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晓娟
(甘肃省静宁县城关小学,甘肃 平凉)
小学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端,还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启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讲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元素。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单纯地讲解知识,很难把思政教育内容导入课堂中。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开发教材资源,尤其是教科书中的革命文化内容,只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融入感,在语文课堂上结合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拓展,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内心感受,更利于学科育人理念的落实。
新课改实施后,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重知识的讲授,而轻思政的教育,导致素质教育空有其名。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当下语文教师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并根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创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还为学科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条件。通过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学习,并获得思政的熏陶,实现德育、智育的双丰收。
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而融合了德育理念及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思想、精神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修养,这对学生实现优质、高效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学习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中,思政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理念、优秀的思想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个人素养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形成勤奋好学的品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通过思政教育完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为汉语文化的承载者和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学习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学科育人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的思想状态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红色文化、家国情怀等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语文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促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培养爱党、爱国的情怀,同时可以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
家国情怀是对家庭、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情怀,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学习。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更多的思政教育素材,把文字性的描述转化成生动、立体的画面,在提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共鸣。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纸质文本,发挥自身的能力,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把丰富的情境课资源导入课堂,优化课程资源库,精简、补充语文教学内容,学生会因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语文课堂提升对家国情怀内容的感受,逐步变得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发散思维,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视野,也给予学生直观的美感享受,给予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体验。举例来说,教材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饱含家国情怀的记叙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感受毛主席在文章中寄托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敬仰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课堂导入中,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分享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纪录片,如《金刚川》《上甘岭》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朝鲜战争的残酷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不屈,从而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文本中作者笔下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思想认识。教师再利用课外资源,通过资料链接,给学生分享毛岸英的个人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进一步了解毛主席的内心情感。之后再适当用音频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领悟课文中表达的哀思,领略伟人的风范以及感受最后的坚定的情感。通过音频的动人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更深层次地对文本主旨进行思考。利用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写《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何深意”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考,最后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学习、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这样就很自然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思政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创设相应的情境,保证小学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便于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眼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高质量地学习知识,提升内心体验,构建高效课堂。
红色文化教育是当下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缺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教师需要合理挖掘教材,找到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并进行深度分析,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这样既落实了思政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路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思政教育的价值。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初期,即便掌握了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内心感受方面仍然不够深刻,很多知识让学生觉得距离自己很遥远。这是因为在校园中教师很少将相关教学内容与生活时事进行紧密连接,这样很难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当今很多国内外大事件、时政要点都可以作为素材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取和开发的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时政热点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现实案例与理论概念二者的相同与区别之处。面对同样的情况,中国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现实案例更有说服力,学习和实际相结合也更能打动人心。因此,小学思政教育必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习将新闻时事热点与语文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有很多与品德高尚、爱国奉献的人物相关案例,教师对这些经典案例的讲解对小学生是一种激励,有利于传递红色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人教版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为例,这个故事对很多学生来讲耳熟能详,但是对其蕴含的精神与信仰却理解得并不透彻。教师可以借此导入实事案例,帮助学生深度解析文章。面对外国的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都坚决抵抗,最终取得胜利,这是对爱国主义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革命文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融入时事热点,介绍中华儿女如何奋起反击抵御外敌,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到七七事变,再到全民奋起抵抗,团结一致抗日,最终到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段历史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每年的9月18日,我国会举行鸣笛致哀仪式。中国人应牢记国耻,吾辈当自强,牢记那些英雄先烈的牺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要让学生具有危机意识,培养家国情怀。时事案例与现实事件结合,可以让学生理解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如何去做,这是思政教育的重点。这种时政热点引发了学生的高度讨论,思政教育结合时事热点完成了红色文化的教学导入,使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是一部宏伟的史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铭记历史事件,更要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及自己应该怎样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注重在突破传统教育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断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综合发展。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深度学习,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