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2-12-17 05:10夏文
经营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机制国有企业

夏文

(上海置信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这一时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危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的风险被放大,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研究,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是我国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在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有效率、更规范。这就需要各类型国有企业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规范经营行为、调整发展方向、合理使用资产、有效利用资金、提高工作效率、防范腐败滋生、提高经营能力等提供有力保障。

二、相关概念

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风险的定义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风险是国有企业经营各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难以按照规划开展的可能性。企业要控制风险的产生,因为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损失会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导致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采用科学的方式控制各类风险,才能优化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风险管理导向下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名义上的产权属于全体人民,但是实际控制权在官员手中,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国资委官员和企业管理层合谋侵吞国有资产,企业中存在业主缺位现象。一些国企的总裁与总经理是同一个人,企业内部“一权独大”的问题较为明显,企业“一把手”决定了企业的大部分管理工作,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另一方面,“三会”流于形式。部分国有企业股东大会难以对董事会和管理层形成有效制约,企业的董事会大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缺乏对管理层的约束,监事会也没有发挥自身职责。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认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风险,即便存在风险,也抱着“政府财政是企业的后盾”的观念,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思想上的松懈,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风险应对还停留在事后管理阶段,没有建立事前与事中的风险应对机制。企业存在内部审计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对各类风险的分析不足,也没有建立合理的风险应对机制。

(三)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较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未做到规范化、流程化,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严肃性,容易导致内部控制程序缺失、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再加上企业没有形成标准的风险识别与管控方法,对企业各类风险没有形成有效的防范机制,弱化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四)信息沟通不畅

国有企业在信息沟通过程中,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外部监管部门、客户、供应商等主体进行沟通,但是很多国有企业与外界的沟通工作较为被动。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缺乏健全的信息沟通渠道与信息系统,不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及时了解风险管理的要求。

(五)监管不力

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力,国有企业内部在监管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员工面对监管工作的参与存在消极态度。有些国企的领导者和员工缺乏对公司的奉献精神,加上监管机制不完善,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风险管理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导致企业治理存在先天缺陷,因此需要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1.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治理的基础,现代化的企业结构能够解决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企业需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加快国有股权多元化改革,加强股东相互制约,以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优势引入战略投资者,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为了提升我国的资本市场效率,国有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减持国企股票来实现。另外,国有企业普遍通过引进机构投资者等,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国企也可以利用职工持股制度,给予职工股票奖励和股票期权,促使企业职工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此外,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主银行制度模式构建新的银企关系,引入银行监督,对国有企业的治理工作起到约束作用。

2.强化国有企业“三会”的职能

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严重缺失,无法掌控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因此国有企业要强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股东大会具有投票权,国有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股东意见,健全董事会功能,重视中小投资者的意见。董事会要完善自身职能,具有独立董事,并限制董事长的权利,避免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董事长由董事会选出,经股东大会批准,避免采用行政任命的方式选派。监事会要独立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基层选举产生,具有独立性,从而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

(二)优化财务内控体系

1.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国有企业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公司文化对员工内控意识的作用,通过打造公司文化来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需要构建良好的组织架构,为企业内部运行提供环境支持,并以合理的分工和管理程序、管理目标开展各种工作,使公司的内控工作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符,从而调动员工对公司内控工作的热情[1]。

2.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全面识别风险,建立对各类风险的评估体系,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对发生可能性大或影响大的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建立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风险识别系统,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对不同风险进行分类管控。认真分析各类风险的应对机制,通过科学的应对方式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形成一套可操作、标准化的风险控制体系。

3.建立有效的风险内部控制程序

企业在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之后,需要严格按照风险防范要求优化内控活动,通过授权审批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必要的程序,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符合企业的管理需求,充分运用财产保全控制、预算控制等方式防范各类风险[2]。

4.完善风险的控制、监督、评价工作

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是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内部监督评价是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执行的机制,通过监督评价能够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管理层汇报,以不断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

5.建立反舞弊机制

企业需要完善反舞弊机制,通过反舞弊机制明确企业各项管理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企业资产实现保值与增值。国有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措施,明确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在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通过明确舞弊的调查机制,规范舞弊的处理程序与补救措施,尽可能规避企业的违规风险。同时,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明确工作的重点环节与主要风险点,结合风险频发的领域确定反舞弊工作的管理要求。

(三)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落实

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认识到风险防范、内控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将制度落实到各项内部控制活动中。内部控制工作要确保资金具有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强化预算控制职能,优化现金控制。在内部控制中,需要明确岗位负责制,确保资产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严格控制各环节与各流程。在经营环节中,要严格按照销售管理要求确保销售环节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强化对公司应收账款的控制,并对顾客的信誉进行评估,防止出现不良贷款。在采购过程中,企业要进行合理规划,以防因供应商的挑选而出现财政亏损。在采购活动中,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对各环节的控制,优化管理制度,避免由于企业内部成员道德问题产生风险[3]。

同时,国企固定资产数量庞大,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核算,以保证固定资产取得合理、计价准确、安全完整,实现对供应商管理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此外,国有企业的重要资金运作及投资必须经过董事会的多次审议,获得股东的批准,建立一套严格的投资审核体系,对债务偿还风险进行严密的管控。合理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得到合理配置,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

(四)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国有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类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信息,使企业的各类信息得到高效传递[4]。信息沟通机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保障,通过信息沟通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健全信息沟通渠道,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以满足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

1.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首先,国有企业在外部信息沟通方面,需要收集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还需要收集客户、供应商等主体的信息,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例如,A企业在收集了客户的相关信息之后,完善客户授信机制,避免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产生呆坏账的风险。

其次,国有企业应该重点加强与国资委等监管部门的沟通,了解外部监管环境,当企业发生重大担保、资产重组等事项时,需要及时向国资委汇报。

最后,企业内部的信息要实现有效传递,结合企业的管理方针等开展沟通,在企业内部搭建各层级之间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员工结合相关信息纠正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信息系统管理,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对各项信息的全面管控。国有企业在信息系统管理中,需要通过ERP、SAP等信息系统将企业的各类数据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对各专业数据的集成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5]。

(五)强化考核与监管

1.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要转变传统的薪酬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和合理的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指标开展考核,确保年度考核指标的实现,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管理层的薪酬。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管理层过于重视短期效益的问题,应该对经营管理层开展长期考核,避免出现短视效应。管理层在工作过程中要主动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只有针对风险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促进国有企业长期利益的提高,实现管理层利益和企业长期利益的双赢。

2.各单位要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国企的指标选取要准确,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更好地反映公司的获利和投资者的利益。

3.加强员工监管

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防范各类风险,应该提高全体成员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员工监督举报匿名保护机制,例如一旦发现监督中存在问题,可以给予举报员工奖励,从而加强内控制度的完善[6]。

五、结语

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导致企业风险发生概率的增大。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效防范国有企业风险的对策。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风险的管理,通过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机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