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兰,陈瑶,张艳艳,周松,黄雅怡,杨小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护理部;b.产科;c.感染重症监护病区;d.重症监护病区;e.感染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造成全球每年数百万患者死亡[1]。我国作为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2]。为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我国制定了各时期的结核病防治规划,其中通过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群体对结核病认识,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3]。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也提出“分秒必争,终结结核”,为落实这一主题,多方位、多手段、各人群优化防控策略尤为重要[4]。学校人群密集,学生之间接触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很容易发生暴发流行,学生被认为是结核病的高危易感人群[5]。有研究指出由于缺乏对结核病防护知识,学生肺结核的发现和诊治易被延迟,使学校肺结核疫情更严峻[6]。为有效提出针对校园结核病防控的优化策略,对学校群体结核病知识、信念和行为调查是必要的。本研究旨在对大湾区学校群体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简称知信行)进行现况调查,以期为减少地区学校内结核病的传播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湾区1所幼儿园、3所初中、3所高中及2所大学的学生、教师及家长为调查对象,其中幼儿园仅调查教师及家长。
1.2 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收录的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文献及《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7],构建校园结核病防治知信行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相关信念、结核病防治相关行为、结核病知识的需求及获取知识的途径5部分,共32个条目。每所院校联系1名辅导员作为调查联络员,进行培训后开展调查,通过问卷星集中发放问卷,答卷人独立作答,在填报的过程中由接受过培训的调查联络员给予指导答疑。
1.3 资料收集与整理问卷星设置为每个IP地址仅填写1次。依据知情同意和自愿参加的原则,研究对象选择“同意”后进行问卷填写,单选题只允许选择1个选项,被调查对象需按顺序逐题填写,问卷填写完整方可提交。问卷星后台自动监测的问卷答题时间,剔除填写时长短于60 s的问卷,保证问卷真实有效。
1.4 调查指标(1)单一知识知晓率。为正确回答某一知识的被调査对象人数占调査总人数的百分比。(2)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所有调查对象一共回答正确的信息条目数占所有调查对象一共回答信息条目数的百分比。
2.1 问卷作答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回6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590份,有效率为98.3%。其中,学生349份、家长171份、教师70份。
2.2 教师方面70例教师年龄为(37.42±9.01)岁,教龄为(13.42±10.87)a。教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了解情况见表1。教师结核病防护知识知晓率为74.46%,其他见表2。教师结核病相关态度和行为情况见表3。教师获取结核病的途径中,85.7%的教师通过电视和广播获取结核病知识,71.4%的教师通过医生或者是报纸、杂志、书刊获取结核病知识,60.0%的教师通过宣传的材料和张贴画获取结核病知识,57.1%的教师通过网络获取结核病知识。
表1 教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的了解情况(n=70)
表2 教师结核病防护知识现状(n=70)
表2(续)
表3 教师结核病相关正确态度和行为调查(n=70)
2.3 家长方面171例家长年龄为(38.65±7.01)岁,学生年龄为(9.42±3.78)岁。其中,132例家长(77.1%)的学生有卡介苗接种史,有11例(6.4%)家长的学生无卡介苗接种史,还有16.3%的家长表示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无接种卡介苗。家长结核病防护知识知晓率为66.81%,其他见表4。家长结核病相关态度和行为详见表5。在获取结核病途径上,有64.9%的家长是通过报纸、杂志或者书本来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62.6%的家长通过宣传材料来获取知识,62%的家长通过医生来获取结核病知识,48.5%的家长通过电视和广播来获取结核病知识,46.2%的家长通过网络来获取结核病知识,还有8.8%的家长表示不了解。
表4 家长结核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n=171)
表4(续)
表5 家长结核病相关正确态度和行为调查(n=171)
2.4 学生方面349名学生年龄为(15.61±2.59)岁,男175例,占比50.1%。学生结核病防护知识了解情况见表6。学生结核病相关态度和行为情况见表7。学生获取结核病途径中,有61.6%的学生通过宣传材料和张贴画来获取结核病知识,84.2%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结核病知识,56.7%的学生通过医生获取结核病知识,50.1%的学生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结核病知识,另外还有14.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
表6 学生结核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n=349)
表6(续)
表7 学生结核病相关正确态度和行为(n=349)
本次调研显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依次为74.76%、66.81%、62.62%,均低于国家规划的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85%)[3]。另外,教师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电视、广播、医生、报纸、杂志、书刊、宣传的材料和张贴画以及网络;家长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纸、杂志、书本、宣传材料、医生、网络;学生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材料和张贴画、网络、医生、电视广播,未来可在这些途径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提高这一群体的结核病知晓率。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学校群体的结核病早期防控意识有待提高。结核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烧、乏力等,与感冒等其他呼吸道症状相似,不容易引起学生、家长及学校的重视。一方面,学校及教育部门缺乏对结核病的敏感意识,大多数人容易遗忘此呼吸系统疾病,故而当自身或身边人群出现结核病相关症状时不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结核病预防的敏感性较低。另一方面,学生、教师及家长群体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结核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防护手段等内容了解甚少,日常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症状出现后未能敏锐察觉结核杆菌的侵袭,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就医发现结核杆菌感染的存在。校园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迟为结核杆菌的传播提供良好机会,对其他学生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加大了医疗机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的难度与治疗的直接及间接成本。部分教师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未能做好早期防控。学校对健康知识教育重视度不高,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在校内就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也没有专业人员来负责相关疾病的防治管理工作。部分学校未开展结核防治培训,医疗机构未开展相关疾病的宣传、指导,学生与家长不了解掌握发病原因和疾病类型,未能采取早期防治措施,也没有积极协助医疗卫生等部门做好结核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
对学校群体结核防控的建议。(1)深化推进医学科普进校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为提高结核病防治的重要工作,作为健康推广的专业医学科普团队,医护人员有义务与当地的疾控机构、学校组成健康团队,来学校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防治讲座活动,如新生入学时、每学期开学时定期开展知识科普讲座,可每年固定2期,不断加强学校师生的健康教育,努力构建无结核病的校园环境[4]。学校应当将结核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依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特点,就结核病开展多形式的主题活动,譬如主题班会、宣传海报、校园宣传栏、播放相关影像资料等,通过健康宣传,全面提升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结核疾病的认知水平,积极落实好校内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及时治疗,有效避免结核疾病在校内传播[8-9]。(2)协同推行多部门合作与跨学科研究。学校需要加强与卫生部门、医院的合作,如定期邀请专业医护人员来校开展结核病知识讲座和专业培训[10];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老师才能承担班主任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结核病防治管理能力;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时对学生家长进行宣教,为学生讲授传染病防控知识,教会学生进行结核病自查等。还可加强与人文社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从文学作品中肺结核的角色特征研究得到启示,把涉及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中关于青少年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结核病的防控实践中去[11-12]。学校群体的结核病防治不容小觑,应提倡全员参与,加大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把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早日实现“校园无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