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的前世
——研

2022-12-16 07:47陈国源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2年7期
关键词:砚石新石器砚台

◆陈国源(北京)

我藏砚37年,曾为四百余方中华名砚写了百首砚铭,选其中三首:

人猿揖别,是以石器为标志。是石头敲开了人类文明之门,人与砚石自然有情有缘。

有人把石头视为人类文明之神。人可以养石,石也可以养人;人磨砚,砚磨人。喜爱石头,亲近砚台,乃人之天性使然。

人是万物之灵,砚乃天地之宝。肇自然之灵性,成造化之奇功,可遇而不可及也!

千万年以来,人类与各种形形色色的石头打交道,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从自身的生存、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是与石器结伴而行,正因为如此,得到了华夏先人之赞誉:“石不能言,最可人!”更有哲人称颂:“地球上只要有石存在,火种是不会灭的,人类之文明,也会生生不息的。”

言归正传,下面谈谈砚的溯源。砚的前世,称为研。

何谓“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云:“研,磨也。”从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就有研磨器。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碾压谷物用的,体型较大,器面平整;另一种是研磨颜料或墨用的,体型较小,表面有凹坑。这两种研磨器,都配有研磨棒。后来演变成砚台的,无疑是后一种研磨器。它由磨棒(或研棒)和磨盘(带有槽臼)组成的。

例一,1958年在陕西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方双格石研。研形椭圆,研面已磨出大小两个凹槽,研质为浅黄色,砂岩磨制而成,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在双格石研的凹槽内,尚存少量的红色颜料痕迹。这方典型的研的首次发现,在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例二,1980年在陕西宝鸡临潼姜寨曾出土一套彩绘陶器工具,有石研、石质磨棒,黑色矿物颜料数块,还有灰色陶质“水盂”。这套工具虽简陋,但清楚地说明研的用途,是用来彩绘陶器上的花纹。在文字及书写不太成熟时期,石研的功能只能是用于研磨矿物颜料的。因此从姜寨石研算起,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前4510年—前2460年),又称彩陶文化。

例三,1983年在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地出土了一方石研,和姜寨石研相比较,时隔三四千年,以研为伴的无名艺术匠师,已经把彩陶制品,绘制出器形繁多、纹饰复杂、绚丽多彩的艺术品。然而,作为研磨颜料工具的研,虽然在形状上有圆形研、长方型石板研等,但其特点仍然是:质地粗糙、造型简朴、原始随形状态。这充分说明,研始于新石器时代,跨越了秦汉,延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另外,从西汉南越王墓地还发现许多墨丸。这说明西汉早期已使用天然石墨和人工墨丸,到汉末随着人工制墨的发展,人造松烟墨大量出现,尤其是1973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发现一种螺子墨,人们可以抛弃研棒,用手指执墨块进行研磨,从而使“研”字,由动词转化为名词。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砚”字的出现,也就成为“研”真正由研磨器向书写砚过渡的重要标志。

何谓“砚”,东汉晚期刘熙在《释名》中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这说明砚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研磨的功能;二是有砚堂,用来磨墨之用;三是“濡”,词典解释为沾湿和沾染。即磨墨时,需要用水。

如果说,研从新石器时代产生,成为研磨颜料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需要五六千年。然而,从研进化到砚,以汉代算起,各历朝历代直到当代,可以说繁荣昌盛,百砚齐放,仅用了两千年的时间。

我在编著《砚台收藏指南》的《砚史篇》中写道:

有一位亿岁老人,名曰:“砚者”。他娓娓动听地向世人讲述来到人间数千年的故事,见证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之文明。

砚,如果从研磨器始,已经走过五六千个春秋了,它早于并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明,逍遥自在地走到了今天。

砚,如果从书写工具的产生算起,是继文字出现之后,随着文字的正规化,以及笔、墨、纸的发明而伴生的。“砚”字的形成,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砚,如果从中华名砚石的开发算起,应为初唐有了制砚的专用石材,尤其是唐宋开发了端州石、歙州石、洮河石、红丝石等中华四大名砚石之后,奠定了砚林基础,至今也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

由此可见,中华砚史,它溯源于史前,初创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朴重于元明,精繁于清朝,发展于当代。砚文化光彩夺目,代代生辉。

猜你喜欢
砚石新石器砚台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翰墨飘香的砚台
清·风字形端石砚
吉林松花砚石产状及矿物学特征研究
品砚艺术创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