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丽,罗明丽,范慧娟,王琳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性激素、环境因素、家族史、生殖因素等有关[1]。相关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中占24.2%,位居前列,我国40~50岁女性为高发年龄阶段[2]。目前临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术后及化疗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其中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肢体沉重感、增粗。有研究报道,乳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是患肢功能康复最佳时期,若患肢出现淋巴水肿则患肢功能锻炼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3]。因此,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早期预防与有效处理成为术后康复护理中需引起重视的内容。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11月于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31~66(45.65±5.32)岁,体质量54~68(61.75±4.57)kg;观察组年龄32~66(46.18±5.46)岁,体质量55~68(61.68±4.69)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4]中乳腺癌诊断标准;(2)经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3)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应证,且首次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4)临床资料、影像资料等均完整;(5)单侧乳腺癌,术前患肢未发生水肿。
1.2.2排除标准 (1)术侧关节功能存在障碍;(2)沟通障碍;(3)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全;(4)依从性差或拒绝配合此次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术后接受常规护理与疾病知识宣教,护士给予患者适当心理护理,观察手术部位渗出、引流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与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患肢淋巴水肿发生,促进康复,讲解术后注意事项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1.3.2观察组 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干预。术后3 d患者引流管引流趋于稳定后开展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以促进患者建立上肢肌间的淋巴回流通路。(1)在患者颈部淋巴结部位进行环形按摩,调整力度避免用力过大造成伤害,无名指、中指、示指并拢,以画圈方式在患者锁骨下淋巴结、颈部、耳前与耳后进行轻柔按摩,促进锁骨下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通道打开。接着从肩背部缓慢按摩直至患者锁骨下淋巴结,从手背缓慢按摩至上臂,从上臂尺侧缓慢按摩至桡侧,然后按摩逐渐向患者肩部、颈部贴近,引导患者患侧上肢淋巴结向颈部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回流。最后为促进患者上腹部淋巴结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可从腹壁缓慢按摩直至患者腹股沟淋巴结,每日2次,每次20 min。(2)待患者切口愈合较好,切口处无积液时,以患者切口为中点分别向上和向下及从患者腋中线向内缓慢按摩胸壁组织,促进淋巴组织引流到同侧、对侧锁骨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处,按摩患者患侧腋窝组织,促使瘢痕软化,同时依次从上臂内侧按摩直至腋窝处,促进患者腋窝周围的淋巴通道打开,每日2次,每次10 min,2周后降至每日1次,术后所有患者均按摩3个月。
1.4 观察指标(1)淋巴水肿发生情况。根据文献中淋巴水肿周径测量法判定[5],干预后利用软尺测量患者水肿最明显处的周径,和健侧同一部位周径对比。轻度水肿:周径增加小于3 cm。中度水肿:周径增加3~6 cm。重度水肿:周径增加大于6 cm。各水肿程度例数相加与总例数的比值为淋巴水肿发生率。(2)上肢功能。采用上肢功能调查量表[6]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功能情况,该量表评估项目有11个,包含上肢症状、上肢活动度、日常社会功能3个维度,总分0~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上肢活动功能越好。(3)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评估。SAS总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8]评估,该量表评估项目有30个,包含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1 淋巴水肿情况观察组干预后淋巴水肿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淋巴水肿情况比较(n,%)
2.2 上肢功能两组患者干预前上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肢功能评分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情况比较分)
2.3 心理状态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AS与SD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生活质量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乳腺癌为我国女性高发的癌症之一,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临床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紧急表现为乳房处皮肤异常、乳房肿块等,癌症晚期临床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回缩、橘皮样变、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目前,临床首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但是患者腋窝处淋巴组织被清扫后,上肢淋巴、组织回流受阻,易发生淋巴水肿,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患者负性情绪加重,不利于预后[10]。有研究认为患者术口愈合引起瘢痕增生、组织痉挛,压迫患者上肢局部静脉,也会导致回流受到阻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1]。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术后常规肢体康复锻炼、手术、常规护理等,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伴有局限性。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术后淋巴水肿方法非常必要。
近年来,手功能康复理念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逐渐被应用,其不仅包括患者肘部、手部等整个患侧上肢的功能康复,帮助患者在保证关节活动基础上进行恢复,还包括患侧肢体淋巴水肿的有效预防与处理等。手法淋巴引流是通过对患者浅表淋巴进行按摩,达到开放淋巴通路、舒缓瘢痕组织、减轻淋巴水肿的目的[12-13]。张慧珍等[14]研究了手法引流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手法引流具有无副作用、无创等特点,能够有效治疗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本研究将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淋巴水肿总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9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手术治疗破坏了患者淋巴系统,造成上肢周围淋巴回流受到阻碍,最终导致淋巴水肿出现,应用本研究的手法引流,通过按摩促进淋巴回流通路开放,发挥预防与治疗淋巴水肿的作用,同时配合循序渐进肢体功能锻炼,帮助肘关节、指关节等多处关节活动,促进淋巴回流,有效减轻肢体疼痛麻木感,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辛红梅等[15]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分析原因,淋巴水肿不仅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还会影响患者情绪状态,引起各种负性情绪产生,应用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之后,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减轻患侧肢体疼痛,促进肢体功能锻炼,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从而改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毛朝琴等[16]研究结果同样显示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与不良情绪发生率,提升上肢活动度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