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讹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022-12-14 07:17朱齐冰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义注音释文

朱齐冰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讹混”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的高频术语,是指形体相近的汉字或汉字部件被混用所产生的现象。刘钊对将其解释:“一个文字构形因素与另一个与其形体接近的构形因素之间产生的混用现象。”[1]讹混的类型不一而足,岳晓峰对讹混的特点归纳为三点:一是时代性,即讹混在时代上有阶段性或连续性;二是方向性,即讹混是单向抑或双向;三是特定性,一个字可能不止一个字形,发生讹混的可能是众多字形中的一个[2]。

一、“乙”“”的形音义及其关系

(一)yǐ

一是指天干中的第二位。《书·召诰》:“越六年乙末,王朝步自周”,引申为指排名第二。

二是表示事物屈曲生长。《史记·律书》:“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三是鱼肠,《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取其象形。又用以指鱼鳃骨,也是取象形。《礼记·内则》:“狼去肠……鱼去乙。”郑玄注“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不可出。”

(二)jué

(三)yì

同“鳦”,燕子。宋穆修《秋浦会遇》诗:“再见来巢乙,频闻入市寅。”

依《汉语大字典》,“乙”是多音多义字,音异义别。“yǐ”中义项①“天干”名则属于假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即言:“假借以纪旬,为十干之一”。义项②即是“乙”在《说文》中的本义,有学者据古文字予以考释为“水小流”之意[8]。而义项③所代表的词和“ju锓yǐ”一样,皆非“乙”本字,乃异字同形。《说文解字注》卷十二于“”字下进一步解释,《史记·滑稽列传》“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中的“乙”,“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同时段玉裁又提到“鱼鳃乙”、“鱼肠乙”,指出“此亦非甲乙字。乃状如篆耳”[7]633。段氏所说是也。张涌泉也考证了“涂乙”之“乙”是“”的讹变字[9]。义项“y씓同‘鳦’”表述欠妥,“鳦”乃“”的重文,不能直接将“鳦”与“乙”等同,“乙”的“燕子”义也是“乙”“”长期讹混同形造成的结果。

二、“乙”“”讹混

表1 传统文献中“”讹为“乙”者①

表1 传统文献中“”讹为“乙”者①

沈兼士以《说文》重文“非仅如往者所谓音义悉同形体变异是为重文”,将《说文》“重文”分为三类:“形体变异”“同音通假”“义通换读”[11]。其中“形体变异”是重文的正例,指重文与本字音义一致,而“同音通假”是音同义异,“义通换读”是义同音异。“鳦”是“”的重文,《说文》“鳦,或从鸟”,“鳦”是在“”的基础上增加了义符“鳥”。“鳦”理应音义都与“”相同,但“鳦”在后世的演变却并非如此。

可见“於笔反”是“鳦”之俗音,其俗音之产生正是源于声符的错讹,而后世很多字书韵书都延续了俗音。不过也持有否定者,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下条就提到“本音乌拔反。十五部,入於笔切者,非是”[7]584。但由于传讹甚久,“约定俗成谓之宜”,直到现在的诸多辞书中,“鳦”的读音仍认为有误,难以还原。

表2 “鳦”字在现代辞书中的注音情况

四、“鳦”“”的相关问题

(一)《经典释文》中“鳦”的音注

《经典释文》中存录了几条有关“鳦”的音注,其中关于“乙”的字形颇为可疑,今条例如下进行分析③:

①鳦:音乙,本又作乙,郭乌拔反。(《毛诗音义》)[16]222

②鳦:音乙,本或作乙,或音轧。(《尔雅音义•下》)[16]1700

此两条法伟堂《经典释文校记遗稿》未出校,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对于第②条有校曰:“《诗·燕燕》《释文》鳦,郭乌拔反。《艺文类聚》鸟下,《初学记》岁时上,《御览》羽族九,皆作乙。”[17]黄焯先引《毛诗音义》指出②字头“鳦”字在《艺文类聚》等异文,可证实成“本或作乙”之说,但未涉及到音注的考察。①②条中“音乙”是以直音法注音,“本又作乙”为说明本字,“本或作乙”为补充异文,其后的“郭乌拔反”“或音轧”为又音,而“轧”即音“乌黠反”,则①②条的音相同。

首音“音乙”,《释文》“乙”为影母质韵,而“鳦”又音为影母黠韵。此处有两种可能:一是“音乙”不误,陆德明时已将“鳦”的声符作“乙”。二是“音乙”本为“音”。而“”为影母黠韵字,又音亦为影母黠韵字,则属于“重音音切”。依据《经典释文》“叙录”所述的体例,《经典释文》中不存在不予区别意义的重音音切④,因此第二种情况不成立。由此看来只能是陆德明本来就作“音乙”,与《切韵》的安排一致,区别在于陆德明存录了异读“郭乌拔反”。这也从侧面说明隋末唐初时“鳦”字读音就已经发生了讹变。

(二)“鸿乙满纸”

“鸿乙满纸”又作“鸿鳦满纸”,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疑为沈德符首用。《吏部·异途任用》:“比收卷,则鸿乙满纸,或仅数行,或戏爲俚词,以寓嘲谑。”[18]295《士人·徐文长》:“令故爲徐所轻,衔之方入骨,按君暂起辄泚笔涂抹之,比取则鸿鳦满纸,几不可辨矣。”[18]581此处“乙”即“”也,“鳦”同“”。“鸿乙满纸”《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形容书写潦草,随意涂抹”,今用来指书写潦草。然此释义不够精确,值得商榷。应当重新训释为“字迹潦草,难以辨别”,突出“难辨”义。

“鸿乙满纸”中“鸿乙”的用法源于南朝齐张融《门论》:“吾见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狱是非。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爲凫,楚人以爲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弘明集》卷六)这里“乙”即是“”。张融举“凫”“”同“鸿”的例字证说其佛道同源、二者兼容的主张。同一鸿而强加分别成“凫”“”,此处指辨别不清,认识和判断上存在错误。后来有了成语“越凫楚乙”,而“鸿乙满纸”则将此义运用到书写上,表示字迹难以辨别清楚。《士人·徐文长》条中并非徐文长的书写潦草,而是与他有嫌隙的县令涂抹了他的试卷,使得字迹“几不可辨矣”。《吏部·异途任用》条则是因众儒生轻视、刁难出身县吏的新任官员,随意涂抹笔画使得潦草难以辨别。两处用法想表达的都是字迹难以识别清楚,突出“难以辨别”。若仅据文意将“鸿乙满纸”训释为“书写潦草,随意涂抹”,就脱离了词语“鸿乙”的语源和语境,反而有望文生义之嫌。

(三)《文选》“思乙乙其若抽”

《文选》卷十七,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李善注:“乙,抽也。乙,难出之貌。《说文》曰,阴气尚强,其出乙乙然。乙音轧……”[19]而《字汇》《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书引陆机文“乙乙”皆作“”。如《字汇》卷一“乙部”下“”字条:“难出之貌,陆士衡《文赋》:‘思其若抽’,一本作‘轧轧’”。

但“轧轧”所对应的正是“乙乙”,李善此处的“乙音轧”也并非注音,而属于“义同换读”,即通过标注常见字的读音来表示被解释字义。《史记·律书》《释名》等书中皆有以“轧”释“乙”者,《释名》“乙,轧也,自抽轧而出也”[20]。《史记·律书》“乙者,万物生轧轧也”[21]。故此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乙”条下言“轧者,乙之诂也”[22]。“音”在训诂中的运用,并非只局限于单纯注音[23],李善此处也并非注音,而有以“轧”来标识“乙”义的意图。

(四)现代辞书中的“”

五、结语

注释:

①这里《广韵》的版本参考了朴现圭、朴贞玉所著的《广韵版本考》。

②余迺永此处说的“本音”是指首音“於笔切”。

③通志堂本、抱经堂本字形亦如此。

④参看杨军的《汉语音韵丛考》(2019)中《今本<释文>中后人所增改的反切举例》及《<周易音义><尚书音义>重音音切研究》对“重音音切”的考释。

猜你喜欢
音义注音释文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