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案三式”备课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生物学科为例

2022-12-16 13:17许正田李素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0期
关键词:备课组生物学科学案

许正田 李素平

(霍邱县第一中学 安徽六安 237400)

近年来,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霍邱一中”)秉承着“向课堂要教学效率,向改革要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理念,牢固树立“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起,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备课抓起”的改革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备课改革实践探索,并建构了一系列备课改革的可复制模型,如“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研三段”等,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备课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

备课改革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备课改革理念应作为全体教师备课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这必须要结合我们的备课改革目标来考虑。备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双减”背景之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中“教”的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的质量。提高课堂中“教”与“学”的质量,不是单纯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也不全部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占用多少教学资源,更不是依靠学生、教师投入大量的学习、教学的时间,而是取决于课堂效率有多高。这就是霍邱一中生物学科组结合学校备课改革的顶层设计确定的备课目标。

既然课堂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取决于备课质量,那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备课是为什么而备?显然,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教师的教而备,让教师能够轻松、熟练地驾驭课堂,把知识高效率地传授出去;另一方面是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的学而备,让学生能够高效率地消化、吸收课堂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思想等。我校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备课理念下,实施生物学科备课改革,增强备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精准备课、高质量备课,开展长期的备课改革实践,建构了基于不同年级的生物学备课方案设计的基本架构,形成了生物学科教学改革案例。

二、生物学科备课的实践操作

备课改革就是破除原有的备课形式,对现有的备课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师资资源、校本资源、时间资源等)重新进行组合,以“一案三式”为核心呈现出来,实现备课质量的提升。

利用寒暑假将教师集中起来,对未来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梳理,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讨,对教学课时进行科学规划,制订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计划,根据备课组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形成集中备课方案,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备课。一轮备课成果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教学案、导学案和课件。教学案是一轮备课的基石,在教学案的基础上通过挖空、留白等方式形成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使用的导学案;课件是基于教学案和导学案制作的,使用统一的模板,一个课时有10张左右的幻灯片,是为了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的效率,也是为了有助于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课堂中学生“学”的效率。教学案、导学案和课件依托章节设计,但不以章节为单位,而是在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摊到每一个课时后,以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整合,确保一课一案。在集中备课环节形成了“一案三式”中的一“案”即教学案,还有其中的二“式”:导学案和课件。这个环节制作形成的教学案、导学案和课件是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备课组集中研讨、相互建议中形成的。但是由于备课时间短,加之是任务分解式备课,不同的课时由同一备课组不同的教师主备完成,所以不同的课时可能会有明显的个性和特色,不能完全适应于全部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学校备课改革的总体要求下,生物学科各备课组从两个方面解决集中备课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设计了不同年级和高考复习不同轮次的教学案设计的基本架构,在统一的教学案基本架构下备课。另一方面,生物备课组在备课过程中全面落实“一课三备”,除了集中备课外,还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中研讨,实现进入课堂前的二轮备课,同时,教师在课前也要完成“小备课”,即三轮备课。

首先,在这里谈谈教学案的基本架构。高一、高二非毕业年级的教学案设计基本架构明显不同于毕业年级的复习课教学案设计架构。毕业年级一、二、三轮复习,根据不同轮次学生的学情、预期的目标、复习的任务等发生的变化,教学案的基本架构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非毕业年级的教学案设计架构,重在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与毕业年级复习使用的教学案设计架构有很大的不同。

教师在集中备课时重点围绕课堂基本环节、结合备课内容展开,备课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得到较大的保障。架构中突出非毕业年级新课授课课堂的五个基本环节:教学引入、教学内容、教学巩固、教学反馈、教学延伸。

环节一:教学引入

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形式主要有:①典型习题引入。选题的原则,可以是上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反馈,也可以是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专门设置的问题,还可以是为知识进阶搭建的“台阶”性习题。②相关情境引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生物学科影像资料,可以是知识学习的微视频,也可以是相关知识背景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与能力的进阶为宗旨。③相关问题引入。围绕重点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呈现应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进阶的逻辑关系。④典型或趣味生物学现象引入。围绕教学内容预设一些典型或趣味生物学现象,通过演示或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内容。

环节二:教学内容

教学案中重点安排的内容为课程标准与教材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也是三次备课重点规划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①教学案中要重点规划知识内容呈现的顺序与方式,知识线索可以参照教材,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②课堂教学内容中,除了知识点拨,必要时还可以安排例题;除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实验,甚至可以将传统实验改为数字实验。③在内容安排上,要突破传统课堂中学生听、记,课后背记、梳理与归纳等的状况,充分体现先学后教,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以后,带着困惑去学,带着问题去听,有重点地去记。④教学案中既要明确教师的活动,也要明确学生的任务,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⑤教学案既要方便转化为PPT,也要方便挖空、留白制作成导学案。

环节三:教学巩固

以一定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教学巩固的模式多种多样:①解决问题模式。围绕本节课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共答或自答来巩固知识。②思维导图模式。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让学生将本节课内容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③知识总结模式。让学生对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④交流研讨模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研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环节四:教学反馈(一课一练)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后自测,也可以在课堂上限时检测,有效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馈教学效果。

一课一练一般是3~5题,以选择题与填空题为主,如果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大题,可以设计成组题的形式。以10分钟内完成为宜。

环节五:教学延伸

教学延伸是非必要的教学环节,根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应用。教学延伸的方式很多,可以适当增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如针对免疫调节的备课,可以将知识延伸到疫苗的研制等;也可以适度拓展与教材核心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如在对光合作用进行教学案设计时,可以引入C4途径、景天科途径、光呼吸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延伸不是知识的拔高,更不是让学生深入研究,而是让学生的知识宽度得到延展、让学生的知识眼界得到拓展,使学生在掌握了教材知识后,能够以教材知识为跳板,对未知的事物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再来谈谈“一课三备”。一轮备课也就是集中备课,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这一轮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后续的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轮备课在备课改革的要求以及在新的备课指导思想和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案、导学案和课件,必须先经过备课组教师之间相互传阅,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再由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备课成果进行验收与展示。为了让一轮备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层次的班级,让不同层次的班级都能享受备课改革带来的高效率课堂,生物备课组进行了二轮备课。二轮备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我们称之为“三段式教研”,也叫“一研三段”。第一段是展示课,学校每周四下午是生物学科三个教研组的集中教研活动时间,下午第一节课三个备课组分别按照教学进度上一节展示课或示范课,教学资源是一轮备课资源;第二段是各备课组分别结合第一段的课堂教学情况,一方面针对这一课时的备课资源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完善,为下一个年级集中备课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展示课或示范课的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借鉴优秀的做法和经验,指出不足和缺陷,促进备课组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段教研,首先由一轮主备教师讲解当时所备而下周生物学科即将使用的几个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备课组教师研讨预判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等,提出进一步完善备课资源的方法,等待下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验证。同时,备课组教师在第三阶段讨论中,也逐步完成了自己的三轮备课。三轮备课是个性化的备课,这一备课环节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集中备课统一架构带来的问题。所以三轮备课重在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层次和学生基础,对经过前两轮形成的备课资源进行合理的增、删、补,以形成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上课时用的“小备课”,即“一案三式”中的第三式。

到此,我们对备课实践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研三段”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一课三备”,就是每一节生物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有三次及以上的备课过程。第一次(一轮)备课在每学期开学之前;第二次(二轮)备课,在教学实施的前一周,利用集中教研活动时间备课;第三次(三轮)备课,是体现教师个性化的课前备课,又称“小备课”,在专用备课纸笺上完成。“一研三段”指的是以生物不同年级的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分三段进行。第一段是课堂教学观摩阶段,又称“轮课”,顾名思义,就是每位生物教师每学期要按照轮课表上一次公开课,其他教师通过随堂听课,全方位了解备课改革落实情况,并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做法。第二段为评课阶段,各年级生物备课组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改没改,教学有效没有效”等进行集中评价。第三段即为“一课三备”的二轮备课阶段,主要是围绕下一周的生物学科教学内容对一轮备课形成的教案和课件进行集中研讨。“一案三式”,一“案”是分课时的生物学科教学案,即在统一架构下的教学设计,是备课的关键和基础。所谓“三式”是由教学案演变出的学生课前预习用的导学案、教师上课用的课件和教师上课前撰写的“小备课”。教学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派生出导学案、教学课件和小备课等的蓝本。

“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研三段”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同一个备课过程的三个方面。这样的备课改革,促进了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两个翻转”的生成。“两个翻转”是指相对改革前的“先教后学”产生的“两个倒置”而言的。传统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教师先教,学生总是被动地听,匆忙中记笔记,课后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笔记,理解与消化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改革后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花一定的时间在导学案“精准制导”的引领下,带着困惑、疑难和重点听课。“先学后教”实现了学与教的翻转,课后学生也无须花很多时间,即实现了课前课后所用学习时间多与少的翻转,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实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猜你喜欢
备课组生物学科学案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备课组长的定位
名师学案·姜彬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以教育规律指导备课组建设
以“梯度”为切入点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