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2-12-16 15:45崔立宏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6期
关键词:物流区域经济

崔立宏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近年来,物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甚至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型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个百分点。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明显。从宏观上来说,便捷的物流方便了区域之间的经贸往来,降低了产品运输成本,在优势资源互补中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潜力;从微观上来说,物流产业及其配套产业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底层人民的经济收入,在脱贫攻坚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明确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探究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行性策略,成为当下的热点研究课题。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成本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品的流通,通过构建更加便捷的物流运输体系,能够在提高产品流通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释放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尤其是对于经济基础差异明显的两个或多个区域,在相互之间开展经济合作时,如何控制贸易成本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双方能够展开长期密切合作的关键点。以物流产业作为切入点,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可以多分担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适当减轻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的负担。在此基础上实现区域之间物流资源的合作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节本增效就会有积极帮助。

(2)带动了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随着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的兴起与发展,物流产业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形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模式优化升级的带动效果变得更加明显。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伴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农业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且对农业第三产业也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例如,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的效果更加明显。而物流成本的降低,又间接地刺激了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依托农村电商种植特色农产品、打造手工制品,农业第二产业在“三产”中的占比有了明显提升。除此之外,在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乡村与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也变得更加顺畅,这就为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康养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提升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

物流行业的“链接式”发展模式,除了直接带动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还能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产业、企业,也产生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例如,为了打通区域物流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在偏远农村地区修建公路。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农村群众出行,而且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一些农村因势利导培育特色产业,像农村观光农业、农村电商产业等模式相继涌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也补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提高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另外,随着物流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物流企业主动下沉市场,在乡镇、农村设置网点,并招收大量本地村民从事物流配送等相关工作。通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2.区域经济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构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同样地,只有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才能从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有利于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人才的流入,其中也包括许多中高端物流人才。这些人才进入到物流行业后,将会凭借知识、技能、经验,引领物流产业实现从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型。例如,以往物流封包、分拣、运送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效率较低,而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持续高涨,这种低效率的物流作业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出现了智能物流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高效率、自动化地完成产品包装、货物分拣、自动配送。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物流相关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进而推动了物流经济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2)促进物流产业水平与规模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与物流产业规模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通常来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长、发展需求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原材料、实际产品和周边产品的大规模流动,从而刺激区域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物流经济有明显带动效应。相反地,如果区域之间贸易往来较少、经济发展滞后,必然会因为需求的减少而造成物流产业的萎缩。从这一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活跃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经济的发展潜力。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扎实,而为了满足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相应的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对比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广人稀,物流行业的整体规模就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3)显著提升了物流行业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物流市场逐渐饱和,物流行业“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物流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物流经济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物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物流行业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直接体现和客观要求。因此,新时期的物流企业应当尝试从多方面提升服务水平,让委托人和消费者都能够从中获益。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式,在区域之间修建更加便捷、多种形式的物流运输通道。除了公路外,还可因地制宜发展铁路、水路、空运等多种模式,既可以满足日常的物流运输需要,同时又能壮大物流产业规模,刺激物流经济的竞争发展。除此之外,还应从技术层面、人才层面,全面提升物流行业服务水平,进而依托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1.共同优化物流系统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物流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是“物尽其流”,即在不同区域之间构建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为区域物流创造有利环境。为此,区域之间要共同优化物流系统,通过优势互补让商品与生产要素能够得到自由流通,从而更好地发挥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的物流体系至少要包括三方面,除了最常规的地理物流外,还应包括服务物流、信息物流。围绕这三个方面,区域之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通过优化基础设施,为地理物流的互联互通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区域边缘的偏远地区,由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经常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区域之间展开合作时,应当将完善区域相接地带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通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物流企业形象,从而与物流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打造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第三,通过搭建物流信息平台,让物流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等实现实时采集、充分共享,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优势,为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共同建设经济走廊

区域之间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贸易的往来,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跨区域合作引导机制。为此,在做好区域发展规划有序衔接的前提下,还要关注区域之间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物流为基础,以产业链整合为核心,寻找并确立合作共建项目。例如:A地旅游业发达,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可吸引上百万游客;B地重点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优质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外。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走廊,A地可以发挥宣传优势,在各大旅游景点张贴B地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海报,并在景区附近的购物商场售卖特色农产品,让游客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这样既可以增加农产品销路,带动B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又能利用游客进行二次宣传,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为了满足特色农产品销售供应,在区域之间还要加强物流产业建设,建立从农产品种植地到旅游景区销售点的直达物流路线。在方便两地经济贸易的同时,也间接地完善了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群众出行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仅促成了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而且也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

3.共同突破区域壁垒

不同地区在经济基础、物流建设、区位优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导致区域之间存在壁垒,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无法做到和合共赢。要想实现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键在于打破区域壁垒,树立一种全面开放的视野,才能在密切交流中实现和合共赢。不同区域之间展开合作时,既要客观评估对方的经济发展形势、特色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要立足自身,正确认识本地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存在的不足。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实现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持续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和开放领域,以区域之间的物流合作作为切入点,在积极构建“物流一体化”格局的基础上,尝试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以点带面地深化多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除此之外,像政策法规、文化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行政壁垒,也要在高层协商的基础上逐渐淡化、直至消除,为下一步区域间的物流畅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鉴于物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增强扶持力度,实行多项措施为本地物流经济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发挥物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商、物流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加快智慧物流建设也成为新时期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

(1)制定智慧物流建设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

地方政府在引导智慧物流产业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主动打破传统物流与经济管理模式,高瞻远瞩制定智慧物流建设发展规划及其配套的产业政策,提供外部保障加速“大智移云物链”与物流产业的有机融合。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业态。利用先进科技为物流产业发展赋能,在推进物流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带动电商、机械制造等其他配套产业的共同发展。例如,浙江省印发的《浙江省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中,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1500亿元用于公共出行服务、智慧物流服务、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智慧物流建设将会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有序推进。因此,地方政府应从政策、资金、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夯实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在显著提高本地物流产业竞争力、实现物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多措并举实现物流运输降本增效

低成本、高效率是物流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目前来看,通过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实行精细化管理,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基础较为扎实的城市,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相比来说,那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费水平较低的乡镇、农村,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这也使得很多物流企业不愿意在偏远乡村布设网点。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村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乡村物流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尝试多种措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一是地方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那些主动下沉市场、积极在乡村设站布点的物流企业,给予减免税费的优惠待遇,从而吸引和激励更多物流企业愿意开辟乡村市场。二是依托技术优势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推广使用智能物流机器人,用智能机器代替人工实现货物的封包、分拣、运输,从而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在显著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发挥技术优势促使物流经济和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

2.培养优势物流企业,扶持物流园区发展

建立物流园区、培养优势物流企业,既能对本地物流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同时还能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发挥龙头示范效应,刺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集中资源打造物流园区,将其作为推动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以城市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做好地区物流产业园的建设规划,通过加强用地管理、做好产业布局,实现园区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其他分布在园区范围之外的物流企业,可通过合并重组、整体搬迁等方面进行整合。通过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推动物流产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其次,在建成物流园区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孵化一批优势物流企业。在开展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挑选出几家实力较强、声誉良好的物流企业作为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基于政策上的优惠待遇,发挥物流龙头企业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示范物流企业应重点在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方面加大研发与推广投入。围绕物流园区和示范物流企业建设,实现从“以点带面”向“多点开花”的转变,在切实提升园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3.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决定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使物流站点延伸至偏远乡镇甚至是农村,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在壮大物流产业的同时,也能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调查情况来看,城市及其周边的郊区、乡镇等,基本上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但是在其他比较偏远的乡镇、农村,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物流成本偏高的情况。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四好农村路”等一系列基建工程,在基层地区打造更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切实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既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做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渠道的整体布局,保证区域间的交流联系能够做到无缝衔接,通过发挥交通整体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重点补齐短板,打通区域之间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在实现交通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综合化、立体化物流运输体系的基础上,保证人员、货物的集散高效、畅通,实现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培养高端物流人才,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在物流产业发展模式逐渐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的背景下,中高端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中高端物流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障碍。鉴于此,必须将拓展中高端物流人才规模作为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建议从人才培养、开发、引进三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构建“政-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挥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在物流人才批量化培养方面的作用。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紧跟物流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联合培养的基础上向社会输送一大批复合型中高端物流人才。物流企业还应面向在职职工,帮助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持续提升,始终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在物流人才开发方面,要求整个物流行业要制定人才战略,通过适当提高物流人员的薪资水平,或者完善职工保险等福利制度等措施,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到物流行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从而壮大物流人才队伍。在物流人才引进方面,地方政府和物流企业合作共建人才资源库,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除了从高校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物流人才外,也可以从江、浙、沪等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引进高端管理型人才;同时构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多种培训机会,让物流人才的专业素养得到持续提升。有了强大的人才保障,才能推动物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5.加强区域合作建设,实现物流企业兼容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满足内外两个要素:其一是整合区域内部资源,将原本零散分布的资源加以汇总、重新分配,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其二是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赢。目前来看,像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体系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实现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增加了区域间物流互通的难度。以物流企业联合作为打通区域间物流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切入点,才能为物流经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从实践来看,构建区域物流联盟是一种有效策略,区域之间的多家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应当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促成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物流服务、管理和运营标准。在今后的物流产业发展中,共同遵循统一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在实现物流管理水平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让物流企业和区域经济都能得到长足发展。

6.完善区域物流网络,提高配送线路合理性

互联网时代物流经济的发展,要更加重视物流网络建设,并且要在覆盖广度和融合深度两方面做到齐抓共管,构建“互联网+物流”的融合式产业发展模式。在覆盖广度方面,可以加快布局和积极构建基于第三方的区域物流产业项目,使电子商务融入到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其目的是借助于第三方电子平台让物流产业能够实现从城区向乡镇、农村的辐射和覆盖。例如,近年来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地区的物流运输需求也有了快速增长。以电商平台作为中间媒介,实现物流覆盖网络在农村地区的全面覆盖,既可以满足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这对于实现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也是大有裨益的。在融合深度方面,物流产业应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势,在物流配送路线规划、物流站点设置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并且通过推广绿色物流、智慧物流,不仅要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在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增加群众就业机会、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最终依托构建起的完善的物流网络,在促进物流经济取得显著效益的基础上,助力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四、结语

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的协调发展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完整的经济发展体系,在打破区域壁垒、构建顺畅交通的基础上,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完美结合,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当然,由于不同地域之间在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区位优势、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寻找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发挥政府统领作用,以政策为引导,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物流建设规划,从宏观层面上提供指导与支持;其次,要求物流行业的相关机构、企业,能够以身作则,树立合作意识,积极推动物流企业跨地域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最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智慧物流,进一步夯实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石。

猜你喜欢
物流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