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亨珍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山造林站,甘肃 兰州 730000)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具有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各种作用,还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森林保护问题却日益凸显,给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为此本文以森林保护重要性入手,研究分析森林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探寻森林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优化创新森林保护的各个环节,提高森林保护工作整体成效,确保经济发展进程当中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效果。
氧气作为维持人类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人要想获得生存就离不开氧气,每天需要吸入氧气0.8kg,并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而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便能排出32g氧气。并且在光合作用下树木叶片还能产生很多葡萄糖,1g葡萄糖便能消耗掉2 500L空气当中含有的所有二氧化碳。10m2森林面积便能把一个人呼吸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并供给充足氧气。通过这些不难看出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自然工厂,每年都能够给人类处理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提供充足的洁净氧气,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矿企业建设数量及其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矿物燃料需求与日俱增,产生的废气对空气造成巨大污染,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尤其是二氧化硫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分布非常广泛,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而对森林和空旷地空气当中二氧化硫进行测定,森林空气当中二氧化硫含量要少很多,同时森林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森林树木生理活动非常旺盛,对于二氧化硫的吸收速度还会不断加快。通过这些不难看出,森林在净化空气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森林树木在其生长过程当中,能够分泌一些杀菌素,其杀伤力非常强,可将空气内的很多病菌与微生物有效杀死,对于人类而言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有人曾对各种环境条件下1m3空气当中含菌量进行测定,公园环境含菌量达到1000个左右,街头闹市环境含菌量在3~4万个,林区仅为55个。另外,树木会分泌出大量的杀菌素,如1hm2桧柏林能够分泌出30kg左右杀菌素,这些杀菌素有杀灭痢疾、结核、白喉等各种病菌。
在当前公共交通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造成污染,这种情况在城市当中尤为突出。通过测定,片林与公园能够使噪声污染降低5~40dB,相较于和声源距离相同的空旷地,可以使噪声自然衰减5~25dB;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宽度40m乔灌草组成的多层次林带,能够衰减噪声10~20dB,相较于空地噪声自然衰减要多4~8dB。
大风在进入林区之后由于树叶与树干的摩擦阻挡,会明显减弱大风速度。特别是夏季树木树冠非常浓密可以大幅减少大风速度,最多的能够减少50%以上。人们在发现森林具有这种功能之后,便在沙区大面积地开展造林工作,以此治理风沙灾害。同时树冠还能有效截留雨水,可以使雨水给地面造成的冲击力大幅减少,提高水土保持作用。通过计算,林冠可以节流降水10%~20%,并将大量降水蒸发掉,剩下的降水沿着树干或者滴落到土壤当中补充地下水,由此可见森林就是一座水库。通过以上这些不难看出加森林保护意义重大,但目前森林保护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存在。
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导致森林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仍旧有一些漏洞存在,需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氛围,推动森林保护工作顺利实施。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森林保护,还应当加强宣传。然而在一些地区开展森林保护工作当中,有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缺乏先进的宣传手段,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人们对新森林保护法相关内容不了解,未认识到森林资源破坏行为带来的严重性,缺乏较强的森林保护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当中,严重影响森林保护整体工作成效。
部分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常常盗砍滥伐林木,特别是偏远山区地带一些群众零星盗砍,而不法分子却集中收购贩卖,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而且林木砍伐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依然存在批少砍多的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森林植被资源,并对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很大影响。所以,今后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护林、林木采伐和木材企业方面的管理,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实效。
现在农村依然存在未经批准毁林盖房问题以及上山建坟的问题,一些工程建设单位也存在乱征滥占林地问题,未批先占,批少占多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矿产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一些不法分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铤而走险,毁坏林地组建矿场,致使很多林木遭受破坏,流失大量林地,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
过去森林火灾发生几率较高,而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农村日常生活当中的燃料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过去燃烧秸秆与柴草的都被煤气所替代。所以进山樵采人员不断下降,植被生长也越发茂盛,林区当中出现了很多可燃物,如若发生山火,控制起来难度极大。同时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为了图省事依然采用烧杂草或者烧田埂方式处理田块,秸秆不再作为燃料使用,多是在田块中晾晒几天便将其烧掉。另外,清明节来临时依然存在燃放香烛和鞭炮的陋习。并且加上燃放孔明灯、智力障碍人员纵火等因素导致山火频发。最后,林分结构太过单一,纯林较多也是导致山火频发的重要因素。
在森林保护过程中,病虫害防范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将会对地区森林资源健康生长造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大片森林林木死亡,阻碍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同时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将森林病虫害防范工作充分落到实处,导致频繁发生一些病虫害问题,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
在开展森林保护工作当中,应当对林区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深入了解,并制定更为完善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指导森林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随时把握好森林保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森林保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遇到的重难点,进一步扩大投入,推动森林保护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森林资源整体保护水平。
在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林业发展有关决定进行大力宣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科学有效而又通俗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保证宣传效果,不仅要持续开展,还要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并自觉约束各种不良行为,确保森林保护工作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展。
逐级签订森林保护责任状,层层把关。特别是林业站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主阵地,必须要做到严防死守,不可有半点问题出现,确保各项工作充分落到实处。特别是每年的砍伐期,更应当强化管理与监督,将各项工作提前做好,避免出现各种毁林事件。如果由于林业系统内部没有将管理工作做好,人为原因导致林木乱砍现象的,不论造成的影响如何,都需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砍伐期结束之后,还必须要总结分析各自工作,考核结果应与干部任用、职称聘用、工资、奖金等挂钩,通过完善而又严厉的制度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提高源头管理水平,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区干部群众落实林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加强教育,通过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在村头路口显眼部位,提高宣传效果。对于偏远山区存在的林木零星盗砍行为以及不法分子收购无证木材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控制,如安排 “线人”,当有不法分子对无证木材进行收购时,便可第一时间向森林公安以及林政执法部门报告,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并将当地村干部发动起来,对当地群众开展耐心教育。村级互联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巡山管护水平,当有林木偷盗情况出现时,第一时间进行制止。有关部门也应当严格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对林业违法案件严厉查处与惩罚,公开审理重大案件,更好地教育他人。
日常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办事,不能越权与违规,在认真落实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来办理土地审批手续,提高管理水平。尤其是国家建设等政府性行为需要占用林地时,更需要对有关手续严格执行,为广大群众树立示范性的作用。严格制止林地随意破坏或者侵占行为,针对一些非法征占林地以及批少占多等行为,需要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下予以严惩,并将破坏的林地及时恢复,避免出现水土流失。
森林火灾很多是由于野外不规范用火所导致,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工作。特别是在防火区,基层乡镇村应当对扑火队伍不断健全,反复检查林区重点防火区与重点火险区,全面摸排,排查各类森林火灾隐患。如排查中发现,林区个别群众存在烧灰积肥等行为,必须要及时制止,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与教育。摸排过程当中发现的防火薄弱环节及问题,必须需要第一时间予以整改,同时监护林区当中各类智障人员与非行为能力人,避免玩火、失火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林区当中的各种违章用火及时纠正与制止。并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乡镇、村还有相关部门需结合具体实际组建数量力量充足的扑火队伍,如若一旦有山火发生,及时扑救,避免火灾蔓延扩散,减少损失。另外还应当强化科技兴林,运用营造针阔混交林等各种方式不断改善林分结构,并合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增强森林抵御山火的能力,造林规划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将营造防火林带的规划认真落到实处,并在造林验收过程中一并验收。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对林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动态监控,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构建行之有效的紧急预案,保证发现虫害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将森林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减少损失。为了确保森林资源能够获得持续稳步发展,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还需要对病虫害的发生次数、危害范围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客观分析,并将各项防范措施充分落到实处,提高日常防范工作成效。另外,还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营林管理水平,如营造人工林过程当中,运用营林措施增强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这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重点打击各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林区林业获得持续稳步发展。所以应当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警与科技强警,提高民警的素质与待遇,并将公安管理的鞭策、激励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构建民警素质目标管理制度。并运各种方式提高民警培训水平,增强民警破案能力与整体执法水平,另外还应当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森林公安机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工作成效,将森林公安的职能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县、镇、村与有关部门应当对林业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当中,推行政府领导负责制。县、镇人民政府领导是保护与发展当地森林资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分年度对涉及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有关内容进行百分制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考核县、镇政府绩效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评选年终先进,保证各项责任制的充分落实。而且领导人的变动不会对责任目标造成影响,在有效期当中,领导人变动时需要将责任交接工作充分做好。林业部门还应当将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作为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组建领导小组与办事机构,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解决,保证森林保护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就目前的森林保护工作而言依然任重而道远,只有结合森林保护工作实际,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才能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达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经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