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2022-12-16 15:00:4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
新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初高中知识点学科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 陈 刚

实践教学活动中会发现初中与高中历史在课程编排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二者却有着触类旁通的特点。教师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科学应用多样性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出初中、高中历史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扎实掌握历史学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提升历史实践学习技能水平。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科学开展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历史思想拓展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要点与重点,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上进行创新。帮助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良好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情怀,在历史知识衔接应用中提高核心能力,避免出现知识断层问题,使学生的综合学习技能实现强化、提升的目标。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历史探索兴趣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同时又可以充分反映出古代人类生活本相,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探索学习兴趣,教师要借助初高中历史知识有效衔接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探索学习性区域动力,为学生多元化、高效性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提升课程学习技能与水平,彰显新课改育人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价值,帮助学生深度、系统地开展课程探索活动,深入开展课程学习与创新工作。另外,教师要结合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技巧与方法,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解题联系起来,形成历史学科思想意识,积极提高问题思考能力,科学展现历史学科知识内涵,培养探索学习兴趣,凸显高中历史知识教学衔接的重要作用。

2.有利于锻炼历史综合能力

历史教学要围绕发展目标,科学构建多样性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培养学习热情,落实以“兴趣”为主体的课程学习活动,将历史学科知识点进行合理串联、并联引用,对历史学科知识点进行探索挖掘活动,使学生在课程探究思想意识等培养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建构历史学科学习思维,结合教材内容展开系统性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对课程内容探索挖掘成效,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得到优化性训练。全面提升课程实践技能与水平。另外,教师科学利用历史知识特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借助古人的智慧力量,开展深度性学习活动,从而全面提升课程实践技能与水平,让学生在初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串联性学习模式下,对历史学科知识展开深入探索挖掘活动,增强学生整体学习技能与水平。

3.有利于创新历史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技术,系统性展开历史知识衔接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多样性知识衔接应用训练中,熟悉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提升综合能力,积极建构新思想新理念。促使学生配合教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训练,扎实开展知识创新性学习,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视野逐步发散,在知识学习中培养学习热情,为全面创新历史学科教学过程拓宽路径。同时,在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下,帮助学生锻炼知识解读技能,强化历史分析能力。教师要借助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学习创新过程,系统开展知识创新性学习活动,增强初高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全面提升历史教学创新性育人成效。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原则

1.遵循实践性原则

要想提升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衔接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初高中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点进行思维拓展,有效增强课程学习技能与水平,从而强化课堂训练核心素养,为学生高质量、高效率进行知识要点与重点掌握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根据实践性教学内容,优化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点的过程,践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体验感,从而提高对初高中历史学科知识衔接应用的能力,凸显新时期背景下初高中历史实践性育人的作用与价值。教师要在多学科并举的学习模式下,对历史知识进行衔接性学习,让学生在多视角学习环境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以初中历史为跳板,向着高中历史知识挑战进发,从而提升课程实践学习核心竞争力。

2.遵循创新性原则

历史实践教学要在创新性原则下进行,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积极开展对知识点的深入挖掘与推敲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历史知识衔接能力,结合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科学开展创新性引导活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课程学习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丰富、趣味的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要点与重点,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降低历史知识衔接性学习难度,锻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技能,彰显创新教育教学原则性作用,突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全面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3.遵循互动性原则

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合理创设互动性知识衔接教育方案,给予学生积极的学习引导和实践帮助,让学生由浅入深、有简到繁,科学开展互动性学习活动,在有效交流沟通过程中,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提升课程学习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历史课堂构建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教学衔接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初高中历史知识过渡过程中,明确历史学科创设的价值,科学开展课程内容探究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技能与水平,彰显历史学科知识内涵性作用,让学生在互动性学习模式下,增强对知识要点与重点的掌握技能,全面提升课程实践核心竞争力。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

1.培养思维意识,融合时空观念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活动,在创新性教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根据初高中学生思想认知特点,合理开展过渡性教学引导活动。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技能、多样性学习思想得到有效培养。科学建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锻炼学生应用历史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家情怀,增强学生对初高中历史衔接技能的掌握,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竞争力。在时空观念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特定的时间、空间,有效开展教学观察、分析、指导等活动,让学生全面开展课程学习技能与水平,通过对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挖掘过程,帮助学生在时空观念的启发下,强化对历史事件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有效借助多样性教学手段还原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历史学习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要结合两个事件的时间、经过、事件等内容,作为导入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内容中,明确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锻炼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培养课程学习思想,使学生的知识点衔接技能炉火纯青,为学生逐步深化思维意识拓宽教学路径、做好铺垫。教师要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结合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帮助学生进行初高中历史知识学习连接活动,让学生在教材与生活中充分发掘二者的接驳点,帮助学生充分践行以史为鉴思想,科学开展知识要点与重点掌握活动,增强对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两个知识点的学习成效,为学生全面树立良好的思维认知、提升课堂实践学习能力搭建有利平台,在新形势、新理念背景下,分析历史学科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提高学生总结分析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2.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兴趣爱好

历史学科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等发展历程的记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创新性教学形式,进行历史知识挖掘性学习活动,体会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爱好,让学生根据知识点的探究学习过程,有效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索,以乐趣为目的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落实将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育人思想,提高初高中历史衔接整体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在重要知识节点处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处理,指导学生运用丰富多样的学习思想,展开知识点的探究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自主创新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学习形式,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技能,强化探究学习动力,不断提升课程学习体验技能,全面提升知识点的应用成效。

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活动中,教师借助历史史料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补充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点探索总结应用活动中,提高历史知识综合学习能力,掌握初高中历史衔接学习的技巧。比如,在学习鉴真东渡的知识点时,通过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衔接过程,科学分析鉴真第一次东渡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历史史料记载的内容分析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的东渡历程,了解在东渡过程中遭遇的坎坷与失败,让学生在细节知识点中进行深入探索学习,学习鉴真坚韧不拔的品格,永不言弃的精神,终于在第六次东渡取得了成功,将博大的佛法文化和唐朝的文明传入到日本,并受到日本朝廷钦佩和喜爱,加速日本佛学、医学、建筑、雕塑文化发展进程,为两国人民进行深入性、系统性交流,提供了助力。

3.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思维衔接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要点与重点的掌握技能,有效提高课堂探索兴趣与动力,让学生在历史知识探究过程中,培养深入挖掘教材,科学开展课外拓展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对知识要点与重点的掌握与应用技能,进而提升课程学习核心素养。初高中衔接育人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注重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力度,增强学生课程体验技能与水平。另一方面,提升课堂学习原动力,帮助学生在历史课程内容探索中,建构良好的想象和创造思想,在历史史实内容学习中,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学习体验活动,增强历史学科知识学习核心素养。同时,在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挖掘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主观思维意识,让学生在知识衔接环节中,运用多样性学习模式,培养衔接思想,进而提高课堂实践学习综合水平。

例如,在指导学生探索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一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书法、绘画、戏曲等内容的总结活动,帮助学生拓展对知识点的系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结合丰富的教学素材,进行笔墨丹青、诗歌文学、梨园戏曲等内容的实践探索活动,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历史文人墨客、书画大家、曲艺名角的了解,促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模式下增强课程实践水平,为学生多样性、科学性开展知识点掌握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教师要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创设实践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结合真实的学习体验过程,加强对衔接方法、衔接技能的锻炼,有效提高课程实践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要从根本情况出发,运用多样性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知识过渡性探索过程中,建立看透事物表象,抓住事物规律,科学开展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锻炼活动。促使学生在初高中历史衔接阶段,掌握历史知识衔接应用的方式方法,在进行主观学习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分析能力、自主解题能力。另外,教师要结合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学习思想,积极开展趣味性、实践性课程教学工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提供助力,共同为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献计献策,彰显新时代历史学科教学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初高中知识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30:20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超学科”来啦
也谈初高中衔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