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茹霞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有必要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中归纳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1]。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而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相关内涵,科学准确把握其内在联系,对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理论进行总结和梳理,厘清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理论脉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 长远性、前瞻性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对“三农”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此,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总目标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的总要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根据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高质量的特色产业体系。 激发农村活力,为农民改善生活水平,为达到生活富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先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实施乡村战略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农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通过“三治融合”的治理方式,形成治理有效的规范体制。 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为其他总要求提供秩序支持,从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生活富裕则是有关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保障村民生活富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3]。
“美丽宜人、业兴人和”是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期许,刻画出一幅有根、有形、有神的新乡村图景。 首先“业兴”是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根。 让农民群众的“口袋”富起来是根本,而产业兴旺是帮助农民富起来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正处于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时期,要立足本土乡村,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升级乡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由被动脱贫变为主动致富。 其次新乡村的形象要做到“美丽宜人”。生态资源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占很大优势,因此保护生态资源将其转换为经济资源,促进绿色发展。 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为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要“人和”。 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根本目的是为了农民群众,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 “有新村没新貌”是典型的有形无神。 只有不断为群众所想,提升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结合乡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做到“人和”。
“三农”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福祉,关乎国家安稳昌盛。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两者最终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富裕,激发乡村活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从建设路径本质上看,两者也是相同的。 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都是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是一个恢宏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历史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脱贫攻坚战的推动下,中国广大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8 万个贫困村消除了绝对贫困,极大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问题。 二者互为补充,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建设的重点,要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但从时效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这一时期内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则是需要长期坚持推行的工作。
同时,两者也具有差异性,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不等同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由国家层面自上而下进行的战略部署,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决定了需要农民群众进行自下而上、积极自觉的参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对于农村发展的总指挥和总部署,在乡村建设工作中解决当下最棘手的问题。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内涵的完善以及发展路径的确定。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工程,并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替代版。
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省班玛县坚决有力地推进各项扶贫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振兴乡村的途径,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稳步打赢脱贫攻坚战,退出贫困县行列。 首先班玛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落实各项扶贫资金,实施惠农政策,全力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产业脱贫。其次,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易地搬迁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厕所改革,改善人居环境,解决饮水住房等安全问题,极大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 最后加大监管力度和帮扶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防止出现返贫情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乡党委始终把狠抓党建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摆在全乡的重点工作之首常抓不懈。 强化阵地和制度建设,狠抓夯实堡垒基础。 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制度体系建设。 结合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村级党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等,加强对农牧区党员干部尤其是村级“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帮助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改进作风,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 优化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严格组织年终干部考核和季度考核工作,全面客观和准确识别干部,抓好干部的学习培养,做好能力提供工作。 聚焦“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持续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 同时,坚持把“重视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作为建强班子的基本原则,深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思维层次和决策水平。 每周三雷打不动落实各级党委组织学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周密制定学习计划,规范内容,完善措施,狠抓成效。对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不断巩固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巩固党在牧区的执政基础,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
为了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在3~5 个村实施示范村乡村建设行动。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项目,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保障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品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为重点,以改善村民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农牧民群众住房品质。 这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扎实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行动”和清洁能源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交通沿线以及村庄里垃圾堆放的问题和破旧经幡回收处理问题,使农牧区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成为美丽村庄。
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打造牦牛、黑青稞、中藏药材、藏雪茶等特色优势产业。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园区,激活要素活力、市场活力、主体活力。 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依托班玛红色旅游良好发展前景和生态环境,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为核心,在多贡麻乡至灯塔乡沿线以及知钦乡知钦村,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与休闲度假区域,建设休闲游憩带,包括农业示范园、藏家乐观光开发等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带动农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沟)、原始森林、格萨尔文化、宗教寺院、班玛藏家碉楼等自然风景区和民俗文化传承,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继续打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路线,推出一批纪念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景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各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 调研不深,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方法方式单一、 流于形式;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做到抓常、抓细、抓长,导致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上行下效”,落实党建工作效果差。挖掘党建活动载体不够深入细致,在树典型、抓示范上下的功夫少、力度不够;对各村分类指导、典型带动、整体推动方面方法不多;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实招,难见实效,甚至个别村集体经济出现了有产却不擅收等问题。
当下农村人口学历偏低,很少接受比较系统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年龄偏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以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量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造成70 后不想农业,80 后不干农业,90 后不谈农业的局面,因此产生农业留守人群数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农村土地资源撂荒,“空心村”现象加剧。 此外,基层普遍反映,由于青海省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所以大多数年轻有为、懂技术、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无法长期留守当地,人才后备力量严重缺失,极大阻碍了青海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信息化是建成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必要条件。乡村经济发展要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实现乡村发展信息化、现代化,加快城乡信息化协同发展。 班玛县农村面积大,很多牧民都居住在深山地区,信息化程度低,很多农产品没有销路、市场空间狭窄,进而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只有大力发展乡村商务经济,打开销路、扩大市场,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城市,才能保证农民增收。因此需要继续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模式,加快优势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对接,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营销等,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这些年,班玛县在加快农业对外开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效果也比较好。 需要继续加大农产品对外出口力度,着力提升青海高原农产品品质,打造具有班玛特色的金字招牌。
首先,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快发展党员工作的进度,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政治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标准扩大干部选拔的范围,增加干部选拔的途径,增强选拔过程中服务乡村的目的性。 对现有的干部加强培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要全面学习,综合提高,为农村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工作队伍。 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要从机关派选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 对选拔任用的能人,工作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帮扶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深入各村党支部,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不定期明察暗访、约谈提醒、考核问责,推动形成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其次,要探索在农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结合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推行 “支部+合作社+公共服务组织+农户”模式,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党组织,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融合党建组织的优势和农村产业的优势,整合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机体经济增收。 找准切合各村实际的途径,结合社会主义新乡村规划,在稳固基础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牌”的发展目标,让各村产业遍地开花,结果丰收。最后,注重引导基层党支部依靠党建工作推动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培育、挖掘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夯实基础。
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人才是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待遇水平,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要着力打好“乡情牌”,用“乡情”留住本土乡村人才,鼓励和引导拥有故土家乡情愫、回报乡梓情怀的社会人才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家乡发展。其次,通过降低返乡创业门槛,设立乡村人才辅导行宫基金,实施“企业兴乡”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利用农村资源,推动农村股份合作开发,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最后,不仅要加大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的力度,还要加强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多平台强化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多形式挖掘科技人才,发挥科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首先,积极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通过财政支持,出台惠农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发展符合高原特色的高效作物生产。 其次,加大技术支持,推动政企联合,企业与高校联合,交流技术,实现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科技兴农。 最后,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产业,作为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重要内容。 让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富起来。积极把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供销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医院、饭店等实体店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实体店经营与互联网销售产生叠加效应,促进消费,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