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陈楠,张明明,魏小云
(郑州人民医院 a.药学部;b.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可使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引起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坏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是首选治疗手段,但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风险依然存在,仍可能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因此,对PCI术后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十分重要。中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好作用,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以及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效果[2-3]。本研究旨在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PCI手术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60~85(69.50±5.99)岁;Killip分级Ⅱ级41例、Ⅲ级2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60~86(68.94±6.49)岁;Killip分级Ⅱ级43例、Ⅲ级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且具有PCI手术适应证,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有PCI或心脏搭桥手术史,肝、肾功能受损,合并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感染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郑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1)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后接受密切监测和对症治疗,并根据术后病情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685)、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和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1756]等药物治疗。(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999)治疗,将20 mL丹参多酚酸盐加入100 mL 9 g·L-1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3)两组患者需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1)炎症细胞因子。于患者PCI术后1、14 d时抽取3 mL静脉血,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2)细胞黏附因子。于患者PCI术后1、14 d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3)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于患者PCI术后1、14 d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NO)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4)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2.1 炎症细胞因子PCI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4 d时,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2 细胞黏附因子PCI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ICAM-1和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4 d时,两组血清ICAM-1和VCAM-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细胞黏附因子水平比较
2.3 血管内皮功能PCI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NO、ET-1和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14 d时,血清NO浓度较术后1 d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14 d时,血清ET-1和vWF水平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4 不良心血管事件PCI术后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PCI可以使冠状动脉闭塞部位及时恢复血液供应,是急性心肌梗死首选的治疗措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但是PCI术无法根本性消除冠状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很可能出现血管再次狭窄[5],并且该手术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使血中NO浓度降低,影响血管舒缩功能,诱导ET-1和vWF大量分泌和聚集,进一步加重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激活机体凝血机制,加速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6]。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会导致心肌组织异常炎症反应,PCI术将刺激TNF-α和IL-6等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加剧局部炎症反应过程,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进一步促进ICAM-1和VCAM-1等细胞黏附因子的生成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刺激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导致血小板、细胞外基质等黏附、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并向不稳定性转变,影响血管的稳定性,促进炎症血栓形成,再次引起动脉管腔阻塞,增加PCI术后发生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7]。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培哚普利等药物具有抗血小板和动脉硬化作用,术后应用以上药物可稳定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降低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的再发风险,提高PCI手术效果,改善心脏功能[8]。
随着中医临床的不断发展,中药在PCI术后药物治疗中有一定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活性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以及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可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功能,同时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CI术后14 d时,血清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ICAM-1和VCAM-1等细胞黏附因子均较PCI术后1 d时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上述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与王宇等[11]、陈苗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王宇等[11]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能够降低心绞痛患者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在改善心脏功能以及提高疗效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陈苗等[12]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能够降低PCI术后ICAM-1和VCAM-1等黏附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局部抗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研究也同样说明了丹参多酚酸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有效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因子的分泌,抑制老年患者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细胞因子对血管壁造成的直接损伤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避免血小板、细胞外基质等黏附在血管壁上,维持机体血管内皮功能,预防炎症血栓形成以及斑块破裂。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CI术后14 d时,血清NO、ET-1、vWF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均较PCI术后1 d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这与幸敬芬等[13]、李军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联合PCI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多种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本研究也同样表明丹参多酚酸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可减轻老年患者血管内膜和内皮细胞损伤,提高血管的稳定性,保证术后正常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并且可通过增加NO的合成,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调节血流、抗血栓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维持血液抗凝和凝血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改善PCI患者的预后效果。本研究对PCI术后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与刘铁镇等[15]、吴源鸿等[16]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丹参多酚酸盐和西药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抗血小板和血栓形成的作用,避免PCI术后患者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甚至发生心源性死亡,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后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后,能够改善其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