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大学生群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和传播前沿阵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要让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摒弃简单的生态文明观,深化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性的正确认识。因此,新时代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课程建设和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形态中的历史定位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和研讨。有学者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这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价值取向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具体而言,生态中心主义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调和,人类对自然施加的任何影响都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尽管该实践活动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在生态中心主义看来,人从属于自然界,自然的利益高于人的利益,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故而该思潮主张实现经济的零增长并反对科学技术的使用。相对应地,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利益优先于生态利益,可以在消除生态问题基础上实现人类发展,其主要实现路径是鼓励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增长和研究生态保护策略。就生态中心主义而言,该价值观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它努力保护的只是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的利益。就人类中心主义而言,它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综上而言,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一方面体现为地域性的生态价值观,另一方面体现为阶级性的生态价值观,目的是实现单方面的西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迎合资本运作的动机。
所以,大学生需要从两个维度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一个维度是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联,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另一个维度是摆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把人民满意度作为判断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标准。大学生由于学科边界性强、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个人阅历不足等原因,极易把生态同生物、景观、自然界、动植物界等同起来,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保护身边的环境,这并不能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要义。我们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上看待、理解和研究生态文明,而仅仅将生态文明与生活环境相等同的理念是片面的。
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在哲学视域中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在现实生活领域也注重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它在关注人的生产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也不否定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出现,绝不是以终止人的生产活动、终止社会实践的发展、停止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相反,生态文明的出现正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物。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的生态生产力观念。过去,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方式表现为粗放式特点,该发展方式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二者的紧张对立状态,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由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调整,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力点。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种观点认为,在生产力的各个组成要素中,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生产力要素,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水平;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绿色化生产方式应贯穿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根据以上观点,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单纯地顺应自然,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即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发展方式,意味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新型平衡关系、哲学层面,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为消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现实层面,它主张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追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正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凝练。综上而言,生态生产力概念、“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诠释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而没有仅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尊重自然。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本体论[2]。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自然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生命共同体,忽视其中任意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系统性破坏;第二,人和自然形成了生命共同体的内在关联。在处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上,马克思反对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完全等同起来,他既重视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作用,又重视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此,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并存的互动关系。摒弃人控制自然观念、追求“天人合一”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要义。
从中西方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不同理解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诠释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终极价值诉求,相对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念而言,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种超越在于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完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解读,使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发展的人与自然紧张对立关系得以不断走向消解,同时也强有力地对资本主义制度掩盖下的人对自然的剥削向度进行了批判,进而证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须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生命共同体”价值观教育出发激发大学生积极关切人与自然的关系,鼓励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论,以此来构建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
高校须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环境民生论”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归宿。当然,这与西方“浅绿”思潮的环境正义是根本不同的,西方环境正义论是通过改变分配方式、依赖高科技生态治理、控制人口增长来解决生态危机,但这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真正意图在于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变迁,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的重要论断,体现了环境正义向度和价值取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正义向度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基本维度上。在国内,将生态环境作为供大众共同享有的公共产品,保障人们的环境生存权和基本民生福祉;逐步完善包含城市环境治理和乡村环境治理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缩小城乡环境治理差异;通过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奖惩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形成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各区域间的环境正义;通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从千年大计的高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良好生态环境享有权层面上的代际公平。在国际上,我国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贡献出生态治理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生命共同体作为我国参与和推动全球生态问题治理的重要理念,推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理念,实现全球环境正义。
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绿色消费观”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实践观教育。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消费异化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其较为关注社会消费领域中的积极变革,试图以此推动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最大化,为了使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被“消费”得出去,资本主义又把“现实的人”塑造为“消费的人”。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运作、文化熏陶、广告宣传等方式,让人逐渐成为追求“消费得越多越好”“占有得越多越好”的异化的人。“解放的动力也许不是来自异化劳动本身的感受,而是来自异化的、受操纵的消费的感受。”[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常把教育作为变革的依靠力量,试图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重新树立基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基础上的消费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在消费领域进行变革的努力,对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方面表现为“绿色消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5]绿色消费注重消费行为的“满足基本需求”向度,主张实行可持续性消费。在这一理念下,消费行为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又不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绿色消费方式不仅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还不会使社会消费行为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实现生态环境自我净化。同时,绿色消费理念的提出,也对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即通过需求端引导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绿色生产提升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双赢”。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生态实践观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可持续性消费理念,在倡导“够用就行”消费观念的同时,从优化消费结构出发减轻社会生产的资源消耗压力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并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渐趋完善。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立足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在浸润式教育中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需要同高校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等进行系统融合,这也是今后研究聚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