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丽
(礼县上坪乡年家小学,甘肃 陇南)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所以说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数学教师从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打造高效课堂。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打破数学教学的现状,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探索,结合实际,在备课环节精心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利用差异化问题鼓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使优等生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后进生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部分数学教师或多或少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讲学生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能是教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不同。教师未能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教学理念出现了偏差,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唯分数论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教学工作,成绩可以说是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最后只是按照学生的卷面成绩评价学生,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即便有少数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实践教学中使用不合理,缺少了方法的引导,问题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创设问题情境的真正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然而实际上这时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了解,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极为有限,数学知识的获取也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对教师十分依赖,但是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却不够先进;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和压抑,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数学学科知识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少数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讲解的内容只是围绕考试重难点开展,这样的数学教学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数学课堂氛围不和谐,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和反感,这就使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较大的困难,并且不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变得十分枯燥,降低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一直以来,我们提倡尊师重道,小学时期的学生天性活泼,学生对很多新鲜奇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对教师有畏惧的心理。当他们遇到没有掌握知识的时候,不能勇敢地举手提问,长期下来小学生欠缺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数学知识之间环环脱节,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的不了解,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问题的积累导致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反感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欠缺,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参与进来,这样考试后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难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固定的形象,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时候,需要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前提,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巧妙地结合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和创设的问题情境形成一种联系,进而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说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纽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很多优势,问题情境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此氛围中更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分析和探究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让小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利用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时需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此外,教师还需要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家校沟通和同学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后来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小学生思维敏捷,对于游戏娱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学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需求,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有一个容易被教师忽略的优点,那就是问题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问题情境有诸多优势,能够突出小学生的课堂核心位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知识在难度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加减运算到后面的解方程,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就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更多的是师生互动互信建设、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学生求学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分享学习感受,形成个性化心理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教育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小学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关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实际,创设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承认当前的学生与以往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时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满足时代发展的趋势,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人们研修数学后就是要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生要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发挥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时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不能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活动,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以此为出发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小学生对外界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悬念的设置,保护好小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采取一种和谐的方法将小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需要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兴趣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喜好,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对于趣味性的内容十分感兴趣,趣味性内容的引入可以打破传统模式下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和探索,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满足课堂教学目标,还必须符合小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体系,其中要蕴含数学思想,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必须将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例如,在“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圆形都有哪些,然后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圆心、半径等概念。教师可以在一根绳子的一端系上粉笔,让学生以一个点为圆心,固定的绳子长度为半径,在黑板上尝试画圆,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圆有关的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接触加减运算开始,就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知识很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样也可以应用在生活场景中,最基础的加减乘除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问题场景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同时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乐趣。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品,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特性,可以是“黑板、闹钟、粉笔盒”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拉近小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目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远远高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很多学生天性活动好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部分老师没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导致课堂压抑无活力。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的理论教学,很容易使学生走神,并且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游戏鼓励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在娱乐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例如,在教学“九九乘法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背诵的游戏,教师需要播放音乐,由学生一起打节拍,在音乐停止的时候,看看传递的教具在哪位学生手中,就由这位学生背诵乘法表,若是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就需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可以表演一个节目或者是讲一个笑话,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学习属于启蒙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此外,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可视性、直观性的特征,将课堂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了多媒体的参与,教师在讲解图形的时候,不必让学生进行想象或者是亲自动手画图,可以直接借助多媒体呈现三维图像,这样的模型更直观、清晰,可以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时间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这三个概念,以及时针、分针和秒钟的位置,让学生明确指针的运动和变化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很多学校教室没有挂钟,无法让学生直接观察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部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情境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开展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逐层深入,例如,在加减法开括号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了解加减法的基本理论,为学生创设填入数学符号的小游戏,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参考,教师可以采取与案例相同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更加乐意参与课堂。小学生性格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所以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满足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创设的故事情境要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趣味性的故事中可以包含丰富的数学问题,学生听故事会产生心得体会,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入生活化的事例,拉近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构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