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程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研究

2022-12-15 14:52:28李思漫刘峻嘉
水电站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变量评估

李思漫,刘峻嘉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2)

0 前 言

现代企业在管理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理念,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促进稳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风险管理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美国管理协会提出,早期主要聚焦在保险等金融领域,随着管理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探索不断深入,风险管理学术开始成型,1963年《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将风险管理研究推向了系统化、专业化[1],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一文,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可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并贯穿于各种经营活动之中,文章详细阐述了全面风险管理服务于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包含八项要素,涉及各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各下属分/子公司等企业的各个层级[2]。

国内于21世纪初开始广泛推行风险管理研究,陈秉正于2003年在其著作中整合了相关外国风险管理理论,对风险管理的演化、基本框架、管理策略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论述和展望[3]。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要求,提出收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制定管理策略、提出并实施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等主要流程,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共同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一步提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原则和工作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风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往往引起风险的评估值随着相关风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评估结果层次不清晰、权重难分配、数据效用重叠、评价不准确,在企业风险管理中难以把握重点,鉴于此,本文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分析各项风险的相关性,从分析风险之间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出发,用量化分析的方式排除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关键因素的重要程度,找出风险管理关键因素,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风险评价体系,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系统性和可比性,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 风险要素分析

本文根据国资委发布的《国资委2020年度中央企业风险分类参考标准》中应重点关注的二级风险、工程行业再次细化后的三级风险,选取近年来风险排序始终靠前的市场经营类风险(MM)、战略规划类风险(SP)、财务资金类风险(FC)、项目管理类风险(PM)、生产业务类风险(PO)共计25项,形成风险主要要素清单(见表1),进行风险描述。

表1 企业主要风险要素清单

1.1 市场经营类风险

在新环境下企业经历着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国际政治纷争不断、全球经济放缓、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等,对国际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国内疫情常态化严格管控、国家政策和战略适时调整、行业内外竞争日趋白热化等,使国内市场经营工作也面临较大压力。

1.2 战略规划类风险

企业的健康发展源于科学的战略规划,完善的治理结构、合理的组织体系及架构设置,健全和执行到位的制度体系是企业依法治企、稳步发展的基本要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产业发展路径、方向、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和战略布局,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1.3 财务资金类风险

企业财务资金类业务主要包含筹资、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税务管理等内容,财务资金类风险项下各分项之间环环相扣,它们与企业的各个生产运营环节也密不可分。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对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资金风险的管控水平也越来越彰显企业总体运营管理能力。

1.4 项目管理类风险

项目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载体,针对各类项目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体系,是企业提高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整体经营效益的基本前提。

1.5 生产业务类风险

在做好项目整体风险把控的同时,从合同管理、成本及费用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三项业务管理、工程索赔、工程结算等角度,做好生产运营实操业务的风险管理,是提升生产质量,筑牢企业根基的重要保证。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检验

2.1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模型,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融合了传统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与“线性模型之回归分析”的统计技术,对于各种因果模型可以进行模型辨识、估计与验证[4]。SEM包含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部分,结构模型反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反映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可同时分析多个潜变量,潜变量可由多个指标组成,也允许变量均存在测量误差,可以探求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一步科学探求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同时可对样本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弥补传统回归方程等模型一次仅能分析一个变量,并且不容许自变量存在误差的弱点[5]。结构方程模型在国外的运用已广泛覆盖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分析技术。20世纪90年代起,结构方程模型也开始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绩效、满意度分析、竞争力等方面[6]。

本文属管理学研究领域,以多个观测变量与多个潜变量为研究对象,以大样本调查问卷结果为分析内容,评价主观性强导致变量存在测量误差,以上特点使本文更符合于结构方程模型特点和效用,在确保样本结果真实、有效的基础上,将大量主观性评价综合分析,得出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选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样本分析。

2.2 问卷数据来源

根据本文构建的风险要素清单进行问卷调查设计,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和影响程度(C)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矩阵评价法计算出各项风险的R值——风险度,表征每一项风险在一定发生概率的基础上的影响程度,以此反映该项风险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风险矩阵评价法:

问卷通过网络向企业专家进行发放,为了保证数据真实有效,选取的专家包含了企业领导及高管、职能业务负责人、分/子公司负责人、业务技术专家、职能管理及专业生产骨干人员等,问卷共发出515份,收回452份,有效收回率87.77%,样本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3 信度、效度分析

为确保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模型拟合度和结果分析的有效性,本文采用SPSS26.0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通过计算Cronbach’(系数评价各观测指标的可靠性,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所有Cronbach’(系数均大于0.7,说明样本整体可信,符合要求。本文同时对项目总体相关系数CITC进行了计算,得到CITC值均在0.573~0.752之间,大于0.5的要求值,两项指标表明数据样本总体信度、观测指标信度和一致性都较为优异。

表3 信度检验分析

采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见表4),KMO值为0.955>0.600,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为0.000,说明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统计量显著,各指标有较强相关性,25个变量共计旋转聚合出4个特征根大于1的有效因子,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3.897%>50.000%,各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证明数据信息可以被有效提取,效度符合要求。

表4 效度检验分析

3 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风险评估中各项风险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关系,计算多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作出如下假设:市场经营类风险、战略规划类风险、财务资金类风险、项目管理类风险、生产业务类风险等五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整体风险管控有着正向的影响路径和显著的影响程度。根据模型原理和设置,拟定市场经营类风险(MM)、战略规划类风险(SP)、财务资金类风险(FC)、项目管理类风险(PM)、生产业务类风险(PO)为潜变量,问卷中的各项风险指标为观测变量。

3.1 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一阶模型分析

将样本数据导入AMOS24.0软件中,进行违规估计检验。如图1所示,模型所有误差项均为正数,误差值路径系数均在0.36~0.95之间,标准化因子载荷量均在0.6~0.9之间,说明模型不存在违规估计现象,可进行整体适配度的检验[7]。

图1 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一阶模型分析

由一阶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可知:RMSEA=0.062<0.080,GFI=0.901>0.900,AGFI=0.877>0.900,NFI=0.905>0.900,IFI=0.936>0.900,TLI=0.927>0.900,CFI=0.936>0.900,卡方自由度比CMIN/DF=2.856,在1.00~3.00范围内,以上拟合指标中除AGFI以外,全部符合拟合标准,说明风险指标拟合程度基本满足要求,由图1可知,各项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都大于0.67,已达到显著的标准,说明各项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因此,本文假设仍有一个更高阶的指标,对四项潜变量存在较大的影响,故使用二阶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

3.2 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二阶模型分析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因子分析结果,将影响市场经营类风险(MM)、战略规划类风险(SP)、财务资金类风险(FC)、项目管理类风险(PM)、生产业务类风险(PO)等潜变量的高阶影响因素设定为企业风险(ER),绘制并运行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二阶模型分析(修正前)

由二阶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可知:RMSEA=0.055<0.080,GFI=0.897<0.900,AGFI=0.876<0.900,NFI=0.888<0.900,IFI=0.932>0.900,TLI=0.924>0.900,CFI=0.931>0.900,卡方自由度比CMIN/DF=2.380,在1.00~3.00范围内。其中GFI、AGFI、NFI不在要求范围内,将对模型进行修正(见图3)。

图3 企业风险评估量化分析二阶模型分析(修正后)

经过修正,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范围内,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模型适配度检验数据

3.3 风险指标重要性计算

根据模型呈现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和影响程度,计算企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体系见表6:

表6 企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体系

由表6可知,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生产业务类风险占据更高的权重,往后依次是市场经营类风险、财务资金类风险、项目管理类风险、战略规划类风险。

将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排序,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企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体系

3.4 模型解析

3.4.1 结构模型解析

由图1中的五个一级指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一级指标相互之间都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效用是相互联动的,模型中每一个风险指标代表的管理环节均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每项指标的变化都会引发相关联指标的变动。

在这其中,风险指标的影响程度又有细微的差别,从大到小依次为:生产业务类风险、市场经营类风险、财务资金类风险、项目管理类风险、战略规划类风险。排名靠前的风险对其他项的影响程度更大,相应的管控效用也更显著。

3.4.2 测量模型解析

由图3可以看出,二级指标分别对各自的一级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效用,使用两级影响效用相乘叠加的方式进行权重计算后,得到二级指标综合权重及其排序,如表7所示。根据各项风险的综合权重排序可知,工程质量风险、市场外部竞争风险、成本费用管理风险、投资管理风险、市场内部竞争风险、工程索赔风险、融资风险、合同管理风险、资金短缺风险、市场供求风险等,是风险管理中影响程度更大的因素,管理好靠前的风险,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靠后的风险奠定管理基础。

4 对策与建议

4.1 注重生产过程管理,提升履约能力

加强生产业务风险管理,提升企业履约能力。随着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生产量的增加,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成本费用控制、变更索赔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和项目执行力度。通过熟练掌握项目关键技术和工艺、精细准确推进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有效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合理管控工程变更索赔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履约能力,降低因项目技术、质量管理松散,落实法规、规范、标准不力,出现不合格或严重延期工程交付,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项目超结超付,索赔管理不力等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4.2 强化入口风险审查,重视“未病”治理

在国外政治、经济等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更应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加大风险评估和前期调查力度,谨慎排查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探索风险与机遇的平衡点;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完善市场监测及营销体系,及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匹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还应完善企业合规建设体系,持续建设培养精通业务且熟悉国内外政策法规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避免在营销和分包过程中因发生法律纠纷而引起企业损失。

4.3 实施科学财务策略,提升经营效益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进一步做好资金规划、“两金”压降、融资管理等制度建设,坚持科学的财务策略,优化债务结构,平衡好融资规模、投资需求与财务承受能力三者的关系,利用合规、有效的手段提升资金预测能力和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4.4 优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夯实企业盈利基础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夯实企业盈利基础。企业可进一步强化项目投资和项目投标前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对拟投资的项目必要性、合法合规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组织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对拟投标的项目建设条件、投标报价策略、收益预估以及后期履约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盘考虑,利用有效的项目评审流程、完善的法律合规审核保障、科学的合同设置及后续管理,提升项目质量,夯实企业的盈利基础。

4.5 合理规划战略布局,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战略规划管理,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可充分进行内外部环境调研分析,关注国际和国内相关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以此科学设定企业自身的总体规划、业务发展规划、战略市场区域规划、职能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体系,并根据企业治理需要,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优化制度体系、实施产业布局、明确风险偏好,引导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5 结 语

文章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探索了量化分析风险评估数据的可能性。围绕进一步提升风险评估结果有效性和精准性的中心目标,研判了风险之间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风险评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层次不清、权重不明、效用重叠等问题,并针对各项风险提出了管控建议。

该计算方式集中了多变量同步分析、结构路径分析和影响因子分析同步分析的双重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各项风险间的关联影响,计算各项风险清晰定义内的实际权重比例,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控视野下的风险管理构架,指导企业年度重大风险识别后的管控方向,企业可运用量化分析手段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两级管控体系,通过数据的科学计算找出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全盘统筹、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执行风险应对措施,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变量评估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评估依据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