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2022-12-16 12:41:51庄冬林郜于章
信息记录材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资源

庄冬林,郜于章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山东 菏泽 274000)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阅读方面也会受到网络以及书面媒体的影响,进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为了赢得更多受众的认可,也应该推进信息化建设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因此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大数据背景的深入性解读,融入先进的技术措施,完善当前的网络体系,从而使信息化建设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1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人们在进行文化阅读时往往通过网络工具来进行信息的检索以及需求的满足,因此图书馆只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够真正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尤其是图书馆以传统的书籍为主的服务,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通过进行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图书馆,既能够满足资源的共享,也能够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完善,这样便利于资源的共享,尤其是便利于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1.2 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共享,满足群众的需求

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时代之下,信息资源更加网络化数字化,因此已经给人们的阅读习惯等带来了深刻影响,信息在转述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籍,还可以进行互联网的查询,因此图书馆如果仅仅进行传统的信息存储以及传播往往会影响到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的专业技术,能够形成新的图书馆文化发展理念,并且解决图书馆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能够搭建数字化的图书馆,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能和质量,也能够真正推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1.3 能够实现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另外也要加大相关的管理,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的方法、改变员工的态度等。通过挖掘潜力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贴近读者,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增强服务本领[1]。

2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不到位,人员不足

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综合投入,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也要聘请一些信息化的管理人员,但是当下图书馆由于资金受限,不仅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相关管理人员也缺乏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影响到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尤其是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各种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到了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也会停滞不前。

2.2 建设千篇一律,功能不能够有效开发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于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开发,否则就会造成各种设备不能够有效使用的现象,当下部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趋于形式,难以充分挖掘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优势。在进行信息化服务时,相对较为形式化,难以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满意,即使在进行时往往也是一种摆设,造成图书馆职能不到位,丧失更多受众的认可[2]。

2.3 相关观念没有更新,服务理念滞后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的理念,并且展开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由于缺乏一系列的活动,不能够充分挖掘信息化建设的应有优势,也没有进行信息化服务的有效传播,导致图书馆服务依然比较落后,群众的认可度不高,无论是在数据选择还是在进行购买时会选择网络,都影响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而且还会使得图书馆陷入不良的发展困境。

2.4 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但是当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匮乏,信息建设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发挥系统功能,而且服务态度也比较差。相关人员不能够有效配合,面对大众咨询的问题时不能够给予正确的解答[3]。

3 全面加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结合当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有效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3.1 要创新观念,完善信息化建设的配套设施

为了有效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软件硬件等相关条件。只有进行了软件和硬件的配套设施建设,才能够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时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或者是进行技术投入等办法,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创新理念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才能够确保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正常有序开展。

3.2 要坚持信息和文化建设相结合

图书馆开展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强内在建设,也要进行信息的宣传。尤其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从读者的角度整合相关的书籍资源,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服务本领。应该坚持信息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办法,既要进行内在数据化服务的软件设施,也应该加大宣传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传提供专业的对口帮扶。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检索系统和服务平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资源的发布,并且及时更新动态,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对于阅读的需求,也可以举办各类的专题讲座,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宣传,动员工作时间数据的有效宣传,保证信息的共享,确保信息和文化建设相互推进,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4]。

3.3 要加强网站设计,增强服务本领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依托于相关的平台,因此要加强设计,一方面对静态和动态的网页进行制作,另一方面丰富职能。比如在进行静态页面设计时要包括图书馆的馆藏读者服务网站交换链接以及新闻通知等。在进行动态网页直播时,可以提供读者信息、数据库、论坛博客以及文献信息搜寻引擎等等。通过打造更加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和服务平台,增强自身的服务本领,因此需要聘请专业化的设计人员展开设计,根据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力,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共享,保障服务的全面提升。

3.4 要增强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应该进行业务上的培训或者通过招聘等方式,聘请一些信息化。数字化的人才来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要创新观念和理念,改变传统的服务态度,以便积极地与受众进行对接,解答受众的疑惑、了解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便接收到信息化建设的福利,增强图书馆的利用率。通过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掌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技术,提高服务的意识。与此同时,要对服务的项目进行提档升级,提高服务的总体品质[5]。

3.5 要进行不断创新,塑造良好的资源数据库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依靠与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因此必须要加强馆藏资源,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馆藏。通过扩大馆藏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应该加强图书馆与各类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馆藏资源进一步的扩大,以此满足不同人群阅读需求,并根据群众的阅读需求提供一系列的服务等。通过加强服务本领,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只有建设了技术平台,才能够增强文化上的辐射力度,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保障服务更加优质。

4 大数据背景下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

为了使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环境建设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突破以往图书管理中的困境,迎合新时期的发展趋势,逐渐地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效果,从而使图书馆能够在限制下获得平稳的进步。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需要完善信息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平台,实现管辖资源的数字化发展,可以在内部设立数字化的图书馆,进行已有资源的有效储存,之后再配合检索平台,多方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仅仅是书目的检索,还需要配合关键词的结果搜索相关的阅读书目,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效果。管理人员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及时更新信息平台中的相关资源,完善数据库的建设模式,从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性的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关注读者搜索书目类型,归纳出冷门和热门的书目之后,再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配合大数据技术整合不同的信息资源,构建与之对应的数据库,避免对读者的阅读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增强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大数据购置热门书籍,并且融入信息化平台中,为后续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信息化平台中也要融入有关图书馆各项业务的信息,例如书目的类型以及开闭馆时间等,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避免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一定影响。

在信息化平台中也要优化界面设置模块,将用户最关心的内容罗列其中,并且突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优势,可以在网站中设置动态信息栏和静态信息栏,动态信息栏要以图书馆的热点内容为主来进行有效宣传,也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其中,从而满足用户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需要。另外在图书馆中还可以设置不同的超链接内容,读者指南和办证须知等,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快速地点击相关的模块。这样一来可以在大数据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适当地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方便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服务,逐渐地提高图书馆当前的服务水平。

4.2 加快数据信息化的建设

图书馆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要通过搭建多媒体图书馆入手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数字化建设时不仅是简单的纸质书籍的电子化,还需要将影像资料融入其中,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宣传方式,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求,逐渐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图书馆需要适当的增强影像资料的引进力度,解决好版权问题,方便用户的调取及观看。另外,在图书馆内部还存在着历史的磁带,对于这些录像资料非常的珍贵,并且读者不多,因此可以将磁带声音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之后再上传到相关的网络体系中,不断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有助于使读者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在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环境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不同的检索信息平台,可以从搜索模式中搜索关键词来进行模糊搜索,以此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在设置关键词时融入大数据思维,真正从读者阅读角度来提高整体的服务效果。

4.3 注重数据的沉淀

在注重数据沉淀方面,需要了解读者的行为习惯,以此来为后续服务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融入专业性的计算机软件,获取读者进出入图书馆的时间,做好信息的有效整合,搭建不同的信息模型之后,再掌握读者的行为规律,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突出服务本身的针对性,从而使图书馆能够在现实下获得蓬勃的发展[6]。另外在获取读者信息方面,也可以通过手机APP 的开发和微信小程序等,通过数据的广泛记录搭建一体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数据库模块,从而为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重要的基础。例如在线上平台中可以搭建展览信息以及交流品牌,用户在点击之后产生相关的数据时传输相对应的功能模块,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效果。另外也可以搭建线上服务模式,节约线下业务办理的时间。例如,在微数据模块中,可以采取大数据模式获取读者查询信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确定查询的频次,之后再以关键词的方式罗列在微数据模块中。这样一来可以了解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效果。

4.4 构建信息资源安保系统

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也要注重集中信息的安全性,做好科学的保护,避免出现信息资源丢失和浪费等问题,而对图书馆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要构建信息资源的安保系统,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及科学性,并且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定位,优化安全管理的模式,将安全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中,全面地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融入国内外新型的技术模式,创建新型的安全管理系统,并且形成统一的规定,例如可以规范通信协议和数据具的标准模式,在业务层方面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并且设置不同的信息交流权限,以此来规避安全问题的发生。另外,可以在系统中融入防火墙技术有效阻隔威胁因素的产生之后,在图书馆内部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保证各个安全管理模式正常运行。之后要不定期地开展网络诊断以及信息监控等不同工作模式,快速发展其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更加科学的优化措施,使网络能够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高信息化的建设水平。

5 结语

图书馆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也能够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该构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模式,建设相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要进行各种网站的制作加强宣传,为人们提供一些智能化的服务。与此同时也要利用先进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飞跃图书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