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16 08:49陈琳
新型工业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绿色优化建筑工程

陈琳

(山东银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41)

0 引言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大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围绕重点领域推进,例如工业和建筑等,推进其进行低碳转型。其中,建筑为重点对象,因为其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有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到了49.3亿吨,经过计算得出建筑行业当年的碳排放占据当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基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施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入手贯彻绿色环保理念,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防范环境污染的产生,实现源头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行业绿色环保推进的意义

基于低碳发展背景,建筑行业转型面临很多问题。首先,链条多且环节多,实现精准控制的难度很大。我国每年新增建筑的工程建设产生的碳排放大约占据总排放的18%,来源于水泥和钢铁等的生产与运输各个环节。其次,建筑存量大,碳排放高。

其次,人口数量大,且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带动着建筑需求的增加,进而刺激建筑建设,使得建筑存量不断增加。目前,房屋建设规模依旧很大,每年新开工的面积较大。建筑无论是施工还是后期的运行,都会消耗很多能源,为碳排放控制的重要对象。

最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挑战大。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建筑领域节能环保工作突出,减排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旧面临很多挑战[1]。用碳的视角重新审视建筑绿色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要求,做好建筑建设环节的绿色环保控制,达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具有时代发展意义[2]。

2 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总建筑面积为496223.8m2,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第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4022m2,设计了7栋26层高层住宅,设计为框剪结构。为了达到人们的预期,即高品质、低能效,在设计方面下足了功夫,提出了节地、节能和节材等措施,最终获得了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现结合具体设计情况,展开具体分析。

2.2 项目节能设计总方案

项目的节能目标为65%,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贯彻节能环保理念,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推广使用高效用能设备和地源热泵系统等,实现了建造的目标。从项目设计分析,经过综合衡量,选择了全通透下沉式方案,进行地下室建设。一方面,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供了车辆停放空间。另一方面,达到了分流的要求。除此之外,实现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1]。整个设计方案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和一个功能出发,也就是节约能源和保障功能,这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选择适宜的方案与方案。本次设计内容中,采用了土壤热源技术,进行了能源供给的优化和完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要求,同时还控制了能源消耗。为实现全面控制,还涉及了外墙节能方案,提出使用A级防火的外墙STP板保温,同时还为建筑物配置了断桥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和外遮阳卷帘。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实现节能超过65%的标准。

2.3 绿色环保的应用设计

节地与室外环境。从用地指标分析,容积率控制为2.2,绿地率控制为41.3%,人均用地指标控制为13.7m2。从室外环境分析,外窗使用的是规格为(6+12A+6)的中空玻璃,可达到隔声的要求。项目设计时利用SUN日照分析软件开展计算,此项目所有住户都达到住宅至少有1个卧室或者起居室大寒日日照累计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小区绿化面积设计合理,绿化率为41.3%,能够增强地面透水能力,达到调节微小气候的效果,增强了地下渗透力。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主要设计为车库和设备用房等,地下建筑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比为3.7:1。

节能措施。外墙设计为真石漆+(10mm)厚水泥抹面胶浆+(10mm)厚度的STP保温板+(20mm)厚度的水泥砂浆找平+(200mm)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贯彻环保节能理念,对传统的空调系统进行优化与创新,使用地源热泵,来进行能源的利用,减少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还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设计环节进行测试分析,获得相应的参数,例如地埋管和土壤换热参数,为设计人员提供数据信息与参考。按照设计方案,地源热泵机房的建设,经过选址分析,最终选择在地下室空间。为满足实际需求,还配置了4台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可以支持夏季与冬季的运行需求。为了可以达到有效调节的效果,结合不同使用情境进行了优化,例如冬季运行选择在地板辐射采暖集水器的各个回路上进行优化,通过布置电磁阀,采取无线远传温控器控制的方式,达到自动化调节室温的目的。建筑应急照明和电梯以及风机等,都采用一级负荷,剩余电力和照明使用三级负荷。对于公共位置的灯具,选择的是装设稀土三色节能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显色指数Ra>80。从应用效果分析,室内灯具效率超过70%,装有格栅的超过60%,室外灯具效率超过50%。在能量回收方面,为每户布置了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夏季与冬季每户可以回收能量分别为97.2kW、121.5kW。

节水设计。设计方案提出使用分类计量水表,布置在各个用水点。景观灌溉的节水设计,选择喷灌方案。建筑卫生间和厨房安装洁具,全部选择的是节水型器具;使用材料与管道进行连接,避免出现管网漏损。结合运用雨水收集系统等,项目节水率为14.26%。在水资源节约的这一个部分,关键在于利用,设计了一个可以高效化回收与利用的系统,从雨水落地的那一刻进行回收,并且利用处理系统进行净化与处理,达到使用要求。设计的水系统使用具有传感器的两线解码器控制系统,便于日常维护。

材料节约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提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保持造型简约。作业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积极推广使用循环材料,例如钢材与木材以及铝合金型材等,项目建筑材料总重量为114541.757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为12825.207t,占比达到10.8%。高强度钢材作为主筋的比例达到98.9%。

室内环境质量。使用SUN日照分析软件辅助设计,建筑日照设计达到标准。按照采光标准进行模拟,项目采光系数超过1.1%,餐厅采光系数超过0.55%。从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各个户型主要功能房间的换气次数超过2次/h,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标准。项目设计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部分为复合体系,围护结构没有结露的情况。

3 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3.1 明确环保节能的应用要求

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需要明确节能环保的要求。首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设计建筑工程方案时,积极推广再生能源,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应用,使用再生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建筑设计环节必须要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尽量实现自然风为建筑降温,进而减少空调的使用。借助自然能源来调节建筑内部温度,例如地热等。其次,实行绿色建设。贯彻绿色节能环保理念,通过优化节水和节材以及节地等措施,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有效缓解能源短缺的情况,提升居住环境水平[4]。

3.2 做好建筑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

优化建筑布局。从建筑布局方案的设计分析,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做好整体布局的优化,为建筑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这需要做好事前的勘察与调查,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各类条件与情况,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完整的资料与信息,开展全面化分析,提出优化布局的方案,指导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促进建筑绿色持续化发展[5]。

推广使用新型绿色材料。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很多应用价值与效益的实现,需要通过推广新型绿色材料,减少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与污染,促进建筑绿色持续化发展。实践中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和需求,优选绿色材料,做好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把控。积极发挥材料与技术的价值,促使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6]。

借助现代化技术,优化建筑工程设计。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例如BIM技术等,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可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指导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基于BIM技术建设建筑三维模型,能够为各类节能环保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提供支持,助力建筑设计的优化。通过模拟分析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情况和效益,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障方案整体的效果,为工程施工提供支持,全面提升绿色环保水平。从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需求出发,积极创新和优化设计方式方法,全面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实现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价值[7]。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环保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围绕水资源和能源等的利用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设计,保障建筑性能和功能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未来,绿色环保理念与技术会不断创新,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促使建筑持续化发展。开展设计时做好措施的整合应用效果分析,积极优化绿色节能环保方案,促使建筑建造达到工程的要求。随着各类新型绿色环保技术和工艺以及材料等的不断出现,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与保障。

猜你喜欢
绿色优化建筑工程
绿色低碳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