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 刘之萌
两千多年前,西周孝王时期,制造我的工匠敲碎陶范,将我身体的各个部分拼接起来,又对我进行了精加工,我就这样来到了人世间。
因为我是被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锻造的,所以我也以“克”为名,被称为“大克鼎”。后来,我经历战火的焚烧、捶打,以及被人抢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深埋于地下。本来,我以为我再也无法重见天日,可是两千多年后,我在陕西扶风被人挖出,后被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潘祖荫所得。
再后来,潘祖荫去世,潘祖荫的弟弟将我秘密运回了老家苏州收藏,并定下“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规矩。潘家后人始终没有忘记祖上教诲,坚决不肯把我变卖,克服各种困难保全我。时逢日军侵华,主人将我装入木箱,深埋在后院的地下,就这样过了七年,木箱烂掉,地上塌了一个大洞,我露出了地面。看着这满是弹孔的院墙和被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后财产损失殆尽、凌乱荒凉的小院,我想:日本侵略者何时能滚出中国,还我大好河山,让我能重见天日!正在我琢磨的时候,主人把我藏到厢房中,在我身上堆满杂物以掩人耳目,并将整间屋子钉死,不让人住也不许任何人进来……
我在污浊的空气和飞扬的尘土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有一天,主人兴奋地撬开钉子,走进厢房,呼喊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终于有个更安稳的家了!”说完,主人就出去了。再回来时,主人领着一群人走进屋。他们惊讶地看着我,抚摩着我,并用放大镜仔细看我身上的纹饰和铭文。突然,一个人惊呼起来:“这就是西周的大克鼎!290个字的铭文!真品!国宝中的国宝!”
厢房立刻沸腾起来,他们一起把我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木箱里运走。几天后,我被安放在一个宽敞明亮的玻璃柜里。我看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表彰主人的捐献之举,为她授予奖状。我欣喜若狂,我终于有一个安稳的新家了,从此不再颠沛流离、提心吊胆,不再东躲西藏、度日如年,我终于可以向世人展示我作为国之礼器的骄傲风采!
现在,我已经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的新家也经历了几次升级,不仅恒温恒湿,且避光防盗。前一段时间馆里还为我拍摄了三维全息影像,采集数字化信息,建立超高清的三维模型,让许多正常视角无法看到的或容易忽略的细节,都能被一一呈现。我的原主人潘女士之前还经常来看看我,直到前不久她离世……悲伤之余,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宝兄弟回归祖国,马首、猪首、鼠首,各种瓷器、古画……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也迎来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些在乱世中幸存的文物和那些海外回流的国宝兄弟们,共同见证了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我能够存在,既要感谢创造我的具有高超技艺的能工巧匠,又要感谢不被利益诱惑与强盗威胁,坚决守护我的潘家人的坚强隐忍,更要感谢新中国,让我有了一个安稳舒适、繁荣富强的家!
这就是我——西周大克鼎——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古董的中国故事。我作为曾经礼制天下的象征,我骄傲。我来自礼仪之邦中国,我身上铭刻的290字金文,不仅让久远的历史更加清晰,还会照见更加遥远的未来!我和我的故事,会再讲述千年,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让华夏文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中赓续,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淬炼中升华鼎新,泽被后世!
点评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新颖精妙的写作角度和思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寄情,将主人公“我”化身为“西周大克鼎”来深情讲述“我”作为国宝在战乱中被主人守护,后又被捐赠给国家的故事。第一人称叙述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很好地将读者带入到情境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国宝的风采,体会到中华文明保护与传承的不易,更增强了自身作为中国人守护中华文明的责任感。
(姜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