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旭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林纾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当时的背景下,他的翻译作品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林纾不懂外文,他只能依靠口译者的口述来进行翻译创作。林纾在晚年20 多年的时间里,翻译了180 多篇外文小说,从而确立了他“译界泰斗”的地位。[4]林纾在年幼时便博览古籍,系统地钻研了汉宋两代的儒家经典和唐宋小说,为他之后的翻译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林纾于1879年丧偶,情绪变得忧虑,王寿昌便请林纾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由于林纾不懂外文,因此由王寿昌进行口述,林纾笔录。这便是林纾走上翻译之路的开端。林纾与严培南、严璩于1902年完成了《伊索寓言》的翻译。1903年,《伊索寓言》的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录寓言299 则,成为当时最全面的《伊索寓言》汉译本,并受到了当时读者的欢迎。文章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林纾的《伊索寓言》译本为例,深刻剖析林纾在《伊索寓言》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由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提出了,他认为,翻译活动是有目的性的跨文化、跨语言活动。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结合原文的语境,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该理论将翻译目的作为翻译的重心,并且把译者置为中心,突出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核心地位。目的论强调三条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目的原则认为,译文由其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让译文读者所理解,并且应将译文读者的背景、文化和需求考虑在内,能够被读者接受。忠实原则强调译者应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感情色彩与内容,不得随意歪曲,删减,增补。林纾译作中常常出现大量的漏译、增译和删减的部分,但他的这种处理方式却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伊索寓言》所描绘的是动物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故事,在林纾的译本中,他将动物界的丛林法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其目的在于以寓言形式激励国人奋发图强,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因此,林纾的《伊索寓言》译本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并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流行。
《伊索寓言》相传为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1608年,传教士利玛窦最先将伊索寓言传入中国;林纾和严培南、严璩的《伊索寓言》译本的出版,使得《伊索寓言》首次以外国文学名著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林纾的《伊索寓言》在当时是最为全面的一个《伊索寓言》汉译本,并且林纾的译本基本保留了原文的原貌,完全不同于他翻译其他译本时所进行的“大修改”。对此,林纾《伊索寓言》译本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林纾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他在《伊索寓言》译本中的《序》中做出了如下评价,“伊索为书,不能盈寸,其中悉寓言,夫寓言之妙,莫吴蒙庄若也,特其书精深,于蒙学实未有裨,尝谓天下不易之理,即人心之公律。”认为《伊索寓言》蕴含哲理,具有启蒙性。他还提到,“余非黜华伸欧,盖欲求寓言之专作,能使童蒙闻而笑乐,渐悟乎人心之变幻,物理之岐出。”[3]从而表明自己翻译该书的目的并不是摈弃了中华文化,而是想借寓言博得童叟一笑,并领悟世间的哲理。
林纾《伊索寓言》译本每则寓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故事情节及其蕴含的哲理,第二部分为林纾对每则寓言所做出的评论或抒发的感慨,以“畏庐曰”的形式出现。因林纾字琴南,号畏庐,所以“畏庐曰”指的就是林纾所说的话。古希腊《伊索寓言》每则故事多以动物为主角,在故事末引申出其哲学含义,而林纾的译本则呈现出较为浓厚的教化色彩。例如,在《牧童与狼》这则中,林纾在结尾发出了“谎之为祸如是哉”的感叹,点明了本则寓言的寓意,即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强化了作品的教育意识。
纵观林纾的翻译,可以发现他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频繁出现了改译、增译、意译甚至是误译。其中部分原因是,他完全不懂外文,他对外文的理解全靠口译者的口述,因此口译者出现的错误他也无法察觉,只得靠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笔录。尽管如此,林纾高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特的古文笔法为其翻译作品增色不少,也为当时的国民了解和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伊索寓言》译本中,林纾主要采用了大量的增译、减译等方法来对每则寓言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读者从中得到即时启发,并借寓言中的故事情节来激发读者的家国情怀。
1.“畏庐曰”的增译
在林纾《伊索寓言》299 则寓言中,其中有190则都含有“畏庐曰”,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寓言的“畏庐曰”部分比译文的部分还长,这些内容并非原文所有,而是林纾以原文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标准所提出的观点。例如,第六十二则《狐狸和荆棘》,狐狸爬越篱笆时,差一点跌到,它抓住一根荆棘,脚却被荆棘刺破了,于是狐狸抱怨荆棘比篱笆还坏。荆棘告诉狐狸,自己平时是依靠别人的那一方,而狐狸却来依靠它,实在是太愚蠢了。林纾在畏庐曰提道:“小人之不可近,小人亦自知之,故人受欺于小人,而小人都无悔过之事者,正以自处于不乐之地,日售其害人之方,得人之而甘之,方自侈其作用也,是又安能动之以天良,争之以公理。”揭露了小人的行径,认为小人是不能向其需求依靠的,就更不用说和他们讲道理了。
2.虚词的增译
林纾为了迎合文言文多用虚词的结构,在翻译《伊索寓言》中多以“也”“之”“焉”“矣”等虚词结尾。[2]例如,第一则《狮子与老鼠》中的结尾处:
例1
原文:You ridiculed the idea of my ever being able to help you, not expecting to receive from me any repayment of your favor; but now you know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even a Mouse to confer benefits on a Lion.
林纾译文:吾向几膏公牙,公以为为纵我者,纵鼠耳,今知狮亦有获报于一鼠者耶,从此后请勿鼠我矣。
本则寓言讲的是,一只老鼠从狮子面前经过,吵醒了狮子,狮子便扬言要杀了老鼠。老鼠向狮子求情,说以后能帮助狮子,狮子便笑着放了老鼠。后来狮子被猎人抓住,老鼠咬断了绳子救出了狮子,于是对狮子说道:“你当时嘲笑我想帮你的忙,而且也不指望我有什么机会报答。但你现在知道了,就算是小老鼠,也能向狮子效劳。”林纾译本中“此后请勿鼠我矣”与原文中的“it is possible for even a Mouse to confer benefits on a Lion.”相对应,林纾增译的“矣”,增强了寓言的启示性,渲染了译文的教化氛围,强调了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即:强者有时也需要弱者的帮忙。
又如,第三十一则《狼和狮子》的故事结尾处:
例2
原文:To which the Lion jeeringly replied, “it was righteously yours, eh? The gift of a friend?”
林纾译文:狮调之曰:“羔固君家物然吾姑以为朋友之馈也。”
狼从羊群里偷走了羊羔,狮子又抢了狼的羊羔,狼抱怨狮子太不正当了,狮子便反问,狼从羊群那偷了羊羔也算正当吗? 在林纾的译文中,他用一个“也”字传达出了狮子夺走狼口中的羔羊理所当然的态度,体现了狮子和狼本一丘之貉的本性。
林纾自幼就爱好古文,常常钻研古书,其翻译作品也因而带有古文的风格。他的翻译作品注重文章章法结构,强调文章既要思想充实完备,又要形式技巧精炼美妙,语言方面追求雅洁严谨。为了达到简洁精炼,林纾在《伊索寓言》译本中常根据自身喜好对描写主人公状态、文中细节和作者评论性的话语采取了减译策略。
例3
原文:So he made a snap at the shadow in the water, but as he opened his mouth the piece of meat fell out, dropped into the water and was never seen more.
林纾译文:狞视水中之影,将夺之,遂并失其肉。
本段译文取自林纾译本的第五则《狗和影子》,本则寓言主要讲述的是一只狗叼着肉上桥,发现水里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叼着更大的肉,于是它扔掉自己口里的肉,想去取水中的狗嘴里的肉,结果最后才发现它要抢的肉只是个影子而已。通过原文和林纾译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原文中“dropped into the water and was never seen more”,直译为“肉掉进水中,便消失不见了,”而林纾将其处理为“遂并失其肉”,省略了对肉掉进水中的细节描写,反映了林纾在其译文中所遵循的简洁精炼原则。
例4:
原文:There is a bear the much vaunted, saying that he loves mankind, because he do not eat the dead.A fox told him: “I hope you put the dead torn to pieces, and not against those people alive.”
林纾译文:人熊自表于兽中曰:“吾仁兽也,匪特无甘人之心,即陈死人,吾亦莫敢遽即焉。”狐笑而复熊曰:“愿公甯甘死人。”
该段选自林纾译本的第八则《熊与狐狸》的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头熊大肆吹嘘,说它很爱人类,因为它从不吃死人。一只狐狸便告诉熊,宁愿它把死人撕得粉碎,也不愿它去危害那些活着的人,实际上暗示了那些生活中假装自己善良的恶人。原文中狐狸做出的回答,“I hope you put the dead torn to pieces, and not against those people alive”,林纾直接将其处理为了“愿公甯甘死人”,只译出了原文的前半部分,对后面的内容“and not against those people alive”则进行了减译。在狐狸说的这句话当中,熊去把死人撕得粉碎,就意味着它没有更多精力去伤害活人,因此林纾选择只翻译了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读者也能推敲得知。
例5:
原文:The Draught-Mule replied, “I do not heed your threats; I only care for him who sits above you,and who quickens my pace with his whip, or holds me back with the reins.Away, therefore, with your insolence, for I know well when to go fast, and when to go slow.”
林纾译文:驴曰:吾安能听尔,盖吾所禀承者,车中人尔,彼辔吾而策吾,缓急我自凛之,而言胡为者。
本段译文出自第五十一则《苍蝇和拉车的驴子》,主要讲述的是苍蝇看到拉车的驴子走得很慢,便叫驴子跑快一点,暗示了那些自已为事,去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的人。本则寓言主要以苍蝇和驴的对话的形式出现,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原文中驴所说的话可直译为,“我不怕你的恐吓,我只注意坐在你上面的那个人,他会用鞭子使我加快步伐,用拉我的头调整方向。你走开吧,别再啰嗦了,我非常清楚何时该快,何时该慢。”通过对比原文和林纾译文可发现,在林纾的译本中未将“Away, therefore, with your insolence”中的“Away”译出,而是直接译为“而言胡为者”。原文中的“Away”渲染了驴想将苍蝇赶走的愤怒感,林纾在译文中对“Away”的减译,大大削减了原文带有的感情色彩,使其译文语气也更为平淡。
《伊索寓言》以一则则简短的小故事深刻总结了人们许多生活经验和道德教训,具有启蒙性和教化性。林纾的《伊索寓言》译本不仅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翻译的译本,也是当时最为全面的《伊索寓言汉》译本。虽然林纾的译本确实漏译,改写严重,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林纾译本对当时的国民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增译的“畏庐曰”部分更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激励国人奋发图强。因此,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让国人开始领略到他国文化,也引发了当时的“翻译潮”,让更多学者投身于翻译事业,展现出了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