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语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与引导*

2022-12-16 13:17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0期
关键词:冲突价值观育人

陈 群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价值观是个体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是关于好坏、善恶等的看法,“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的系统”。价值观是个体选择“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重要依据与动力基础。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正处于价值观内化、整合的关键期。在价值多元的现实社会,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如同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更关乎国家未来的稳定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信”的传授主渠道,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在“知行合一”中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两者缺一不可。

价值产生于关系之中,立足于人的实践之基。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基于社会互动与责任担当的育人考量,为大学生创设的价值观验证、对话、碰撞与内化的重要路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价值观一元主导不同,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面对的是多元利益主体、多种社会情境变量,主导价值观与非主导价值观、不同价值观体系、同一价值观体系中不同规范之间的冲突具有必然性、普遍性。

价值观冲突是价值观间的矛盾状态以及引发的认知困惑,是青年发展中的危机也是契机,及时发现与引导大学生化解价值观冲突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整合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魂育人的时代要求,是高校和社会组织机构协同合作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建构了独特的价值观对话语境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做中学’‘合作教育’为基本教育理念,以高校管理为主导,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与机构的支持为依托,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系统化社会参与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路径。”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大学生走入社会,在实践中承担社会角色责任、参与社会服务,不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也是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如果说价值观教育中,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及环境是第一、第二场域,那么社会实践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则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第三场域。“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由第一个‘场’向第三个‘场’扩展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不断得到‘矫正’,这种‘矫正’未必使大学生更为高尚,却使其更为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经常是单一的社会事件就会刺激大学生改变原来的价值观念,形成某种新的价值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颠覆性’。”毫无疑问,社会实践中互动群体的多样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等为价值观对话建构了独特的现实语境。

(一)价值观引领权威的多元转变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教师引领力遭到稀释,而社会组织机构的指导人员、服务对象、同辈群体等,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对话的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价值评价、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价值判断以及对各类社会事务的价值表达,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权威。与此相反,高校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因而导致其在价值观指导上出现话语权弱化等问题。

(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并存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学习、锻炼为主,强调以发展为价值导向。大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过程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的性质。而社会实践接纳机构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还要考虑保障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对正常运转体系中额外加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评价标准虽包含育人的成分,但更重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必然有很多种不同的评价尺度,多元化甚至是矛盾对立化的价值评判建构了一种价值困扰情境。

(三)多元价值判断间的冲突在社会实践中凸显

首先,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既是大学生指导老师,又是工作上的领导。师生关系与上下级双重关系并存,多元身份感受到的价值期许与判断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其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与不同群体互动交往,会遭遇不同群体间的文化碰撞,使得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冲突凸显。最后,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经历着被检验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情境变量,价值判断出现冲突亦是不可避免。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价值观冲突的表现与解析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社会参与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价值观实践与检验的过程。研究针对社会实践活动所构建的特殊语境,围绕价值观冲突问题,对全国74所高校的135位参加过社会实践的本科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围绕“社会实践中所遭遇的价值观冲突”设计了七个维度的问题结构:1.受访者基本信息;2.大学期间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3.社会实践中自我内心所经历的价值观冲突典型事例、处理方式及影响;4.社会实践中所经历的与他人之间价值观冲突的典型事例、处理方式及影响;5.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身的价值认识与实践体验的一致性;6.对大学生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与实践体验的一致性;7.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冲突问题。96.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价值观冲突问题。

通过对访谈文本的解析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遭遇的价值观冲突有其独特性,在社会实践的价值、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等三方面冲突显著,“值不值”“行不行”和“对不对”是大学生最纠结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价值的认知冲突

大学生社会实践萌发于1980年,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确立了其“实践育人”的独特地位,大批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认同社会实践活动在锻炼能力、奉献社会方面的价值。然而,在具体落实中,由于沟通、宣传、对接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机构接待人员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看成是负担,采取敷衍的态度,让满腔热情的大学生活动受挫,进而质疑参加社会实践价值何在。

1.以偏概全的否定,催生学生对“社会实践值不值得”的疑虑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数秉持接受锻炼、积极奉献的真诚态度,认同社会实践的个体发展价值与社会贡献价值。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些因设计、组织及能力等问题而影响实践效果,给实践单位造成“走形式”的感觉,这一刻板印象导致实践单位人员对实践活动采取不支持、消极应对的态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值不值”的疑问。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在去贫困山村赠送图书的时候,村里的接待非常被动,认定学生只不过是要拍照,让学生把书放下,然后把横幅拉一下,拍张合影就可以了。村里人甚至质疑学生为什么要把这种走形式的东西搞得那么认真。这让原本抱着送温暖送关怀为他人服务的大学生备受打击,“不被需要”“不值得参与”的感受动摇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坚信程度。

2.负面标签,引发学生对社会实践是“奉献”还是“添乱”的困惑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其中社会调查、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需要当地政府、群众的支持,但社会成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待在学校好好读书,出来开展社会实践就是不务正业、添乱。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在一次对水电站进行调查时,附近一个住户责骂学生放着假期不去好好玩,在这里装模作样地进行调查,这件事本来就不归学生管,何必在这上面白用功。大学生最初满腔热情地希望通过社会调查能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结果却得不到支持,还被贴上“添乱”的标签,完全否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倍感委屈的同时产生价值困惑。

3.为实践而实践,制造了“功利”与“理想”间的价值博弈

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立意、宣传与动员方面,能够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参与其中的崇高与理想追求,但实施中的体验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最为突出的是部分学生为实践而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化、参与者敷衍了事,造成同辈群体间的价值冲突与负面影响。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为了放假早点回家,急于速战速决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一放假大家都一窝蜂地选择了去最近的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也就是陪老人说说话,然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汇报又堆砌了很多华丽辞藻,显得特别高大上。这种奔着理想去、结果却应付了事,又要在评比中突出成效的功利取向,使部分迫于群体压力而随大流的学生纠结不已。

(二)对大学生群体自身社会价值认同的困扰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既有天之骄子的自信又有职场“小白”的忐忑。实践机构工作人员对其角色期待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定位。

1.身份价值判断的落差,导致大学生纠结于是“栋梁”还是“包袱”

大学生在理解“我”的社会价值时,是基于“大学生”这一身份标签上做的价值判断。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要担当起栋梁之材的社会角色。很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支教、志愿活动、专业实习充分展现了青年的奉献精神与报国热情,强化了他们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坚定了“强国有我”奉献社会的信念。然而,在大学生参与的各类社会实践中,也有部分组织机构以熟练员工的标准审视大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身份锚定在“学生”或“小孩”层面。出于不放心或缺乏实践设计等缘故,将学生置于闲散、无所事事的境地,学生在实践中几乎成了“透明人”或“边缘人”。对于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以及自我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相融合关键期的青年,这种搁置状态会造成其自我社会价值认同的困扰。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年纪较大、阅历丰富的志愿者,会认为大学生还是一群小孩子,所以不指望大学生做什么。活动负责人甚至说只需要大家坐着休息,玩玩手机,等着时间结束就行了。大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是带着自我角色期待的,他们自我定位更倾向于是有知识、有专业的青年精英,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应该是高尚、有意义的。因此,这类敷衍、边缘化的经历,让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价值有所质疑。

2.实践角色缺乏契合度,引发自我定位在“万金油”与“专业人员”间摇摆

与上述将大学生搁置一边的情况相反,有些组织机构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着积极地期待,希望大学生能够发挥“万能”员工的作用,哪里缺人就把学生派到哪里,视其为免费劳动力。实践岗位安排缺乏设计,脱离育人初衷,导致学生在自我定位上出现价值冲突。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自己实习是在某方便面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上,和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与工人干同样的活,却没有相应的经济待遇。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质疑自己究竟能发挥何种社会价值。

(三)道德价值标准在实践中的磨砺与摇摆

大学生已形成较为全面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并且具有较强的自省意识与分析能力。离开单纯的校园环境进入社会后,道德价值判断情境相对复杂,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碰撞中既可能内化与践行已有的道德价值观,也可能做出价值再选择。

1.不诚信的“理直气壮”,撼动道德基石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基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育的品质之一。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少数组织机构或个人为了政绩、业绩违背诚信原则而扭曲活动性质的问题。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暑假在补习机构教学,机构负责人让其动员学习程度很差的学生报不适合的难题班,并许诺动员一个加薪六百。学生既反感这种欺骗行为又禁不住补贴的诱惑,很长时间都处于纠结中。而有违诚信的要求来自掌握话语权的群体,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抗拒性,若无有效引导,会动摇学生对诚信的坚守。

2.知与行的差距,引发自我质疑与愧疚

社会实践面对的是一个个现实的社会情境,很多在课堂中坚信的道德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会遭遇各类复杂情境的挑战,自我认知与现实评价的差距,让学生在内省中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知”与“真知、真行”的距离。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在参加“关爱折翼天使”志愿服务活动中,去福利院看望一些孤残、智障儿童,陪他们一起学习玩耍。该学生自认为特别喜欢孩子,希望可以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快乐。但真到了福利院,看到一些流着口水、身上脏兮兮的孩子热情地扑过来时又感觉有点无法接受。由此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善良的人产生了质疑,愧疚的同时对自己很失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经历了从知识接纳向实际践行的重要转变,不同的经历既可能坚定已有的道德标准,也可能使他们对自我德性预设产生怀疑。

3.个人优先的同辈示范,让价值秩序中集体与个人孰先孰后出现抉择困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团队合作为主,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完成。没有了课表等学校强制性制度的约束,个人与集体活动在时间、精力方面的冲突很常见,学生常常会面对个人与集体价值秩序的选择情境。如访谈中有学生提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入了一个团队,但是在活动中,因为几个负责人自己个人的事情需要处理,导致整个团队一直没能去成活动地点开展活动。我国教育始终强调集体主义,但在现实利益冲突中,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的个人优先选择,对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产生强烈的冲击。

三、建构合作性指导体系,正确引导大学生化解价值观冲突问题

“存在着冲突,是一种常态,是矛盾的普遍性的一种表现、一个例证,消泯冲突、争取和谐,尽管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但和谐始终是相对的、暂时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价值观冲突,是其价值观逐步内化、整合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面对社会实践建构的独特价值对话语境,教育迫切需要扭转被动局面,消除教育者的无意识失语状态,充分把握价值观冲突的有效时机进行指导与化解,避免因此引发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价值相对主义、个人价值至上甚至抵触主导价值观等问题,帮助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现象,保持积极、敏锐的价值反思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内化。

社会实践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观冲突的化解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合作性指导体系,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从责任担当的角度看,对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引导应基于“共同责任”理论,即学校、社会相关组织机构甚至家庭之间是协同育人利益共同体,要保持紧密的联系,相互交流沟通,形成一致的价值教育目标并采取适宜的行动策略。

立足教育系统生态理论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合作性指导体系,借鉴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模型,从“四系统观”入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全面衡量家庭、学校与同辈群体、社会网络与政府机构、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系统中影响价值观发展的重要群体,明确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等在整个体系中各自承担的不同身份角色,以及各自应担当的育人职责。其中,政府是制定宏观规划与政策规范的核心权威,是标准制定者、职责分配者和监督评价者,要优化政策设计,加强政策供给。高校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导者与主管者。高校一方面要做好系统内设计,围绕育人目标规划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标准;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促使社会组织机构遵循育人原则参与到实践指导中来。社会组织机构则要有育人的局内人意识,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做好指导者的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保障育人为先的社会实践活动核心目标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宏观布局谋划,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来推进与规范学校、社会机构组织间的合作,坚持育人价值导向,从制度层面确保社会实践活动从目标确立到过程实施再到结果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从政府介入规范社会实践的角度看,美国实施的“服务学习”有值得借鉴之处。早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美国大量组织和个人就为青少年提供了全国或地方社区服务的项目,此后,通过了1990年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2008年服务美国行动法案等,力求促使服务学习在学校体系中制度化。奥巴马政府为推进服务学习,提出“为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设立一年50小时社区服务的目标;制定指导服务学习的国家指导方针,以为学校发展服务项目和引导学生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对服务学习逐步细化的规定,有利于各级部门明确自身的角色与责任,推进服务学习有效实施。

在合作性指导体系中,政府部门承担了倡导、规范、监督与评估的职责,充分做好这些工作,是“实践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目前,社会实践在高校育人中备受重视,如暑期“三下乡”的组织、宣传、评比等方面已经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积极效果,但在多元教育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责任担当、实践过程的保障与监督等方面,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制度支持。

(二)提升育人共识,构建双导师指导队伍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高校为主导,同时需要校内外多部门协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共同的育人责任担当。要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正向引导,就需要校方指导老师与实践接受单位的管理者具有自觉的价值观引领意识和价值观指导方法,形成高校与社会组织机构高度合作的双导师指导队伍。高校作为具体统筹与主要管理者,要主动向社会实践的合作单位宣传“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澄清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并指导实践合作单位的管理者掌握价值引导的具体方法。同时,高校教师还应通过沟通协商,协助社会组织机构为大学生创设与其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实践岗位,细化社会实践各阶段社会组织机构管理者的指导目标与要求。

(三)坚持一元化导向,探索化解价值观冲突的疏导策略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遭遇的价值观冲突类型众多,从根本上说,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在“度”的把握上的一种历练。“‘度’作为第一范畴,将认识和存在都建立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度’以其实践性格在感性操作层构建思维规则。‘度’以其成功经验在理性思维层产生辩证智慧。”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形成积极的实践理性。一方面通过政策规范、高校主导,统一“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严格规范社会实践各环节标准,从活动管理出发,杜绝价值偏向。另一方面,需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入世”状态以及大学生遭遇的各种类型任务、事件和情境,在“度”的操作性层面给予指导。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化导向

任何国家、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在一元化价值导向的整合优化之下,多样化价值取向才能在共同一致的价值规范指导下达到共同一致的社会价值目标,并有效地实现各种价值取向的协调、提升和兼容,从而在实现社会道德生活有序的同时,展现出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多样性、丰富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凝魂聚魄的国家工程,也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确立了根本目标。社会实践的合作性教育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为引领,帮助学生夯实价值观的内核。不仅要有课堂教学中的说理与讨论,还要有大众媒介的传达、阐释与弘扬,更需要督促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大学生密切互动的人员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主动的言传身教、阐释与强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层面居于引领地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到强化、引导的作用。

2.将“价值观反思”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

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化解价值观冲突问题,关键要能够发现大学生遭遇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将冲突问题显性化并纳入教育过程。“大学应该在思考和把握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时,保持敏锐的批判反思能力,成为社会进程中的冷静观察者、积极参与者和前瞻性的引领者,追寻扎根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因此,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教师要在价值观冲突引领中保持话语权,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反思,促使其化解冲突、追求至善至美。首先,教师要主动建构多样化的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及时获得学生对实践的体验反馈及价值观冲突事实。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设计中,要将“价值观体验与交流”作为重要环节。再次,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评价阶段,不仅要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活动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还要突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通过深度反思与恳谈交流等活动,将价值观冲突问题显性化,为价值观引导提供抓手。最后,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从个体发展与教育的角度看,对于人生哲学与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领悟,都离不开讨论。从《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再到现代课堂中的各种形式讨论,都说明了讨论是解决困惑的有效方法。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提炼社会实践中典型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开展专题式讨论、问题式讨论和案例式讨论,帮助大学生化解价值观冲突问题。

3.树立积极的发展意识,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自我社会价值

高校指导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引导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在承担社会角色中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个体的社会价值是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树立积极进取、奋斗敬业的价值观,鼓励其投身实践、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实施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问题以及社会成员价值判断水平的差异性,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同时通过反思、辨析,让大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与贡献,坚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信念。

4.拓展运用价值澄清法解决道德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对于大学生在道德价值上遭遇的冲突,教师可借鉴价值澄清法,选择社会实践中具有典型性的价值冲突情境,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情境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民主、自由、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全面理性思考后明确自己的价值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创设充分的民主氛围,既要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主动思考并阐释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整个辨析、思考过程,使得其在价值澄清中始终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最终建构高度内化的正确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冲突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