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李含瑶 王鹤
在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的沈阳故宫中,其建筑石雕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中国建筑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雕刻门类,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精神文化内涵意义深远。建筑石雕是指以建筑装饰为主要功能的各种石雕,沈阳故宫的建筑石雕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的修建,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主要分为三类:建筑构件石雕、建筑附属石雕、建筑陈设石雕。其中建筑构件石雕包含柱础、须弥座、石栏杆等;建筑附属石雕包含日晷、嘉量、石狮子等;建筑陈设石雕以装饰室内和庭院环境为主,如陈设座等。伴随着人类审美意识观念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石雕艺术逐渐成为兼具功能和装饰的艺术品,工艺加工和审美趋向也在逐步变化。文章的研究重点为建筑构件石雕,并探索其艺术特色,如图1 所示。
图1 沈阳故宫建筑石雕构件分类
1.2.1 柱础
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古建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西方看柱头,而中国看柱础,柱础在柱子的下方,更便于人群观赏。为防止建筑物下沉及木制柱子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中国古建筑在柱子下加设柱础以起到承重和防止雨水侵蚀的作用。柱础随着柱身样式的变化而变化,有圆形、方形、莲瓣形和八角形等[1]。柱础样式多和所处环境及其文化相关,沈阳故宫的柱础样式有宝装莲花柱础、莲花柱础、鼓形柱础及无雕饰柱础等。
1.2.2 须弥座
中国古代建筑台基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台基。须弥座多用于宫殿建筑,有时也用于一般大式建筑,比一般台基要高,包括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2]。沈阳故宫内的须弥座台基与清式须弥座做法相似,上下对称,但束腰部分占比较大,整体比例不同。
1.2.3 石栏杆
具有围护作用和视觉装饰作用的石栏杆由地栿、栏板、望柱三部分构成,台阶上的石栏杆会在顶端部位增设抱鼓石。地栿是栏板的最底层,栿也称为梁,所以地栿也有地梁的意思。栏板分禅杖栏板和罗汉栏板两类,沈阳故宫中的栏板又是禅杖栏板中最常见的透瓶栏板。望柱由柱头与柱身两部分组成。抱鼓石则位于垂带上石栏杆的下方,置于地面之上。
1.3.1 动物纹
沈阳故宫石雕纹样中的动物纹种类繁多,包含龙、獬豸、貔貅、麒麟、狮子和蹲狗。明清时期龙纹作为皇权的象征,在沈阳故宫中应用广泛,包含云龙、行龙、升龙、草龙等,如图2所示。瑞兽纹样常代表古代人民对神的敬仰和对美好的期望,其中獬豸、貔貅、麒麟作为瑞兽纹分别代表了智慧、天禄、吉祥,象征着公正、财富、长寿。狗作为满族文化中的保护神和狮子纹样一起被运用到崇政殿的柱头上,其姿态皆狰狞夸张怒目前视,代表着皇家的尊严和地位。
图2 沈阳故宫建筑石雕龙纹
1.3.2 植物纹
植物纹在石雕纹样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且综合了汉族文化,题材丰富,包含梅花、莲花、宝相花、菊花、石榴花、卷草纹等多种纹样。线条优美且代表的吉祥寓意丰富。在组成形式上既有单体也与其他纹样相结合,作为辅助衬托出龙纹的权力色彩,纹样之间相辅相成,也使得画面更加饱满,如图3 所示。
图3 沈阳故宫建筑石雕植物纹
1.3.3 几何纹
几何纹是由线条或几何图案按规律排列组合形成的纹样形式,表现出秩序的美感,在沈阳故宫纹样中起到修饰边框、弥补空白、图案过渡的作用,样式包括连珠纹、回纹、方胜纹、云纹、火纹和如意纹等,如图4 所示。
图4 沈阳故宫建筑石雕几何纹
社区公共设施设计是最能体现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与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3]。民族传统图案与公共设施设计相互融合,除彰显城市特色之外,更有助于丰富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传统文化以新的途径发扬传播[4]。将建筑石雕文化的特点呈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推动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
功能性原则是公共设施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它在使用者与公共设施接触的过程中,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或物质需求[5]。因此,需根据其所在空间场所的特征和使用群体的需求以确定设计对象所必备的功能,在融入建筑石雕元素的过程中也应明晰并遵循其原有的功能,并在设计中参照人体工程学以保证其科学性和适用性。
人是社区空间环境的主体,公共设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在设计构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应以人为出发点,让公共设施充当为人服务的“家具”,作为人与环境间的“纽带”。在设计中不应忽视弱势群体的使用感受,应对不同性别、年龄、使用习惯、生活方式人群的心理和物质需求进行研究,满足不同使用者,尤其是残障人士、老人、儿童、孕妇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
在保证功能性原则的同时,设计对象的形式美也不容忽视。应通过对比例尺度、节奏韵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思考,设计出符合人民大众审美标准的公共设施,并在形式美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展现建筑石雕和公共设施在形式和内涵上的统一。
建筑石雕在材料、造型等特征上较为单一,在与公共设施结合的过程中可结合现代技术对其材料进行替换,增加在质感、色彩等方面的可变性。在此基础上也可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并在其构成形式上将整体拆分为各个单体,采用拼接的方式做到部件及材料的替换和循环利用,使其更加生态化。
社区商业步行街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是汇聚社区内及周边人群的社区公共商业场所,也是集商业、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空间区域。将建筑石雕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中,可使社区居民在购物、休憩、娱乐等移动式浏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略建筑石雕所蕴含的传统之美。
社区内步行街目前多为人车分离的半开放模式,区域内的设施设计更偏向于功能性,形式也较为单一。若要打造以沈阳故宫建筑石雕为主题的社区步行街,首先可通过统一街区内材质、造型、色彩的搭配,进而将石雕构件元素与设计载体相结合。其次可将沈阳故宫建筑石雕各瑞兽、植物纹样为设计原型,根据其寓意用于与之功能相似的基础设施中,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美化街道及建筑立面。例如,商业步行街内各类基础设施在不加修饰的情况下常与空间环境相悖,显得过于突兀,螭首建筑石雕作为沈阳故宫崇政殿四角的排水口,可将其缩小后放置于建筑立面排水管道端口处作为龙头,将细长的排水管道包裹鳞片装饰作为龙身,雨水通过龙口排出,如巨龙吐息,弱化其在建筑立面的突兀感,使排水管道也成为步行街内的装饰品。再次对步行街内的垃圾桶等容器进行改造设计,可将贪吃的饕餮造型进行夸张处理,放大其嘴部,设置多种面部表情后用于垃圾箱的顶部入口,并在垃圾箱侧立面加设几何纹及花卉纹样进行装饰,使得每个单体都给人以精致的观感。而从远处看去,沿街排列放置形成的整体仿佛卢沟桥旁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般气势恢宏。此外,社区步行街内的各类井盖多未加修饰,对此可通过分析故宫内繁多的植物花卉纹样原型,根据其在自然界中生长环境及颜色特征,重新组合排列用于各类井盖表面装饰,如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用于污水井盖,将热烈鲜红的玫瑰用于燃气井盖,将外形凌厉的黄色菊花用于电力井盖等,在中心大字标注功能描述,在外围小字环绕,标注出花卉图案及寓意,使之形成系统性的装饰品,如图5 所示。随后可将须弥座的构造形式用于导视系统底座,根据其结构调整须弥座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导视面板边框可用建筑石雕植物纹样与区域内其他设施相呼应,在顶部放置卡通化的深灰色瑞兽造型,不同导视单体上瑞兽种类造型各异。最后还应注意在颜色的选择上,整个步行街应以低饱和度的红、黄、深灰为主,以绿、青、紫为辅助色,建筑石雕元素以瑞兽为主,用植物及几何纹样填补修饰,将形态各异、灵动活泼的瑞兽贯穿于整个步行街中,营造出瑞兽游乐园般的“沈阳故宫建筑石雕”主题步行街。
图5 建筑石雕植物纹与井盖的结合
社区口袋公园及社区广场多由周边建筑和街道围合而成,作为节点性共享公共空间,是社区街道的交通枢纽、人流集散地和标志性区域。是展示社区活力、居民生活、地域文化的名片,包含绿化及景观小品、照明类灯具、卫生设施等。因其广泛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与建筑石雕元素相结合的极佳载体,区域内重复出现的公共设施可叠加使用者对建筑石雕的文化印象,加之因其区域性和整体性也更易赋予其设计主题。
社区内公园及广场多为步行开放空间,空间内设施种类多样,可创作性较强。首先,应注意景观类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作为区域色彩的辅助色,在点缀周围环境的同时与空间环境整体色彩相协调。如果城市背景颜色丰富,公共设施颜色在设计中就要简单、含蓄,可以以低明度、低彩度的色彩为主;反之,对色彩的运用可以丰富、艳丽[6]。对这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规划可重复深入地运用沈阳故宫建筑石雕文化元素。其次,可将照明系统分为高矮两种,在高照明设施防雨罩顶部设置形态各异的瑞兽,对低矮照明设施则直接将瑞兽样式简化,将照明系统置于两侧、内部,高低错落的瑞兽照明设施置于绿化中,仿佛瑞兽们回归自然,散布在区域各处。再次针对路缘石、线性下水盖可利用地栿上的几何纹样及缠枝纹样进行装饰,对花池侧立面、树池边框可用缠枝纹等花卉纹样与云纹等几何纹样相结合用作修饰。最后,对于公园、广场的入口处或各焦点处的雕塑或景观小品,可将建筑石雕单体造型直接转用作为雕塑或小品的主体,并将材质及色彩运用现代材料和色彩搭配来替代。例如,用亮面金属板或玻璃材质替代石材,用艳丽的对比色、互补色来代替白色、灰色。
场站空间公共设施可分为休憩类公共设施和服务类公共设施,现代场站空间也加入了部分商业宣传功能,是社区居民主要出行方式的服务单元,使用者在场站空间的短暂停留时间段会对周围环境进行信息摄取,在这一过程中将建筑石雕元素融入场站单元内,除了能满足其原有等候和服务功能外,额外赋予单元传播传统文化、提升街区特征的功能。例如,场站单元设计中可在候车座两端及凳脚处运用兽头和兽腿造型进行修饰,以给人稳重感。将植物及几何纹样搭配使用在单元广告投放区域以提高停留者的关注度。与普通场站单元相比,颇具特色的场站单元也会增加广告公司的投资兴趣和社区收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经设计师的双手以文化创意产品、漫画海报、室内设计等方式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沈阳故宫建筑石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希望能够通过将建筑石雕构件与社区公共设施的有效结合,激发大众对沈阳故宫石雕艺术的兴趣和关注,增强对沈阳故宫建筑石雕的保护和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播,力求提高人民文化自信,提升人民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推动建筑石雕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