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5 日,应急管理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月份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全国共接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 390起、死亡1 166人,同比分别下降55.1%、50.1%。其中,发生重大事故1 起,起数与去年同比持平;发生较大事故26 起、死亡100 人,同比减少18 起、62 人,分别下降40.9%、38.3%。从地区分布来看,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30 个省事故总量同比“双下降”。有13 个省级统计单位发生较大事故,其中,安徽、江苏、云南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上升”;湖南、云南、四川、安徽、广西较大事故多发,5 个省区合计占全国65.4%。
2 月15 日,据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司长孙广宇介绍,我国自2010 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目前化工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以上。经各方共同努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2021 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22 起、死亡150 人,同比减少22 起、28 人,分别下降15.3%和15.7%,比2019 年减少42 起、124 人,分别下降25.6%和45.3%。较大事故起数首次降至个位数,已连续30 多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创造了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长间隔期。
2 月15 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对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1 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风雹、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2.2 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 人,直接经济损失37.4 亿元。与近5 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别下降83%、91%和 7%。
2 月15 日,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二司副司长洪宇对外表示:近年来,在多方共同协作下,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截至2022 年1 月底,检查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9 197 家次,查出问题隐患28 052 项,完成整改25 200多项,整改率90%,处罚1 562.5 万元,检查烟花爆竹零售网点14 万多家次,依法吊销、暂扣经营(零售)许可证1 608 个,处罚220.4 万元。同时,协同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查处网上销售、邮寄烟花爆竹等危险品违法违规行为,清理网络有害信息8 586 条,下架违规商品2 271 个,查处问题账号和商家店铺是792 家,查获违法寄递的烟花爆竹41 件。
据2 月9 日《应急管理报》报道,2021 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以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为主线,开展非煤矿山明查暗访和督导检查工作,先后监督检查56 个市县,抽查241 个矿山,查处地方政府及部门问题225 个、企业隐患1 596 条,其中重大隐患352 条,曝光典型案例9次,向有关省份下发问题整改建议函32次,向地方政府反馈意见37 次,通过深层“体检”和精准“手术”,推动非煤矿山健康指数逐步提升。
2 月18 日,据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消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4 个课时的消防救援站实训课程被正式列为全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必修课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此举标志着上海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率先迈入标准化、普及化、实训化新阶段。预计上海市176 个消防救援站每年将迎来10 万名中学生进行实训,确保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系统接受一次消防安全实景教育,实现消防安全的真正普训。
2 月14 日,在《“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洁表示,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稳定向好,但也稳中有忧。从“向好”的一面来看,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连续28 个月,从天数看是28 个月16 天,这期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实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重大事故最长的间隔周期。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安全生产的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较大事故都保持持续稳定下降态势,实现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