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2022-12-17 15:32:36赵俐国网定西供电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核查力度资产

赵俐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

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想要继续保持国企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当加强国企内部管控,明确当前市场环境下,国企所面临的发展形势。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看,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整体运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应当结合以往所出现的管理问题来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法,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来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率。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来看,在国企总资产中占比较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内容,也是国企经济的有力支撑,做好国企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1]。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来明确企业当前所具备的经济价值,既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均起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为了规避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企业也应当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实际来逐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内部管控来促进国企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整体管理水平。在工作当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并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为目的来予以落实[2]。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一)管理意识较薄弱,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

从以往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来看,管理者的关注重心在于经济效益,在市场开拓当中投入众多力度,而对于内部管理工作并没有进行全面规划部署,管理者对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强,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来看,也分为全职以及兼职两个方向,工作人员个人能力以及岗位变动问题都会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影响。在现代化管理手段没有被充分利用时,以人工为主,不仅工作压力大,所要把控的内容众多,也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重复购置或是资产闲置等情况。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使企业运营成本以及管理费用增加,也会出现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3]。这就需要国企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能够重视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明确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向,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全流程把控,让企业固定资产得到优化配置。

(二)制度执行力度弱,核查机制不完善

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实际来看,在管理过程中执行力度弱,资产清查时不够彻底,也缺乏相应的核查机制,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将企业每一笔固定资产粘贴标识,给固定资产盘点核查带来一定影响。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来看,国有企业每年都应当对资产进行统计核查,明确其实际数量与账面是否吻合,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多,年限久,各部门之间的职能穿插,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加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力度并没有落实到位,过度关注账面信息,使得此项工作缺少准确性与权威性。从人员变动上来看,在岗位频繁更换工作人员及交接工作时对于固定资产调配并没有进行落实,对于以往管理情况缺少完善的数据说明。与此同时,企业并未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内部控制力度深入不到位,并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情况来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力度,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责任落实也并不到位,在制定不完善、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下,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以及处置流程不规范

从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来看,企业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界限并不明显,随着实物形态与价值范围的不规律比例浮动,使得工作人员无法依据确定的标准区分资产或费用,在管理当中不能严格落实,或是工作人员对于固定资产判定标准的不同使得固定资产划分过于随意,不仅影响信息准确度,也会给后期核查带来较大影响。从客观实际来看,部分固定资产年限长久,给工作人员清点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与此同时,国有资产报废流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调查审批并得到批准后,对资产使用情况以及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评估合格后才能落实。因市场价格的变动,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准确对残值进行客观预估,使得部分闲置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报废手续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说也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四)信息化建设不全面,信息共享机制落实不到位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已经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ERP系统的运用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提供了便利,可以做到账卡物相符,也能进一步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可以说通过ERP系统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但是当前ERP系统进行资产管理还缺乏深入力度,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系统当中,但是在实际运用上还达不到要求。结合实际来看,业务人员在企业招投标环节需要运用企业固定资产信息,但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未全面普及,部分信息在系统当中无法获取。与此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缺少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项工作在开展中并没有发挥合力作用,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加大此方面的工作力度。明确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利用效率应当成正比,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信息软件的运用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来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策略分析

(一)加强思想重视,明确管理目标

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明确固定资产在当前的实际价值。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管理目标,通过文化建设这一途径来增强企业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全员思想意识,从而提升其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在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应当妥善运用和保管,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来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让员工能够自觉维护企业固定资产安全。对于损害资产安全的行为也要及时制止,并进行相应的惩罚,将国企固定资产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4]。

(二)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核算规范化

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定期盘点清查是一项重要工作环节,资产管理部门应当严格落实管理规划,并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核算规范化。在工作当中,对企业固定资产数量、使用情况、保管手段等进行检查,依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派驻专员来进行定时定点核查,并且全面做好统计,绘制工作报告。在设置固定资产信息卡时应当确保内容准确,并保证固定资产编码的连续性以及唯一性,当固定资产编码发生改变时,应当完善变动信息并说明情况。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统计核查企业在账固定资产以及报废资产时应当准确使用资产编码、数量等相关标识,为后续工作人员核查信息,明确固定资产现状打好基础。在进行账目资产核查过程中,也要加深力度,了解账目与企业当前实际资产信息是否一致,对于有差异的地方应当及时上传相应的情况说明,并完善相关资料,确保其资料信息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盘点过程中所发现的固定资产管理遗留问题也要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将最终盘点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并以此为依据在对各部门进行考核时,将固定资产核查的实际情况纳入其中,确保部门绩效考核的全面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要确保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在关于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划分、固定资产使用超过一年但未达到入账金标准的资产归属等问题探讨时,应当统一标准,依照企业管理需求制定完善的实施细节,并明确划分判定标准,达到条件可计入固定资产,确保资产入账金额的准确性与效率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应当不断提升其个人工作力度,也要加强会计核算能力,以更专业的角度来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以高度敏感力与分析力来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更专业的管理意见。

(三)完善固定资产内控机制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来完善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构建完整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依照标准来执行,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5]。在工作当中,应当明确企业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及人员,并完善组织架构,合理划分资产管理权责,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以及工作小组,对固定资产管理与运用的各个环节做好严格把控。同时要结合当前资产管理要求来加强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与考核力度,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为先进且实用的管理技能,加大信息管理以及资产管控软件的引进力度,优化企业内部设备,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也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会计核算能力,确保企业固定资产账目的准确度,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让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资产情况,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在各部门的协同一致下,深入落实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四)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应当重点把握管理流程这一环节,在确保国企固定资产不浪费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提升企业固定资产运用效率以及处置效率。结合实际来说,对于价值低,年限长的固定资产在明确其没有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面对固定资产报废、变卖、损失等情况应当严格按照报批手续来进行,对于重大资产处理应当经企业管理层商议决定。在固定资产处置前,应当对其进行有效预估,并进行第三方的评估核查,在挑选中介机构过程中,也要对企业信誉、资质等各方面进行了解,确保国有企业报废的固定资产能够以公允价格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对于拟报废固定资产也要通过正规渠道以及合规手续来进行处置,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公示,确保整个处理过程能够公开透明,实现资产评估最优化,避免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要配置各个环节专属的责任人,确保财务、资产管理等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也要相互监督,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最优化。

(五)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优化创新不仅要从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改变,也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以现代技术为支撑,既能够加强监管,也能够提升信息流转效率。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既能够明确区分企业当前固定资产所具有的实际价值,也能够及时清点不再适用的资产,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便利。从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到固定资产新增、变更、报废、折旧等均能提供相对客观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把握国企固定资产的闲置情况以及实际运用效率,为后期资产清查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工作环节应当充分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以及资产监控软件所带来的优势,增强各部门之间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通过全流程的把控,来增强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并明确资产实际情况与账目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并提升资产的运用效率,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在线审批流程,也可以打破空间限制,缩减国企固定资产审批时间。在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下,来实现国企固定资产信息共享,为固定资产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也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总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占比较重,数量较多,部分固定资产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应用于企业经营发展当中。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当全面把握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既要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也要提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稳定与安全,从而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其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核查力度资产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8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2020年3期)2021-01-21 08:28:52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7:10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