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英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2)
“语篇指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条件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1]语篇的外在形式是一个单位语言整体,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词、短语、句子、句群构成,也可以借助不同的体裁形式,如小说、戏剧、散文等呈现。语篇作为语义与结构相结合的文本,不仅在语法上具有衔接性、连贯性、逻辑性和整体性,而且在意义上具有意图性、交际性、功能性和完整性。语篇翻译是将语篇作为翻译操作单位,将翻译行为视为一种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动态跨文化交际过程。衔接与连贯对翻译过程中的原文理解和译文构建起到重要导向作用。翻译时,译者要识别原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和连贯性,同时还需要在译文语篇中,合理运用衔接手段,重构原文的连贯性。语篇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识别衔接手段、运用衔接手段实现连贯重构的过程。因此,对衔接和连贯的属性进行界定,梳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两者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和处理方式,是有效进行语篇翻译的前提。
衔接与连贯是两个不同概念,却在语篇理解和构建时呈现出密不可分的网络关系。黄国文(1988)将两者描述为“衔接——有形网络,利用语法、词汇和篇章手段,将语篇各组成部分间的显性关系,有效表达出来;连贯——无形网络,读者、听者借助阐释,将语篇各组成部分间的潜势意义,或者隐性关系等进行明确”。[2]译者对这个网络系统的认识越清晰,越能有效传达相应的信息和内容。
衔接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英国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 首次提出。他认为衔接是“存在于语篇之中并使其成为语篇的意义间的联系”。[3]借此同样反映出衔接的三个属性。
1.衔接是语义关系的呈现
换言之,衔接就是在语义关系作用下,对构成语篇各个成分进行外在联结呈现,或者是解释。当语篇中某一成分的内在含义,需借助另一成分来做解释说明时,两个成分之间便形成了语义间的解释关系。当语篇中的解释关系紧密相连时,便逐步形成一种语义解释关系网,即语篇的衔接性。这种关系属性外在表现为语篇的某种语言特征,形成语篇的有形脉络。
2.衔接是成篇的必要条件
语篇的接受者需要依赖衔接组建和辨析语篇的逻辑脉络、信息内容以及在这两者承载下对语篇的结构整体性和意义完整性进行追溯和反复,完成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这个必要条件不仅存在于语篇接受者的意识和认知层面,同时也是语篇接受者以自己的心理世界统摄外部世界和语篇世界的一种意图潜势,可以具体称为语篇的衔接意识。
3.衔接是成篇标记手段
衔接关系依赖某些形式在语篇中得以实现和确定。Halliday 将衔接手段具体分成以下五种: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前四种为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种则为词汇衔接手段。其中,语法衔接为语篇最典型特征之一。[3]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衔接关系与语言的语法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语法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可能会导致语篇在明晰度或信息量上有所差异。”[4]例如,衔接在英汉语篇转换中就体现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法系统参数的调整或转换。“语法、词汇和叙事”被视为另一种衔接手段分类[2],其中后两种不属于功能语法概念或范畴,因此并不涉及语法系统中的语言参数调整,因为“词汇”与“叙事”是可以直观呈现在译语语篇之中。
连贯的研究发展在20 世纪80年代进入高峰期,90年代呈现拓展和纵深趋势,其领域的西方学者有 Van Dijk, Widowson, Halliday & Hasan,Beaugrande & Dressler 等。笔者在不同学者关于连贯的研究论述中,分析归纳其共识点,从三个角度对连贯属性进行界定。
1.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连贯具有多层次的外在表现形式
Halliday 和Hasan 均认为,“语篇连贯性主要包括两点:情景连贯,即语域一致;语篇自身连贯,即全文衔接紧密”。[3]语域的一致性,实际指的是“语篇构成成分,也就是语句、语段等,均属同一情境。或者说按同一话题范围、表述方式等进行谋篇布局,语义前后衔接一致,实现语篇交际功能的有效行使”。构成语篇的句子或语段都属于同一情景语境,即语篇是按同一个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展开的。除此之外,语篇在语义上必须是前后衔接的,这样才能行使语篇的交际功能。[3]语篇连贯具体还可分为“句法、语义、语体以及语用”等几种层次[5]。连贯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体现出语篇连贯因素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例如,语法手段、词汇衔接、语用功能、语体风格等语篇特征,在遵循一定的语篇规范规律下有效聚合,从而使语篇语义有机结合,实现语篇的连贯性。
2.关联理论认为连贯具有心理关联属性
心理关联属性主要涉及语篇接受者的心理认可范围和程度。Sperber & Wilson(2001)把连贯看作是一种关联的结果。[6]Thompson(1996)认为“连贯是作者、读者头脑中的语篇印象,实际是一种心理现象,很难像衔接一样,可以进行识别或者量化。”Baker(1992)也认为“连贯并非语篇特征,而是读者对语篇内容做出的主观判断”。因此,“对连贯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文本自身,而是上升到读者的心理层面”。[7]读者依据自身的百科知识,对文本现有信息进行心理关联上的重组和排列,进而完成语篇解读的主观构想和心理接受。
3.认知语言学认为连贯具有动态属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连贯是语篇接收者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对存贮于大脑记忆中的“图式”[8]的推理,是一种认知的逻辑推理过程和结果,具有动态属性。对语篇进行理解,实际是接受者依据语境信息、相关语用知识,有效激活头脑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框架,也就是所谓的图式,再利用推理,重构语篇连贯的过程。由此可知,连贯性的形成,实际是在语篇实体基础上,将语篇信息作为线索,有效激活背景知识,再依靠认知推理,分析并理解语篇的过程,即动态推理过程。
基于上述对衔接与连贯的属性界定探讨,结合前人对衔接和连贯的研究成果,笔者从两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类论说。其中对第二个方面又从两个角度进行分述。
1.连贯的语篇必须是衔接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大多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Halliday & Hasan 认为衔接是连贯的必要条件,即“衔接是建筑连贯大厦的基石”。[8]Ehrlich(1980)用“显性连贯性(explicit coherence)和隐性连贯性(implicit coherence)”来阐释衔接对连贯作用程度的大与小,或作用效果的明与显。“衔接、一致性、相关”是“显性连贯性”的三个必要条件。“衔接”居首,体现出其对语篇连贯的决定性,在此基础上,后两者是确保连贯有效实现的根本条件。如果没有语篇句子在语义上的一致性,又或如果没有语篇句子在语篇主题和语境上的相关性,前者也最终无法实现语篇的连贯效果。但是,在语篇外在表现缺乏一定连贯性的情况下,接收者同样可借助语用推理等手段,整体把握语篇意义,这说明语篇同时具有内在连贯性或“隐性连贯性”。
2.连贯的语篇不一定是衔接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大多采用两种研究角度来解释这种观点。第一种角度基于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Tsui(1991)认为,“会话语篇中,无论衔接关系存在与否,只要某一语段可以实现对前面语段言外意图的呈现,或者与该语段语用预设相关等,就可认为这两个语段间存在连贯关系”。而Brown 与Yule(1983)也提出“解释语篇过程中,受话者、读者力图将描写的一系列事件,形容成一幅连贯的画面,将事件有效连接成一体,并非只关注是否存在语言连接”的观点。第二种角度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认知理论。语篇的连贯性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有关,而不是语篇或社会语境的特点。两位学者还同时指出,“语篇的连贯性,实际为听话者或是读者,在语意理解过程中,强加给语篇的结果”。也就是说,语篇接收者将语篇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纳入自己的心理世界,通过心智活动或认知推理进而构建或接受语篇是连贯的事实或结果。
综上考虑,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应视为辩证统一或一体两面的关系,应该可以辩证统一地存在于语篇之中。换言之,衔接是具体实现语篇连贯性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类手段;衔接的外在呈现结果,需依赖语篇内在连贯关系进行。在双语语篇转换过程中,一方面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衔接手段,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篇连贯;另一方面以语篇的连贯性为心理预设,通过衔接手段有意识地制约语篇关联的程度与范围,从而减少自己在理解认知过程中的付出。
衔接和连贯不仅是语篇意义的载体和构成成分,也是其交际意图得以顺利进行的参数。语篇翻译对语篇转换所采用的一切变通手段和方式,都需要满足语篇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也受其制约。因此,它们是语篇翻译中译者进行文本转换的重要依据,也是翻译批评者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重要参数。
“在语篇分析或篇章语言学中可用于翻译的最有用的成分就是衔接”(Peter Newmark,2001)。作为翻译对象的语篇,无论文体和文风如何,译者对语篇的处理必须经历理解、阐释、传达和重构的各个语言环节。因此,在语篇翻译中,对语言衔接手段进行有效识别,能够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转换衔接方式,实现语义连贯,形成译文语篇的有效衔接,这是译者应该具有的一种语篇翻译意识。
在语篇翻译中,由于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方式迥异,译者对译语语篇中的衔接重构,既不应该受到原语语篇的羁绊而机械性地照搬,也不应该毫不考虑两者的相关性而破坏性地拆卸。“对衔接手段进行调整或者变通,不可随译者意愿随意进行,并非孤立语句,而是应该建立在对原文语篇的理解、逻辑层次判断以及译文语篇逻辑推进需要的基础上”。所以,译者应该尊重原文作者意图,明晰原文逻辑脉络,遵照译语行文与衔接特点,做出适度调整和变化,进行译文衔接构建,实现译文语篇连贯,进而使译文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取原文语篇信息。
语篇翻译主要目的在于将原文语篇语义内容、交际信息、文化内容、作品风格,以及文学意义、文学效果等语篇概念性内容,最大限度地呈现于译文,这就意味着译者不仅要充分分析并理解源语语篇连贯性,还应该在译文语篇中,进一步重构相同的连贯性。Neabert(1992)也曾这样表述“基于文本的翻译旨在在目标文本中建立在功能上等同于原文本功能的连贯”。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有效结合自身世界知识,也就是大脑中原有的图式知识,如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等知识,阅读并阐释原文,并在认知机制的驱使下,判断和假设具有不同图式知识框架和认知能力的译语读者,对译文连贯性的接受情况、理解情况,以此把握译文组成部分间的意义关联、功能关联,最终实现译文连贯性目标。与此同时,译者还需要了解两种语言在谋篇布局、语义分布和信息排列上的异同,也就是说译者必须完成的语篇连贯,既包括语篇外在呈现出的语义、语用连贯性,又包括语篇信息结构呈现出的连贯性。
在语篇翻译中,译者通过理解原文,构建对原文衔接手段和连贯性的识别,再通过生成译文,重构原文的衔接和连贯。这种活动贯穿翻译始终,也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
1.保留源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这与“异化”翻译策略有一定交集。保留即顺应原文风格,也包括了篇章结构和行文特点。译者需要把握“异化”的程度和范围,应将“异化”的衔接和连贯,置于整体语篇之内考虑。如果一味采取异化方法,虽保留了原文的衔接和连贯,原则上进行了结构和形式的转换,但译语读者可能由于推理难度大或偏差,导致对原文信息理解的缺失。
2.改变源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这与“同化”翻译策略也有一定重合。改变即顺应译文读者对译语语篇的预期和承受,符合译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译者采取这种策略同样需要把握适度的“归化”,如果置原文的衔接和连贯而不顾,一味追求完全的本土化,虽然译文符合译语语篇世界的行文规则,原则上满足了译文读者的心理和期待,但是译者也可能由于本族的文化优越感或错位,同样导致原文信息的缺失或误传,造成“胡乱译”或“误译”现象。
3.另辟蹊径
即便是译者已经对原文及译文的衔接和连贯有了很好的把握,但是由于文化空位、缺失或错位,有时也无法在译文读者的认知机制中产生原文读者的文化形象或意义,造成原文与译文的连贯脱节。这些文化现象问题无法通过衔接和连贯解决,译者就需要通过文化补偿手段,例如,替换、加注、说明、释义等来弥补或纠正,重新建立译文的连贯。
对衔接和连贯,部分语言学家和翻译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并提出不同观点和理论。这不仅反映了学科研究的开放性,也说明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笔者主要就衔接和连贯的属性界定,以及两者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以期引起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