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

2022-12-16 14:23曹霞杨颖
现代英语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曹霞 杨颖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高校逐渐把“课程思政”作为教育的指导方针。近年来,各高校积极贯彻全国的各大会议譬如高校政治思想会议、师生座谈会、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等会议精神,并加以实践,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统一显性思政和隐形思政的地位,发掘不同类别课程和教学方法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方面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高校应确立德才兼备的教育目标,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努力构建教育大国,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青年。学生要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高校在“课程思政”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理清“课程思政”被时代赋予的特殊含义和影响力,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实际运用。在实际教授大学英语课程时,教师先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培养有品德人才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吸收国外的新兴事物,提高国内的文化自信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和真实含义

早在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围绕坚定学生理念信念,以热爱中国共产党、国家、社会主义、人民以及集体为中心确立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此同时,内容不能脱离政治思想、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法律意识、道德修养等主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教育,让学生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也着重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需要继续保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地实现教学目标[2]。

课程思政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它是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把多种形式构建而成的其他课程相结合,将学科知识转变成教育资源,通过相互配合协作,以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持之以恒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思想政治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内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便于他们跨越地域文化交流,同时还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水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效运用英语知识,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传输语言文化知识上,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学生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现阶段的学生在社会热点方面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全面地了解社会及国际政治时事,不单单只是学习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所以,英语教学也要脱离语言文化的桎梏,透过英语及英语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风貌及大千世界,满足个人的实际发展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更多强调的是介绍英语文化并掌握相关知识,针对本国的文化介绍不足,学习的力度不强,导致学生在传播文化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够,难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结合时事恰当地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利用英语讲解中国特色故事,传播独属中国的声音,让全世界的人了解中国人的智慧以及独树一帜的想法。另外,因为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及教学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报纸杂志、新闻媒体、文学小说等,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其他消极的思想观念所影响,从而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盲从推崇等状态。所以,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发掘教学资源中的思政因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热爱家庭和祖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价值意义

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健全,在形成确立的重要阶段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习中给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年改变其固有的思想观念,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于心间,带领他们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英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大量的课时任务和较长的学习周期[3]。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潜在的形式在青年学生的生活中加以融合,不仅可以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活力,还能使英语课程本质的内涵得以升华。发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价值意义,拓宽大学英语课程对知识水平、思想领悟、专业技能方面的影响力,在培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人才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上拥有难以预估的时代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使英语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本质内涵更加丰富。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只是为了增加青年学生对世界的了解,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要求,换句话说需要让青年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播高深、源远流长,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加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并进一步将它发扬光大。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一)引导青年用批判客观的态度看待中西方文化

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其可以体现对应的意识形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需要语言进行连结,就像一座桥梁或者一条纽带促进人们互相深入了解。因此,不管是用什么语言进行教学都和文化发展程度以及意识形态内容息息相关,甚至占据主导地位[4]。大学英语是语言文化的一种,承担着传播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内容的责任。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大学生难以完全了解西方社会的全貌,且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并未成熟,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容易摇摆不定,缺乏一定的事物判断力,极易接收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的融入势在必行。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需要秉承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贯彻落实培养优秀品德学生的方针,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应明确西方文化的优势,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吸取先进的文化知识,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凸显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文化和魅力。

(二)加强青年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学习力度

1.开展英语教学,结合时事热点内容

高等院校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期间,应自主地把当前的时事热点新闻融入课堂中,带领学生了解世界及国内新的事物。如,党的十九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就可以通过分享宣传英文版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灌输,解释分析报告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价值,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加入实际的文化传播中[5]。

2.确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内容

设置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需要以思想政治为中心,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在此期间,必须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思政内容的融入。例如,在讲解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让课堂充满人文氛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与此同时,在讲解大学英语内容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用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除此之外,还要创新原先的英语教学方法,最大化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课程内容设计。

(三)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力

一个国家及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自信力,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力才能让国家繁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自身文化自信力的培养并不相悖[6]。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青年学生全面研究西方文化,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思想觉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时刻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观看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从外国媒体的角度为学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的巨变以及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外语言体系建立历程,让学生从心底对整个国家产生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把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推荐给学生,把潜藏的中国文化和英语教学自然相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把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唤醒,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加强学习,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社会青年。“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英语教育在“课程思政”方面承担着难以取代的责任,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上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国情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和民族文化信心。学生被潜移默化地输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知识灵活运用于英语学习的特殊情景中,使学生的英语兴趣更加浓厚。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也能实时表达文化价值及思想观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忘初心的同时汲取外来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传递中国价值并彰显中国实力。现阶段的青年学生要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和中国特色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推崇时代精神,从国家自身的发展情况出发,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总之,在学习中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创新成果,进而由内而外地进行文化传播,这一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各院校坚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指导思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持续探究,加以实践。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期间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自信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新时代背景下对每个高校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充分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按照大学英语实际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带领现代青年学生运用批判、客观的眼光对待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文化差异,正确辨别西方文化的优点和缺点,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其优势。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青年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方面的培养,在掌握西方背景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传递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文化价值的独一无二,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的故事。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