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农牧民再教育质量提升

2022-12-16 06:43葛强琼达次旦欧珠次卓嘎
关键词:农牧民西藏城镇化

葛强·琼达,次旦欧珠,次卓嘎

(1.西藏大学 理学院,拉萨 850000;2.拉萨市北京高级中学,拉萨 850000;3.拉萨市江苏实验中学,拉萨 850000)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201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中国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1]。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1]。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动了中国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持续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公平等问题也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愈发激化[2]。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其地域特征明显,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腾讯网公布的2020年我国各省区市GDP排名[3]显示,西藏排名31。另外,中国西藏新闻网(2020)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初期西藏城镇化率仅为27%,而2020年已提高至32%。《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4],西藏城镇人口占35.73%,而农村人口占64.27%。虽然西藏城镇化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人口仍以农牧民为主,西藏农牧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得西藏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缓慢。要想提高西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占比较高的农牧民的科学、文化、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城镇化就是要推动农民脱离传统农业,实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更好地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5]。城镇化不仅是物的城镇化,更应是人的城镇化、教育的城镇化[6]。西藏农牧民再教育是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其核心在于知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三者有机结合[7]。西藏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大力发展农牧民再教育,使农牧民成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拥有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的知识技能。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最显著的优点在于与教育紧密相关。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不是人口向城镇区域简单地空间转移,而是在于人的城镇化,教育是促进人的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农牧民转变传统生活观念、融入城镇化生活的促进条件[8]。教育与城镇化要保持均衡发展,只有农牧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才能持续发展[9-10]。因此,发展西藏农牧民再教育是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和培养新型农牧民的重要途径[9]。

农村职业教育已是个成熟的研究课题,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王卉卉和韩梅[12]讨论了江苏省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王晓航[13]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现象展开研究,分析了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汪栅[14]提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应该成为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保证,她强调重视农村地区精神贫困的问题应该是扶贫工作中的应有之义,认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方式,它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

西藏再教育是个热点话题,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农牧民再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均较少。周圣良和索朗旺杰[15]从学生思想、基层组织和区域文化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西藏高校学生导员的再教育问题;昌成浩和琼达[16]对城镇化背景下西藏职业教育发展困境进行了研究。因此,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要求,对西藏农牧民再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西藏新型城镇化与农牧民再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1 西藏农牧民再教育情况调查

拉萨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雄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隶属拉萨市,为纯牧业,是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在拉萨市北部相距170 km,面积10 036 km2,总人口4.79万人。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隶属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相结合,地处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是西藏商品粮油基地县,距日喀则市49 km,总面积2 489 km2,总人口4.4万人。当雄县和白朗县农牧民总人数较多,代表性较强,研究价值较高,故本文选择这2个县作为案例地。课题组于2017年深入两县调研,随机抽取农牧户样本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3份,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从受访者特征来看(表1):男女比例相当;36~50岁者居多,占24.86%,其次为16~20岁,占16.1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最多,占52.02%,其次为初中,占26.01%;大多数农牧民从事第一产业;65.32%的农牧民属于本县。

表1 受访者特征

从受访者家庭特征来看(表2):平均家庭常住人口6.47人,平均家庭劳动力3.18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40人;平均耕地总面积17 768.88 m2,草地9 191.26 m2,园地2 101.05 m2,林地2 261.13 m2,其他用地760.38 m2;家庭年平均纯收入35 296元。

表2 受访农户家庭特征

农牧区是藏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人口占西藏总人数的70%,但农牧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文化基础薄弱。此次调查发现,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52.02%,农牧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从整体看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而农牧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正是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

西藏广大农牧民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单一的社会生产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但农牧业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政府需要将富余劳动力由农牧区转向城镇,在城镇提供一系列就业岗位。目前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制约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语言障碍较大,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实用技能,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转移富余劳动力的要求不对称。

1.2 西藏农牧民再教育现状

1.2.1 农牧民对再教育的认知感较模糊

目前,西藏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农牧民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西藏农牧民对再教育的社会认同感较为模糊,多数藏区农牧民不能正确看待再教育问题。低科技素养和老旧传统观念等在较大程度上显著制约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调查“社会转型期,农牧民是否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应付及解决当前生活问题”时发现(图1),11.0%的受访者认为完全能应付,无需参加培训;48.5%的受访者认为还可以应付及解决生活问题,没必要参加再教育培训; 3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应付及解决生活问题的知识与能力较为欠缺;仅有3.5%的受访者认为十分欠缺。综合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有40.5%的被调查者的认识比较客观,愿意参加再教育培训。但59.5%的受访者认为有能力应付及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生活问题,无需参加再教育培训,这种心理反映出当地农牧民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和对再教育认知的模糊。这种现状给当地农牧民的再教育培训将带来较大的挑战,导致教育培训入座率不高,群众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1.2.2 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

问卷调查发现,种植业方面,农牧民对粮食、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培训期望值较高,分别占58.38%、50.87%和33.52%;在养殖业方面,对牛、羊和鸡养殖方面的培训期望值较高,分别占65.90%、56.07%和46.24%;在非农牧业方面,对机械、运输、建筑方面的培训期望值较高,分别占27.17%、19.65%和17.92%(表3)。然而,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县级职教中心开设的专业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开设与传统技艺相关的专业,普遍是民族绘画、编织缝纫、木工等“老三样”[12]。专业设置与西藏地方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没有很好地对接,难以体现地方特色。很多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西藏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操作不熟练,动手能力低下,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本论文课题组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个别农牧户认为再教育或职业教育存在“走过场”现象;很多人即使从各类职业学校毕业,或接受再教育培训后,仍不能够顺利就业。所以西藏地区再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低,制约了农牧民再教育的持续发展。

表3 受访农牧户期待接受的培训内容(多选题)

1.2.3 教师资源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

据调查,农牧民培训的制约因素选项中(图2),24.28%的受访者认为农牧民教育培训教师资源较为短缺,21.97%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内容不切实际,13.29%的受访者认为听不懂(语言)等,这反映出农牧民再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配置的需求。西藏农牧民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发展瓶颈。首先,西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双语双师型”教师尤其短缺;其次,西藏农牧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教学条件较为艰苦,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较少,在校学生和在职教师均不多,大部分老师是代课老师,其中非专业教师居多。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培训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切合当地实际情况,使农牧民能更好地参加教育培训,并学能所用。在影响整个培训实践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教师、教学、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中,教师的地位尤显重要,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必然导致低质量的学员,学员未经过实训,理论知识也不足,因此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也就弱。

1.2.4 实践教学困境

根据调查,受访农牧民所在县、乡、村镇、社区经常举办教育培训活动的仅占1.6%,当地农牧民教育培训活动举办数量偏少、培训规模不大、覆盖度不高、普及率较低,受访农牧民中仅有50.0%参加过相关组织举办的再教育培训活动。由于西藏职业教育起步晚,多数院校的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校内实践设施不够完备,一些配套服务管理不健全,加之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思维较为固化,视野不开阔,无法结合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业教育的时效性,使学员实践学习的效果普遍较弱。现有的实训基地建设条件远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学的需求,较难体现出新型城镇化下西藏职业教育的整体状况。

2 西藏农牧民再教育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其发展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起步晚,许多农牧民因为过去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错过了上学年龄,在这个特殊环境下农牧民再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现有的知识不能够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农牧民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再教育培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能有效提高农牧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进一步推进西藏城镇化的进程。提升西藏农牧民再教育质量的具体建议如下:

2.1 增强再教育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对再教育的认知

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越容易接受再教育。为使更多农牧民参与到再教育培训的浪潮之中,需要大力宣传并推广再教育,使更多农牧民感受到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再教育所带来的利益,促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精力、财力到再教育培训中来。将科技扶贫落到实处,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增强“请进来”的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牧民再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以便加强农牧民对再教育的认识。

2.2 增强再教育培训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增加惠农政策的倾向性扶持力度,增强农牧民家庭经济实力,为农牧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再教育培训创造条件。随着西藏城镇化的发展,西藏农牧民再教育必须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型农牧民。同时,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西藏当地实际,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安排,在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

2.3 联合多方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农牧民的数量很多,必须把地、县、乡三级政府的力量统一起来,由各地职业院校、相关农牧业培训机构、地(县)农林牧业局,以及科协、妇联、工会等单位形成整体合力,壮大师资队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实施对农牧民的各种培训内容,使该地区的所有农牧民都能至少接受一次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使全体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上一个新台阶,农牧业技术推广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农牧业现代化和农牧民收入上一个新台阶。

2.4 整合培训资源,丰富课程体系

调查发现,农牧民除了文化教育的培训需求较大外,粮食、蔬菜等种植业方面以及牛、羊、鸡等养殖业方面的培训期望也较高,同时,非农牧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也较大。农牧民对再教育培训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单一的再教育类型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农牧民需求。根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西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抓住优势资源,加强矿产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农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等六种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西藏高原特色品牌,这对西藏再教育培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农牧民再教育培训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在技术人才培养、产业技术提升、品牌包装、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动能[17-18]。因此,西藏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教学资源,优化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专业化的再教育培训课程。结合西藏农牧区实际情况,西藏各职业学校或者职教中心以及相关培训机构,必须及时有序地调整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加强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紧紧围绕西藏乡土特色产业来培养农牧民职业人才,这既符合新时期西藏社会发展的定位,满足社会需求,更有利于农牧民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农牧民西藏城镇化
都是西藏的“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家乡的城镇化
西藏:存在与虚无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转移农牧民是保护生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