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的效果观察

2022-12-16 02:49刘钟歆司远黄朝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2期
关键词:符合率免疫组化标本

刘钟歆,司远,黄朝康

(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

0 引言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及生存压力大,使得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尤其是肿瘤,其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不断提升,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多数肿瘤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显著特异性,常在体检或发展到中晚期时确诊,因此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使得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2]。因此,尽早发现疾病并尽早做出准确诊断及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改善其预后有着显著意义。而如何提高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符合率是检验科医学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被临床称为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中以活检穿刺为主的常规技术,患者承受较大痛苦,因此依从性较差[3]。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水平及诊断技术在不断提升,近十年来免疫组化技术发展较快,在现代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病理医生常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疾病,尤其是为临床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支持[4],给其后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5]。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就诊的78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均采用两种不同诊断技术,对比分析其诊断效能,具体为: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到本院就诊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可追溯;②对于诊断方案知情,积极配合;③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①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②意识模糊,无法配合相关诊疗工作;③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性别之比为41:37(男:女);年龄最小/年龄最大20/81岁,平均(55.34±4.12)岁;肿瘤类型:肝癌22例,肺癌25例,胃癌16例,大肠癌8例,乳腺癌5例,其他2例。

1.2 诊断方法

常规技术:对患者实施穿刺活检,并做好检查前的宣教工作,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肿瘤位置、大小及类型,并在超声辅助下对肿瘤加以诊断,将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

免疫组化技术:通过手术获取患者肿瘤样本后,采用甲醛固定液浸泡样本2h后,将其置于透明液中1h,然后再置入脱水液中1h,浸蜡液中1h,然后取出石蜡对埋,将样本切成厚度适宜的片状块大小,对其实施免疫组染色处理。采用3%过氧化氢,温度调节为37℃,浸泡100min,然后采用蒸馏水清洗3min,最后置于110℃的高压锅中进行修复处理,采用PBS清洗后,加入Ultrasen Sitive TMSP试剂,完成孵育环节,通过DBA显色后,再将样本封固。根据染色情况判断诊断结果,如其为棕黄色,则表示诊断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①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比较。

②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实施后患者的信任感、心理顾虑及生理问题评分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如实填下,满分百分制,评分越高患者信任度越高,心理顾虑越少,生理问题越少。

③采用我科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开展调查,如对标本采集过程的满意度、出诊断结果时长的满意度及病理报告准确性的满意度,满分100 分, 达到90 分以上则表示非常满意,70~90分则表示满意,70分以下则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检测,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间的数据差异,t值检验计量资料间的差异,根据最终得到P值的范围判断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区间在0.05以下则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比较

78例肿瘤患者,实际诊断为阳性的患者70例,阴性10例,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分别为89.74%(70/78)及95.71%(67/70),显著高于常规技术的71.79%(56/78)及74.29%(52/70)(P<0.05),免疫组化技术的特异度为30.00%(3/10),常规技术的特异度为40.00%(4/10),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与实际诊断结果比较(%)

2.2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实施后患者的信任感、心理顾虑及生理问题评分情况

免疫组化技术组的信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技术组,心理顾虑及生理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技术组(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实施后患者的信任感、心理顾虑及生理问题评分情况(分)

2.3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免疫组化技术组满意度96.15%显著比常规技术组的84.62%高(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诊断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虽然临床诊断肿瘤的方式较多,但病理诊断结果较为准确,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方式,用于各种肿瘤的诊断中,而免疫组化技术作为病理诊断中一种新颖的技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得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显示出颜色,最后通过颜色变化对肿瘤加以诊断,并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结构的成分及性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6-7]。

通过对病理组织切片加以观察,再根据抗体条件及实验室要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抗体,以满足诊断要求[8]。对肿瘤进行活检前,需要提前对其进行分期,了解其性质及治疗方案,开展术前计划,以保证选取的部位准确,从而提高活检正确率。临床研究发现,免疫组化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9],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这一点,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符合率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技术(P<0.05)。抗原与抗体会在人体内异常结合,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抗体情况加以分析,即可了解组织中抗原数量的具体分布情况,便于准确定位抗原,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10]。

该种诊断技术使用的标本以组织标本及细胞标本为主,其中组织标本制作过程中常采用石蜡切片法,其能较好保存组织形态,便于后期观察标本的染色情况,同时石蜡切片的过程中,采用甲醛固定剂有利于组织内抗原产生,可修复组织切片,使得诊断准确率得以提高[11]。研究发现免疫组化技术不会对患者产生伤害,可减轻其心理压力,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技术组的信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技术组,心理顾虑及生理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技术组,且满意度高于常规技术组,证实以上说法,可见免疫组化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对检测人员的信任度,拉近医患关系,提高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依从性。然而随着免疫组化标记物的增多及广泛利用,原为特异的标记物并非绝对特异,出现交叉反应及异常表法的情况不断增多[13],因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绝对化,需要采用光镜观察组织形态的同时,合理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审慎判断其标记的意义。

笔者总结经验后总结出提高肿瘤诊断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认为实施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固定采集的标本可选择10%的重型甲醛固定液,其固定效果良好,且固定时间久,可在3个月内对患者加以诊断,不会影响其诊断阳性率;②烤片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在恒温箱中进行,温度保持在60℃~68℃为宜,不可使用过高温度烤片,以防影响诊断结果;③严格把握抗原修复的时间,一般时间在8min左右,并将切片切开,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进行染色;染色时虽需要反复进行,但染色不可过深,以防影响诊断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其组织标本的来源存在差异,导致形成标本的抗原含量存在差异[14],因此,标本之间的显色时间存在差异,操作人员需要多注意。染色过程中,切片保持湿润为宜,且保持孵育盒的平整,使得抗体液体分布均匀,尽可能减少对诊断结果的干扰。

综上所述,肿瘤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诊断阳性率高,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及信任度,并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符合率免疫组化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