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2022-12-17 18:07王梓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信息化信息技术

王梓名

大数据背景下,各种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脚步加快,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将信息技术引入校园后,教育管理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获得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迎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1]。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我国远不及西方国家,但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同时,众多学校已有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水准,而且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基本实现无线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形成了常态化资源共享的局面。尽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已愈发广泛,但仍存在一定的阻碍,所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一、信息化建设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管理方式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信息化建设促使教育管理发生的变革,并非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是在延续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之上,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调整教学方法[2]。

(一)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创新

好的环境可促进学习者获得更多知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创新意识。科技的日益发展与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度不断提高。智慧学习环境可为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对于教师来说,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环境进行感知,从而明晰学习者的特性,继而为学习者提供更为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入,极大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所用的工具一般是黑板、粉笔等,有着固定的教学空间。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体,而学生则过于被动化,此种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而随着幻灯、投影等新技术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学方式也转变成电化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特别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课堂定位发生转变,教学内容与形式趋向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教学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持续提升[3]。应用信息技术后,可智能化生成教学内容,并且全面监控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教师在信息化环境的助力下,拥有了多重身份,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还是管理者。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能够拥有适合自身的学习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巧妙设置问题,不但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教学评价与管理的创新

评价作为教学管理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信息化时代下教育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面对大量教学数据时,信息技术的利用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化测评,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数据,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指导,从而大大降低教师的主观意识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此外,信息技术可以将评价与反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习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监管与引导,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提问,使得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思考并且回答问题,实现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4]。与此同时,智能化测评对解放教育生产力也极为有利,使得教师有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与管理。教学管理是通过不断挖掘数据,并借助已有经验作出科学决策的过程。第一,管理人员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更为便捷地储存与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信息做好教学规划,提出科学化的决策。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教学数据的采集,借助算法对教学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能够优化教育管理模式,促使管理人员为教学提供更为科学和高效的服务。第二,教育管理在教育技术的助力之下,已逐步趋向智能化,由人工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降低了人力成本。目前,智能化教育管理所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例如,全国各地都已建立教育管理系统,在技术层面为教育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使教育管理的效率达到更高水平。

(四)信息化建设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作用与地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被逐步引入教育领域,学生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获得知识,而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作业批改等工作也都是借助机器来完成。在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便利性和趣味性更为青睐,这会使教师形成一定的危机感,担忧未来自己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逐步减弱,也会使教师感到情绪失落。另外,教师工作重心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大数据时代下,即使人工智能机器可完成知识传授工作,但育人工作仍然需要由教师负责。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快速发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其无法替代的。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获得了诸多发展机遇。教师仍然需要负责教学的设计、管理和引导等工作,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学习新知识与技术,不断优化个人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使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在信息化浪潮下依然站稳脚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日益进步,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始终树立正确的观念,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工具与动力,不断适应教学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5]。

二、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管理创新发展的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管理模式也和传统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随着国家对智能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信息化人才建设

信息化时代培养出的人才不光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主要可以分为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两种,前者需掌握信息化教育管理技术,后者要做好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分析工作,通常是网络工程师,但此类人才对各校来说都是极为匮乏的。因此,学校应从多个渠道去挖掘此类人才,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让他们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强大助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信息化人才更多提升薪资与晋升职称的机会,激发信息化人才的积极性,使其为教育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教育管理者必须把握好信息化建设的机遇,转变自身的观念,探索出一条和智慧教育相适合的道路,建立智能化环境,加大智能设备的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模式与方式。与此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转变角色,解放自身的传统思想,快速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应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挑战。教师要具有科教兴国的意识,全面促进教育信息化,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并自觉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管理工作。此外,教师还应肩负起正向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社会各领域都已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也引入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教育管理提供更多智能化工具,最典型的就是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远程操控。为了使得教育均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般会在网络教学系统中上传优秀教师的教案、教法与教学视频,使教学资源突破时空限制,达到更高的利用率。这样还可以有效改善偏远地区教学水平落后的问题,使得偏远地区教师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辅导。

(四)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强化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已呈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具体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若要在全社会普及智慧教育,需要经历的时间还较为漫长,应由所有教育人员和信息技术工作者一起努力,突破教育管理困境。从现阶段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状况来看,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若仅凭借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必然是不足的,还应该与信息技术的专家一同合作,寻找有效的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并通过实践逐步融合与创新,使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6]。

(五)加强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都获得了更多资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对于教育资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获取方式。一种是在百度、谷歌等平台中搜索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这样尽管能够检索出非常丰富的资源,但要找到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高价值资源实属不易,也就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检索的精准度。另一种是国家推荐的共享课,但这些资源并未嵌入所有的知识,未能将某些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切实体现出来。因此,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六)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提升信息安全性

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将来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教育部早在2002年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就对此加以明确,这对于不断降低教育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顺应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各校纷纷响应信息化建设问题,短短几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学[7]。但我国的信息化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因数据开放性与共享性,还未做好数据保护工作,很容易在获取外部信息时衍生出法律、安全问题,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采集与应用数据时,应充分考量隐私保护问题。此外,应加强教育数据保护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管教育数据,保障开发者与使用者的信息隐私权[8]。此外,学校也应积极开展信息伦理教育,培养师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信息伦理判断能力,采取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伦理行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时空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得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好信息化时代的机遇,提升对于在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充分意识到教育改革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助力,寻找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契合点,更好地使信息技术人员与教师加强协作,共同创新。未来应以下述三点作为重点探究方向:第一,系统性研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工作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第二,培养一批优质的精通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者,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指导;第三,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尤其是在加强师生互动方面提供的助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教育向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演变,也使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