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石寺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孙晖 赵勇
新安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林菌资源相争矛盾十分突出,为了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新安县顺利实施,新安县利用食用菌原种基地的优势积极研究政策,加强行业管理,提出行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建议。
新安县制定了林区修枝抚育发展代料和外购木屑发展代料生产的策略,并且把各项发展食用菌优惠政策贯彻到乡镇,落实到农户。以“扩张规模,优化结构,科技支撑,菌农增收”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稳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档次。
1.实施技术培训计划。采用举办学习班和联合办班的方式,年培训达50 期次,11 000 人次,年免费发放技术资料20 000 余份以上。
2.编写技术资料。为适应群众发展生产需要,编写《黑木耳生产技术要点》《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要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天麻栽培技术》《猪苓栽培技术》等简单实用的操作技术资料9 种,共印32 000 份,免费发放给菇农,支持菌农生产。
3.生产实验,推广新技术。先后引进新品种6 个,改良老品种2 个,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进行食用菌优良品种试验,选择优良袋料香菇品种2 号、香菇品种3 号、香菇品种8 号、黑木耳优良品种6 号,平菇优良品种3 号和猪苓优良品种3 号,分别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菌农和有经验的食用菌厂家进行生产试验,技术鉴定成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
4.选派技术骨干指导生产。推选有技术、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到各乡食用菌厂及大型食用菌栽培厂指导生产发展,兼顾农民利益,定位产品市场,申请注册食用菌品牌商标,创建企业自主品牌。
5.稳定袋料生产,发展草腐菌。为保护森林资源,优化栽培结构,通过先期考察,成功建立草腐菌示范棚20 个,同时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村干部分批到食用菌基地参观学习,带动全县发展草腐菌101 个棚,10 万m2,实现产值600 余万元。原种基地技术骨干积极服务农户生产,农户对草腐菌管理技术水平日趋提高,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巩固新安县食用菌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基地设施建设,完善基地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食用菌生产基地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为了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代料栽培适用技术实现由椴木向代料的整体转变,形成与新安县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春栽为主、多菌发展、周年产菇的生产模式,新安县应该依托乡镇基层菌种厂,在生产布局上形成菌类特色产品生产带,以特色乡镇为单元,形成袋料香菇生产带、木耳生产带、草腐菌生产带,这样有利于统一管理及统一技术指导,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新安县要发展壮大菌业实验厂,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品种,加速“合作社+基地+企业”的协作步伐,形成“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真正做到兴起一个企业、带富一方百姓。
原种基地继续与多部门联合,狠抓技术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菌种厂技术培训体系,使新技术和新标准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和推广。随着技术人员队伍的壮大,新安县菌业将稳定发展。
新安县加强与省、市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引进新品种在新安县进行试验种植,总结管理特点,最终选育适合新安县发展的菌类产品品种。应用先进的科学种植模式,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让农民实现知识更新,提高整体素质。
整合资源优势,发展菌业生产,搞好食用菌示范建设,抓袋料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抓平菇的高产栽培,加强示范点管理和指导,为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基础。充分认识品牌优势,抓好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不断扩大影响,保证产量、提升销量,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打造出品牌,带动一方群众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