专业机构、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系部、系部与班级等相关干预力量与人员之间缺乏支持体系的多级联动,导致心理危机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临时性、应激性措施较多,造成干预迟滞,效率不高。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确立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确立发展性的工作目标,又需要以技术为支撑,完善信息化设备,坚持以过程思维为导向,建立全周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借助心理学的实验方式可以全面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和正能量,进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想实现积极预防,应当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遵循个体的心理成长规律,挖掘个体的内在潜质,在推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防范心理问题的发生。高职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迷茫感较强,在学业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较大的压力,而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培养可以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的发展。
高职院校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要做到积极预防,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解决心理危机,尽可能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高职院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与个体成长需求,依托大数据,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普查与测评,在建立个体成长心理档案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在线教学平台、学生画像系统等大数据信息,实现对个体心理品质的跟踪监测。同时,以日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校园文化活动等为基础,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分类、分层地开展针对性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团体辅导活动,引导个体以积极的态度实现自我发展,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质,整合内在力量,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应用。在新时代,要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都比较关注智慧校园建设,学习表现数据、食堂消费数据、宿舍门禁数据、学生上网数据、舆情意见数据、心理测评数据等资源越来越丰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弥补信息收集反馈滞后、学生数据庞杂等的不足,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实现革新与突破。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持实践导向,根据心理危机相关理论、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分析学生的外在表现及行为特点,构建可视化的心理危机信息标签,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精准干预。同时,要坚持技术导向,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具象化,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行为数据、社会活动行为进行记录,将心理普查、心理咨询档案库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学生管理系统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状况的反馈信息等数据与心理危机信息标签进行关联与匹配,确定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可视化大数据来源,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化、系统化,使大数据模型贯穿危机干预的各个阶段。
全周期管理意识是一种管理思维,要求做到与事物的变化周期相一致,实现全周期的动态管理、闭环管理,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由于心理危机的发生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累积,其解决过程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以过程性思维为引导,有序地解决问题。同时,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积极心理资本不足,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及消极心理,自我调控与自愈能力不强,对危机事件的破坏度的可控性不高。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高职院校要以全周期为导向,从“实时评估—智能风控—适时干预—发展可塑”四个阶段有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尤其要提高对“智能风控”与“发展可塑”两个阶段的重视程度。高职学生往往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较低,在舆论辨别与传播方面具有较强的从众性,心理危机有时会发生在社交场所,这有可能会激发相应群体的心理矛盾。同时,公众舆论有时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效果,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要结合事件的舆论走向,第一时间公布真相,尽量避免信息失真而造成裂变性影响。在“发展可塑”阶段,高职院校教师要充分借助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加强对危机学生的跟踪管理,以回访或者咨询的形式进行后期评估,注意防范潜在的同质性心理危机事件,对危机事件的关联人员进行定向干预,对他们开展团体心理治疗,鼓励他们宣泄情绪,以防范危机事件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