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胡 斌 刘 前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院 吴江滨
北京国贸东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郭 佳
北京北工大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鲁秋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入新常态,城市发展开始从增量转向存量,从规模转向质量。城市存量更新旨在利用既有城市资源,盘活低效建设用地,提升空间品质,完善区域功能。市政场站作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环节,对其传统面貌有较强的邻避感和抵触心理。因此,亟待从存量更新的内涵出发,变革设计理念与建设模式,统筹多方利益诉求,规避设施负面效应,创新城市空间,改善城市风貌。
鉴于上述背景,我国学者对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市政设施设计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探讨。在规划层面,闫萍等[1]从集约用地背景下,分析了市政设施在规划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规划理念,并探讨设施之间的相互整合、与城市公共空间整合、与商业开发项目整合的可能性。胡斌等[2]从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出发,提出“绿地+市政”的模式。刘世光[3]针对市政设施地下化的建设提出合理适度原则、综合协调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在建设层面,张音玄等[4]进行了垃圾综合处理厂的实践探索,通过建筑设计美化设施形象,拉近设施与人们心中的距离。庄惟敏等[5]进行了菜市口输变电站综合体的设计,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变电站地下化”“空间形式与环境协调”,并在创作中加入对历史文脉的思考,为市政设计提供新思路。
本文基于现存问题的梳理,立足国内研究现状,从存量更新视角,探讨如何打破空间壁垒及公众“心理壁垒”的市政场站复合化设计策略。根据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数量多、分布广的供应类、环境类设施,如变电站、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与城市具有复合潜力的市政设施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市政设施大多独立占地,功能单一,布局分散,建筑密度与规模较低,且与城市公共活动联系较少,极易形成“设施孤岛”现象,不利于形成城市空间人性化归属感、亲切感的城市公共形象。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存量更新区域内,亟待提升利用效率,转变利用模式,形成一体融合的城市肌理与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市政设施也是城市功能与文化的组成部分,应统筹优化功能配置与规划布局,适度增加开放度和公共元素,与城市空间功能融合,塑造安全、绿色、高效、友好的新型市政设施。
市政设施支撑着城市水、电、气等能源的供应,伴随噪声、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人们较少在设施周边空间进行活动,从而演变为城市“消极空间”。主要原因是设施的确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是相关宣传的欠缺,人们对于市政设施仍停留在“脏乱差”“污染严重”等固有印象中。存量更新过程中,市政设施周围空间亟需从“消极”转向“积极”,其自身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建筑布局设计有待提升和改进,减小邻避效应并释放城市空间,提升区域活力。
市政设施种类较多且分布广泛,大到群体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生物质发电厂等,小到建筑单体和市政箱体,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较紧密。目前邻避效应较大的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和变电站逐步从露天转向室内,对削弱邻避效应具有显著作用,但多数市政设施由于设计模式、技术流程等原因,在建筑风貌上仍然较为单一,与地段文化主题、城市气质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随着社会对城市品质要求的提高,市政设施建设亟需在考虑自身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加入城市空间方面的考量,从城市肌理、文化、在地性等方面出发进行全方位统筹考虑。
市政设施大多是在绿地或空地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其建设流程是在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时只进行场地的预留,后期由电力部门和供热部门进行安装建设,极大影响了场地的整体风貌,破坏了景观与城市界面的连续性,而大中型市政设施的建设存在破坏景观风貌、与场地环境不匹配的问题。市政设施在地性设计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其建设大多受制于专业设计规范的影响,造成设施风貌千篇一律,造型、材质、色彩、形式、体量基本趋于相同,并呈现以单一、呆板为主的印象;另一方面,目前市政设施的设计依然是以工艺技术为导向,由于市政设施的专业性较强,故建筑专业配合不足,缺少精细化设计。
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政设施较为单一的工程思维和简单套用专业标准规范的设计模式,难以适应存量更新导向下的公共属性、品质提升、融合发展的目标追求。市政设施的设计理念亟待调整,基于此,本文提出“复合化设计理念”,包括“功能的复合”和“空间的复合”两个层面,对其内涵阐述如下。
1)“功能的复合”指市政设施除满足本体功能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兼顾生态修复、休闲娱乐、科普展览、教育文化等其他城市功能,增强公共效益与社会价值。从功能层面将市政设施从过去单一的“资源供应、环境处理”空间转变为具备多样化城市功能的“多元复合”空间。
2)“空间的复合”是指统筹利用地下、地面、地上空间,并将风貌、景观、文脉等城市要素纳入市政设施一体化设计,提高与城市的融合度并促进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将市政设施建设从过去的“封闭、灰色”的空间变为“活力、开放”的空间,对于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复合化设计理念”强调优先解决“设施”与“人”的矛盾,其建设模式应由过去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协同的模式。“自上而下”应提供政策的指引和专业的建议,“自下而上”通过公众参与,有选择地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资源的诉求和愿景。这种双维实施机制旨在强调周围居住者建设前期的参与感、建设完成后的体验感及使用过程中的幸福感。乔纳森·巴奈特强调,城市的活力不是由某个功能完成,而是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成果。因此,“复合化设计理念”更侧重于将市政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系统的有机体,甚至是触媒点,基于城市设计的整体观,通过协同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等专业,实现市政设施与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并与其他城市功能共同促进地段及区域的活力提升与品质改善。
此策略适用于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存在多个用地主体和不同诉求的更新区域,通过市政设施与其他城市功能的复合集成平衡多方利益诉求,加快设施落地,并补充完善区域功能配置,实现对土地的高效利用。
此策略旨在将城市功能融入市政设施中,将设施从“邻避”变为“邻喜”。重点是在规划前期研究设施辐射范围,并根据工艺安全、社会需求、使用要求等合理确定复合的功能和规模。在功能的复合内容方面可采用“市政+文体”“市政+广场”“市政+交通”“市政+办公”等模式;在建筑形式方面,可采用“地下市政设施+地上附建”“地上市政设施+顶部附建”“地上市政设施+环绕附建”“混合附建”4种形式。
例如,南京汉西110kV变电站综合体位于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内,采用“地上市政设施+顶部附建”,地下1层至地上2层为变电站用房,3~5层为体育活动中心,为产业园内人员提供体育活动场所。美国西雅图的丹尼变电站采用“地上市政设施+环绕附建”,将公共广场、遛狗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相结合,并通过连续步行体系的打造,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带来了便利,而且为所在地区注入活力。丹麦哥本哈根垃圾焚烧厂位于滨水工业区内,其采用“混合附建”模式,利用建筑的形体进行屋顶滑雪场的设置,不仅承担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功能,而且可作为城市休闲娱乐和环境教育的中心。
此策略适合文化主题较为突出的更新区域。这里的文化主题既有行业性主题,如变电站的电力文化、再生水厂的环卫文化等,也有地域性主题,例如日本东京涩谷的潮流文化、中国北京中关村的科技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强调突出城市特色与文化塑造,从多角度考虑建筑的在地性,而非简单套用规范标准的千篇一律表达。通过文化主题塑造,市政设施可变身为表述行业特色、地域历史、时代精神的载体,甚至可通过特色展览路径了解市政设施的工艺流程,担负科普教育角色,从而将其从乏味、冰冷的工业化形象转向具有场所感和亲和力的公共空间。
例如,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净水厂选址在余杭区东湖高架路与杭甬高速路交叉口,地上是“水美公园”,地下是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筑形式采用传统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风格,将江南园林和建筑风格进行演绎,不仅丰富了地区的文化内涵,而且美化了高速路匝道的沿途风景。江苏省泗阳县梨园垃圾回收站利用当地传统材料进行搭建,体现了建筑在地性的同时,也大大柔化了建筑形象,同时拉近与居民的心理距离。北京市东城区的南芦草园胡同利用传统北京特色建筑的形式,将小型变电站和环卫设施置入其中,保证了胡同风貌的统一和完整,并搭配绿植提升整体环境品质(见图1)。
1 北京市东城区南芦草园胡同变电站
此策略适用于对生态景观具有较高要求的更新区域,例如城市中心区的公园绿地或周围有山体、水体等良好景观的区域。核心是将市政设施纳入城市生态系统,利用被动式节能措施,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维护和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达到人、设施、自然三者的平衡。
对于小型市政场站如卫生间、变电站等,尽量采用降低高度和减小体量的方式减弱景观视觉阻隔。立面可采用绿植等进行遮掩,通过采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色彩、材质,避免视觉冲突;在形体上则可利用覆土、绿化、引景、公共空间等改善市政场站的公共形象与景观效果。例如丹麦Sydhens垃圾回收中心,利用覆土设计呼应周边的山体景观,并丰富了内外部的空间效果;深圳莲花山顶公园的公共卫生间通过建筑的开窗与周边的城市风光和自然景观形成良好的对话,将自然环境引入设施中(见图2)。北京南护城河角楼下的公共卫生间,将屋顶打造为休憩场所和景观平台,东可眺望南护城河,西可眺望龙潭湖公园,并利用建筑的形体及材料使自身融于周边的公园环境中(见图3)。
2 深圳莲花山顶公园的公共卫生间
3 北京南护城河角楼下的公共卫生间
对于大型市政场站如污水处理厂、大型变电站等,可采用“地下市政设施+绿地”或“地上市政设施+屋顶花园”的模式。因设施体量较大,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压迫感,城市更新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降低噪声、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并尽可能开辟绿地与公共空间,消除公众对设施的抵触,如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500kV地下变电站,利用公园地下的庞大空间资源,将原先静安站进行改造,电容量提升50%,地上仅保留通风口、与地面连接通道等必要功能,并将其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融入公园,最大程度地减小对既有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公园增添新的视觉体验。
城市更新行动是细微、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存量资源整合、优化、完善、实施等层面,需提出更具创新性思维与理念的应对方案。对于建成环境,市政实施位居其中、不可或缺,成为城市更新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孤立、封闭的形象与功能角色亟待转变。因此,尝试赋予其更多的公共属性,使其融入城市空间与民众生活,为城市带来多方增益,从而改“邻避”为“邻喜”,以提升整体区域活力。本文总结的3类市政设施复合化设计策略即是在此背景与发展需求下进行的思考与梳理归纳,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可独立或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