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文化的博弈:改革开放以来名人故里之争评析

2022-12-15 03:13:02
关键词:历史名人故里名人

丁 文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日渐白热化。名人故里之争乱象丛生,争夺的对象包括传说人物、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甚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争夺名人故里的乱象?乱象的背后又反映了哪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尽管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试从经济、社会、学术三个角度对此进行评析和反思,以求教于方家。

一、名人故里之争的乱象

改革开放以来,名人故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名人产生的经济效应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名人故里自然而然成为争夺的重点。“从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到历代神话故事,传奇小说中出现的虚拟人物都被你争我夺。”①《名人故里之争远未停歇》,《太原晚报》2015年7月22日。特别是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资源保护的需要,各地纷纷开始争夺名人故里,相关信息不断见诸各类媒体,纷纷攘攘,热闹非凡。

改革开放以来名人故里之争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名人故里争夺战中,各地所争夺的名人性质不同,从真实的历史人物到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都有所涉及。“近年来,名人故里之争不断在某些地方上演,给历史名人安户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就连文学名著中代表着淫贼、流氓、恶霸等艺术形象的西门庆也让山东阳谷、临清及安徽黄山闹得不可开交,成为艺术文化产业追捧的对象。”②杜学峰:《名人故里之争是闹剧》,《商丘日报》2016年9月5日。其次,争夺地愈来愈多,出现了多省争一人的怪象,甚至出现了不同国家争一个历史名人的现象,最典型的当属李白故里,竟然出现了两国四方之争(详见下表1)。

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名人故里之争一览表

通常而言,一位名人只能有一个故里,那为什么会出现多地争夺一位名人故里的情况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是由于古时朝代更迭频繁,行政区划及地名不断变更,导致部分名人故里的归属不断变化;二是不少名人流动性很大,在这儿住几年,在那儿住几年,居住地不断变动,导致人们将寓居地与故里混为一谈;三是缺乏详尽的文献记载和具体物证,导致部分名人故里难以最终定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名人故里就必然“陷入迷失状态”①《名人故里之争别“走火入魔”》,《燕赵都市报》2017年7月19日。。

除上述原因外,改革开放以来,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还有更重要的推手,那就是名人效应确实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必然导致各地不择手段地争夺名人故里,结果是丧失了对名人文化的敬畏之心,名为重视文化,实则亵渎文化,造成了对文化资源的损害。

二、名人故里纷争背后的利益博弈

历史名人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不论以任何形式来进行论证和宣传,都掩盖不了名人故里之争背后的利益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吃历史名人饭也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如果有历史名人,就会给当地增光添彩,吸引无数粉丝前来瞻仰,带动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的美事。”②《名人故里之争别“走火入魔”》,《燕赵都市报》2017年7月19日。正因如此,名人故里之争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各种利益的博弈。

(一)为发展区域经济而乐此不疲

名人故里争夺战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影响,“各地争取历史名人故里称号,无非是为当地争取旅游资源,发展经济”③吴静:《从“名人故里争夺战”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学习月刊》2012年第16期。。这是许多地方政府在历史名人争夺方面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名人故里争夺战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竞争模式”。先是对名人故里所属地区进行争夺,一旦本地区的名人故里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就可以通过历史名人产生的效应,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宣传区域文化品牌,开发旅游景点,促进该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名人故里之争,实际上是利益驱动下的资源经济博弈。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名人故里以及相关开发,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再往深一层,名人故里之争是对品牌的争夺,地方希望通过名人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①许修峰:《名人故里之争,文化遗产维权的经济博弈》,《中国商报》2009年12月18日。以李白故里之争为例,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两国四方都自称是真正的李白故里。其中,四川江油以“李白故里”为“城市商标”,围绕着李白故里着力打造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2003年,江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把‘李白故里’注册为商标,由此,江油认定自己是全国‘唯一一个’李白故里。正是有了‘唯一一个’做底气,江油启动了涉及李白故里的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在7 亿元以上。”②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二,李白故里:两国四方的博弈》,《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4期。在“李白故里”的带动下,江油着力建设了一系列旅游景点,包括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太白碑林、太白公园、佛爷洞、白龙宫、观雾山、青林口红色旅游景区等。其中,青莲镇打造了以李白为主的李白故里、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人物景观长廊。李白文化旅游品牌为江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3年江油市的旅游总收入仅为五亿元,而自明确了李白故里的旅游品牌后,江油市围绕华夏诗城做足了文章。2007年,江油市接待游客348 万次,旅游总收入达13.26 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③沈仲亮:《名人故里之争化解需要智慧》,《中国旅游报》2009年11月23日。。可以说,不断丰富的李白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极大地促进了江油地区的发展。

正是因为看到名人故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湖北安陆、甘肃天水也声称是李白故里,“安陆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安陆初步建设成李白文化展示传播基地’,且规划背后同样有着大项目的身影——白兆山旅游风景区项目”④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二,李白故里:两国四方的博弈》,《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4期。。2010年,“甘肃籍学者雷达撰文,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当地随即举行了网友签名等活动,颇为热闹”⑤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二,李白故里:两国四方的博弈》,《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4期。。由此,甘肃也加入到争夺李白的行列里。不仅如此,吉尔吉斯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朱萨耶夫·古邦在访问湖北安陆时,“称李白故里在吉国的托克马克市,希望托克马克和安陆两个城市能够以李白为纽带,共同担负起弘扬李白文化的责任,并进一步拓展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⑥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二,李白故里:两国四方的博弈》,《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4期。。总之,“修复名人故迹,推动纪念活动,吸纳海内外华侨投资,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突破口。正是这种巨大的经济空间,使得各地乐此不疲,而地方政府也往往成为这些‘名人资源争夺战’背后的主导者”⑦侯丽:《“老子”拉锯战又升级》,《中国文化报》2008年4月1日。。可见,名人背后的经济利益是争夺名人故里的最主要因素。

(二)为树立社会形象而酣战其中

各地纷纷争夺名人故里,除了是为发展地方经济外,也是为了树立当地的社会形象,以期借之提升区域知名度。“地方政府处心积虑地用文化搭台,耗费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投入所谓‘文化工程’,做大做足‘形象工程’……以期为自己精心绘制的政绩图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①吴静:《从“名人故里争夺战”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学习月刊》2012年第16期。近年来,随着曹操墓地的考古发现,河南安阳也加入进来,与争夺曹操故里的河南永城、安徽亳州共同展开对曹操的文化宣传,就充分体现了各地区为树立城市名片所作的“努力”。

据研究,文化旅游的产业价值有四个层次的内容,其中两个涉及到社会形象,一是“区域和城市的名片”,二是“城市营销”。②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八,曹操故里:从故里到墓地的“生死”较量》,《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1期。而争夺名人故里,实际上就是在争夺一张树立社会形象的“名片”,“名人故里之争俨然演变成一种‘营销模式’”③侯丽:《“老子”拉锯战又升级》,《中国文化报》2008年4月1日。。通过名人效应来提高区域文化地位,树立城市形象,以历史名人为品牌进行城市宣传,发展地区文化,争形象、争政绩,成为名人故里争夺战的又一重要原因。各地对炎帝和黄帝故里的争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河南新郑和陕西黄陵都认为当地是黄帝故里,都在举行祭祖大典。陕西宝鸡、湖南会同、湖南炎陵、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都认为自己是炎帝故里,均据理力争,试图利用名人文化和民族认同感来扩大地区知名度。黄帝和炎帝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之根的黄帝和炎帝故里,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地方。如果某地是黄帝或炎帝故里,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必然会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注意,这对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地区形象和影响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老百姓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其事迹妇孺皆知,而其故里也出现了多地争夺的现象——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山东临沂都声称是诸葛亮故里,山西临猗还提出诸葛亮出生于临猗县天光村④李思辉:《美誉度不能靠“抱古人大腿”》,《湖北日报》2019年11月12日。。其中,南阳、襄阳、临沂三地竞争最为激烈,不仅以诸葛亮作为地区和城市的名片,而且发展了一系列以诸葛亮为背景的文化产业。南阳中心城区打造了“一山一水一卧龙”,“即独山旅游观光区、白河城市景观带、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以诸葛亮武侯祠为试点,集聚娱乐、影视、餐饮、住宿、时尚消费等众多产业”⑤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六,诸葛亮故里:穿越历史的天空》,《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9期。,繁荣了区域文化,扩大了城市知名度。襄阳也不甘落后,以隆中为龙头的三国文化旅游区是其“十一五”时期旅游优先发展区域和项目⑥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六,诸葛亮故里:穿越历史的天空》,《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9期。,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可谓一举两得。临沂也以诸葛亮为名片,发展旅游文化,大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仅在2007年的文化旅游节就签约项目32 个,吸引累计投资额达24.616 亿元,利用诸葛亮捆绑推介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农业、旅游等多个产业,同样实现了文化品牌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为弘扬区域文化而纷争不休

历史名人是一种文化符号,经过包装或打造,可以进一步引领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争名人故里的本质是争文化权属”⑦犁一平:《文化敬畏缺失,名人故里争夺乱象频出》,《证券时报》2017年7月20日。。各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名人文化”,确实蕴含着弘扬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的深意:通过对名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景观”⑧王玉琳:《有文化资源,更要有文化自觉》,《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当地历史名人,了解相应的历史,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传播历史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名人的魅力,各级政府会利用名人打造各种文化景观,开展文化活动。如在争夺老子故里的过程中,安徽涡阳宣称老子故里在涡阳县城境内,而涡阳天静宫(太清宫)就是老子诞生之地,是道教之祖庭。2007年,涡阳县人民政府举办了“涡阳首届老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天静宫二期工程落成庆典”①侯丽:《“老子”拉锯战又升级》,《中国文化报》2008年4月1日。,将天静宫打造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2008年,甘肃临洮也计划投资8 000 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占地达200公顷,并着力打造“老子飞升地”及老子飞升品牌。而在2008年3月,河南鹿邑也举行了纪念老子诞辰2 579 周年的公祭大典,并于5月举办了“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同样打出“老子文化”这张文化牌。再如曹雪芹故里,河北丰润、辽宁辽阳、辽宁铁岭、江西武阳三省四地都在争夺,各地均以曹雪芹和《红楼梦》为依托,打造各种文化景观,资金投入和声势都很大,如丰润斥资12 亿建设红楼寻梦城,辽阳建成了红楼梦文化游览区,铁岭为创建文化名城需要,打造了曹雪芹关外祖籍纪念地,而武阳也打造了红楼文化旅游产业园②裴钰:《“名人故里争夺战”之一,曹雪芹故里:中国名人故里“第一战”》,《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3期。。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子故里之争,还是曹雪芹故里之争,都蕴含着弘扬传统文化、建造独特文化景观、形成独特文化品牌的本意。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历史名人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已经成为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三、名人故里之争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名人故里之争成为了“公共话题”,引起了国家、学者和民众的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其影响主要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就积极影响而言,打造名人故里确实繁荣了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区域或城市知名度,而且激发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极大地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发展。例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对诸葛亮的争夺,看上去乱象环生,而实际上是双双受益。襄阳的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南阳的武侯祠则是国内最早设立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这些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此为依托,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此外,名人故里之争对文化遗址和名人故里的修整和保护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1996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赵云故里的旧庙重修,重修之庙占地20 余亩,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各级政府对名人故里都有保护措施,使得诸多与名人故居相关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

就消极影响而言,“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让传统文化很受伤”③《名人故里之争一纸命令能叫停吗?》,《平凉日报》2016年3月27日。。一方面,为争夺名人故里,各地在利益驱使下盲目跟风,不惜扭曲历史,以假乱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众所周知,西门庆是《水浒传》和《金瓶梅》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好色、贪财、玩弄权术的代名词,然而有些地方却借西门庆故里之名来发展地方经济。2003年,阳谷县投资3 470 万元兴建了占地30 余亩的狮子楼旅游城,大力宣传西门庆故里。临清的“西门庆项目”则力压阳谷县,其“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占地8 公顷,借西门庆打造了一个“金瓶梅”式的大观园。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诉求,各地急功近利,借名人故里搞政绩工程,劳民伤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一个有着高度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自然也成为各地区的争夺对象。2012年8月23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花果山景区”两年投资6 000万,仅仅建成一座接待中心,整个项目变成了烂尾工程。嫦娥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成为各地争夺的焦点。山东日照斥资上亿开发相关旅游项目,而江西宜春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月亮文化节,还成立了嫦娥文化产业办公室。这些地方以名人故里为噱头,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亵渎文化,对弘扬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利影响。各地对名人故里“不恰当地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的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先进文化”①《为何叫停“名人故里”之争》,《山西科技报》2011年6月15日。。

四、名人故里之争的理性回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彩”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22-04-26,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中国有灿烂的文明,出现了众多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名人,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争夺名人故里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激烈竞争的结果,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在反思的基础上理性地分析对待。为了真正弘扬名人文化,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名人故里之争必须回归理性。

(一)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由于历史名人活动范围广,有出生地、寓居地、为官所在地等各种情况,加之年代久远、行政区划的不断变动、文献记载缺乏,自然会引起各种争议。所谓“名人故里和古遗址存在于何地,本来不是问题,但古代名人并不总在一个地方活动,加上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不断变更,才最终导致‘归属地’的扯皮问题”③柳霞:《解决名人故里之争的根本途径是学术论证》,《光明日报》2010年3月29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在对待名人故里归属地的问题上,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充足的史料做支撑,真正地做到尊重历史事实。传统历史考据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无征不信,“而考据名人故里正是考据学的内容之一。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挖掘”④王玉琳:《有文化资源,更要有文化自觉》,《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名人故里之争的理性回归必须借助严肃的学术研究,要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清出生地、寓居地、为官所在地、行政区划变动、文献记载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而那些为了维护当地利益,不尊重史料,歪曲历史事实,强作解释的做法则必须摒弃,“以常识的眼光来看,去追问一个小说形象而且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籍贯,倘若这也是学术,那也充其量是走火入魔的学术”⑤胡艺:《名人故里炒作为何禁而不止》,《中华读书报》2016年11月9日。。总之,学者在论证名人故里时,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历史及个人负责”⑥王记录:《近十年来“通俗历史热”探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严肃的学术论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名人故里之争乱象纷起的现象,“对待历史名人的故里,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能臆造和想象,必须有可考的证据才能够说服人,或者有公认的事实,没有争议,才能对外宣布,或者发布研究成果”⑦犁一平:《文化敬畏缺失,名人故里争夺乱象频出》,《证券时报》2017年7月20日。。

(二)地方政府需要避免盲目跟风

在地区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要秉持客观、科学、正确的态度,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地方政府而言,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不能只挂个名人的头衔而缺乏实际内容。对名人故里的开发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除了有证据支撑,还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城市乡村,拥有文化资源固然可贵,更要有文化的自觉。为炒一时话题、捞一笔横财而罔顾历史事实,终是立不住脚的……如果淡忘了此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却因为无中生有的文旅项目模糊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静下心来做好文化建设的实事,才是真正谋发展、惠民生的良策”⑧王玉琳:《有文化资源,更要有文化自觉》,《人民日报》2019年9月10日。。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不能盲目跟风,不能把名人故里作为投机手段,打造一些劳民伤财的旅游文化项目,而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文化。面对目前尚无定论的名人故里,各地可以积极协商,共同开发,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名人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但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必须靠创新创造取得,一个地方的美誉度必须靠好的政风民风去塑成,不是一味地寄希望于抱古人大腿。”①李思辉:《美誉度不能靠“抱古人大腿”》,《湖北日报》2019年11月12日。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地方政府要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名人故里开发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对当地的历史积淀要有深入了解,着力开发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把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切实推动区域社会发展。

(三)社会大众需要理性思考

文化塑造地域,优秀名人文化是各地区亮丽的名片。社会大众对名人故里的认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乡贤情怀的影响,从历史记载到乡野传说,各地都有对历史名人事迹的传颂,且版本众多。当地人都会出于自豪心理,介绍家乡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存在争议的人物,或者传说中的人物,甚至是负面人物,只要是“历史名人”,都会认定是“家乡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排除其他说法,当仁不让地建构本地历史,这无意中也使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变得越来越复杂。

名人故里争夺战之所以被称为“闹剧”②《名人故里之争是闹剧》,《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7日。,与社会大众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社会大众对当地名人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当地政府。名人故里的争夺不只是利益之争,还是社会大众的历史认知之争。西施故里有“诸暨说”和“萧山说”两种,两地民众各自维护“本地说”,颇耐人寻味。因此,有人提出对名人故里争夺战要有清晰的认知,要维护历史事实,对于有争议的内容,需要官方和学者给出认定,不能捏造和违背基本史实。③《“名人故里”之争,争来的不应只是利益》,《武进日报》2017年2月27日。由此,人们提出“谁来平息名人故里之争”④梅香生:《谁来平息名人故里之争》,《三门峡日报》2017年8月4日。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利用名人故里来发展经济,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消费名人,罔顾历史事实,民间与官方合谋,强力维护名人故里的自属性,则是不可取的。

总之,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化解争论,把历史名人变成优秀文化资源,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发挥正面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树立人们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不是演变为炒作文化的闹剧,是政府、学者和民众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故里名人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舔名人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26
名人摔跤后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02
故里山西
探访林语堂故里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梦回故里
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0
商故里大酒店
度假旅游(2017年8期)2017-12-11 18:10:08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探索科学(2017年5期)2017-06-21 21:16:16
名人書系列
现代出版(2017年3期)2017-06-15 15:03:21
抢注历史名人故里行为的法律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