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文明之路”

2022-12-15 09:06马生福
青海国土经略 2022年2期
关键词:狩猎青海文明

◆ 马生福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无论是纵向的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还是横向具体的华夏文明,青海似乎总是以一种蛮荒、缺失状态示人。但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追寻文明的痕迹,我们会发现,青海的“文明之路”从未缺失,依旧闪耀。

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气候环境变化深刻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对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产生深远影响。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让青海“文明之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特色鲜明。

敬畏——狩猎文明

狩猎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人类以采集狩猎为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了以利用原始技术取得基本生活资料的生存方式。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抱以敬畏的态度,此时期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其特点是用最简陋的工具通过狩猎获得食物来源。

人类自古以来对青藏高原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何时登上青藏高原和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一直是古人类学界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重点。2018年底,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和副研究员张晓凌在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的新发现将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至3万~4万年前。2019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院士和兰州大学张东菊副教授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发现的一件人类下颌骨化石经鉴定为丹尼索瓦人。这一研究成果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最早活动时间,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整整向前推进了12万年。

图1 夏河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

在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西部已有人类活动,在小柴旦湖、下大武、环青海湖、玉树参雄尕塑等多地发现旧石器遗址,其中发现有石核、石叶,以及各类刮削器,还有哺乳动物碎骨、灰烬等,这些都是狩猎文明的遗迹。

狩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从事小范围的狩猎采集行为,将外出狩猎采集的食物带回洞穴或驻地进行消费,生存空间和资源都较为有限。由于采集工具、采集方式的落后,再加上认识世界的程度有限,人类对自然持以敬畏的态度。

依赖——农耕文明

随着古人类生活的定居与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成为了生产者,是人类历史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根据目前有关考古证据,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史前粟)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农业文明的生产力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提高,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以大家庭和村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青海,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采集农业的萌芽。在距今约6000年前,随着仰韶文化西进到达青海最东部,在民和县胡李家遗址还发现炭化的粟,充分说明当时已存在粟作原始农业,在其后的马家窑文化发现较多的磨制石斧、刀、锛等农业生产工具, 说明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农耕文明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依赖自然,最典型的即“靠天吃饭”,生存资源的获取极大依赖自然条件。后来随着西汉屯田、唐代戍边、明代迁入等各大中原王朝的不断经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大提高,开发范围从河湟谷地最东部不断向高原腹地拓展,河湟谷地成为人类开发的重点区域,东传的粟作农业在该地区得到空前发展,奠定了河湟谷地在青海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农耕文明中后期,人类开发区域涵盖全省范围,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 利用更加深入和多样化,开发能力达到空前,逐渐形成青海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图2 有世界第一碗面条之称的喇家遗址面条

图3 河湟沃野

征服——工业文明

工业社会,人类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不断地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资源的大规模消耗,造成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青海工业化起步较晚,早先工业主要以盐业、矿业为主。

其中茶卡盐湖盐业开采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早在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其他如锡铁山铅锌矿、大通煤矿、门源砂金矿等在新中国成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千湖消失的玛多、满目疮痍的木里、黑云密布的电厂天气,青海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也必然遭遇到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

工业文明初期,人类妄想征服自然,没有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但无数实践证明,人类若要征服自然,必要经历自然的报复。

图4 工业发展之痛

和谐——生态文明

工业革命开始的200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发展史上最为显著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能源耗竭、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无数事例证明人与自然关系决定着文明的演进,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走出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不利,步入以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去。即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成为了文明演进史中的新阶段。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全球气候启动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先后作出十几次重要批示,大多都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明确指出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容不得丝毫闪失的重大责任。可见,青海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势中,具有特殊的区位和责任,青海必须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通过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切实担负起对国家生态安全应尽的责任。

言至于此,唯有行稳致远。新世纪以来,青海紧抓重大发展机遇,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卓有成效。从发展思想上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行动实践上说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南麓、青海湖流域等重点工程治理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青海湖水域面积为17年来最大,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升,湿地面积跃居全国前列,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局部改善,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减少; 流域供水能力不断增强,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中华水塔”更加丰沛坚固,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出省断面均为 I、II 类优良水质。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东部干旱山区、柴达木盆地五大生态圈建设规划格局基本构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雏形基本呈现。同时,“绿色发展”已成为青海经济和产业变革方向,多方参与的生态文化已经形成,制度建设和创新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和谐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青海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举措连连,成就斐然,让生态文明成为了文明演进史中又一璀璨的成果。

图5 鄂陵湖湖草湿地造就的中华水塔

生态,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至工业文明依次经历了“自然主宰的和谐”“整体相对的和谐”至“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演变。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最终把人与自然推向了对立面,人类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成为了文明演进史中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狩猎青海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大美青海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对不文明说“不”
青海行七首(录二)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文明歌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