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高校社团育人功能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12-14 08:12越,
关键词:马克思社团育人

于 越, 蔡 静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重大人学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校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探索引领未来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习近平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高校应坚持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应时代主题。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人及其发展的新阐释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生长、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一点充分体现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著述中。从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到博士学位论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再到《资本论》,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研究,建构起了统一的、科学的人学思想体系。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因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推动高校社团育人功能发挥和提升高校社团育人效果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探索

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学者多是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或者只谈论人的自然属性,片面强调人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特征的不同;或者从意识的角度出发,“孤立地”“抽象地”看待人,均未能够触及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属性。为了能够真正揭开人的本质,马克思开始了思考和探索。首先,人应该通过实践来对世界进行改造。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已经注意到了“每一阶层特有的立场”,并且表现出了对空洞的“宗教理论”的不屑和厌恶,认为解决“世俗问题”还是要靠“世俗”的实践。他嘲笑并批评了那些寄希望于宗教的先生们,指出“由于他们用想象力来代替头脑和心脏,所以他们就不满意实践,就必然求助于理论,不过这是彼岸世界的理论即宗教”[2]163。这些都表明马克思有意将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独立开来,并希望由人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和改造。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劳动。马克思将异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研究提出了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有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劳动。人的这一类本质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进而得到确证,从而进一步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实践改造提供了思想支撑。最后,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阐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评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不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来理解,提出了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表明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3]134。对于人的探讨更加深入透彻,不再受限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禁锢,逐渐向现实中的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前进。进而,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

(二)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深彻领悟

人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现实的人具有各种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286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人的其他行为。当人的某种需要被满足后,人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社会的历史进程就在“人的需要”不断被满足的循环过程中持续发展。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包括对自由的需要、对物质的需要和对精神的需要等方面。首先,人对自由的需要。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马克思将博士论文的选题定为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二人的自然哲学差别研究上。马克思否定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观点,而更倾向于伊壁鸠鲁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在伊壁鸠鲁那里“原子偏斜”的本性是自然界的“自由”,这就证明了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应是“自由”的。伊壁鸠鲁对“自由个体自我意识”的强调,在马克思看来也为人们指出了超越“总体哲学”体系的可能,并得出了人的本性应该是自由的而不应被束缚的结论。其次,人具有物质需要。人对物质的需要推动了人对自然环境改造能力的提升。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需求,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狩猎、摘果子的方式获取食物以维系部落的生存。受限于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人类仅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和野果,人类族群逐渐形成了相较于其他动物更加高级和复杂的语言,并逐渐学会了支配第一种自然力——火。火的使用拓展了人类的食物来源,缩短了人的消化过程,帮助人们驱赶野兽和抵御寒冷,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发展,实现了人类智力的解放。最后,人具有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相较于物质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的需要水平在不断提升。人类族群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和自身“种的繁衍”需求后,开始在其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类不必再为基本的物质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逐渐形成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习惯,孕育出了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文学、戏剧和电影等文化艺术产品,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三)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深度解读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295首先,人是社会中的人。通过批判“旧的唯物主义”将人视为“抽象的人”,马克思阐明了人是社会的人的观点,指出“人”如果只是一个简单“范畴”,那么这样的“人”将不会有“需要”。同样,如果只是强调“个人”的自然属性,那么这个“人”就仅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只有从生活在社会形式中的“人”的角度来看待“人”,这样的“人”才具有“社会人”的性质,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马克思通过思辨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人的社会属性。其次,人通过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在伦敦时期潜心政治经济学研究,经过长期积累,于1867年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过往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科学的总结。马克思在其“序言”中写道“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单靠个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去创造生产、生活资料,丰富的社会关系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生存概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来源。最后,社会通过人而存在和进步。社会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政治、道德、哲学、艺术等上层建筑也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6]。脱离了人的社会是无法存在的。同时,作为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后面的人通过对前人的产出不断地进行取舍、积累和改造,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刻阐释

在中学毕业论文中,马克思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459。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已经在内心确立了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奋斗目标的人生理想。首先,关于人的异化问题的研究。为了找到阻碍实现“人的发展”问题的根源,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形成了异化劳动思想。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和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和社会事实,即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地存在着异化。其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人与自身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突出表现为人的畸形片面发展。在人类真正步入共产主义社会和完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前,人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作为异己的力量阻碍人的发展的情况将时有发生。其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为了帮助工人阶级实现彻底的解放,马克思研究发现了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发展规律,得出了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结论,在革命前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人类历史视角下看待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使得马克思对于“人”的理解得以向更高层次迈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种替代旧社会的“联合体”模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422。马克思认为必须使用暴力的手段推翻资产本主义社会制度,消灭剥削,首先实现每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进入新的社会做好准备。最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高价值目标的确立。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和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社会形态发展看作一种历史进程进行研究,通过仔细梳理,马克思得出了著名的“社会发展三形态学说”,即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最初形态;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作为承前启后的社会经济形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形态的最高目标。这个最高目标既是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未来人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指引。

二、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高校社团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关于尊重人的自由本性、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增进人的社会实践和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等方面,与高校社团在育人方面的优势有着天然的契合。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审视当前高校社团的育人状况,不难发现一些高校社团存在着价值观偏离、育人资源匮乏、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不够丰富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部分高校社团出现凝聚力不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活力和创造力不足的情况,最终影响高校社团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

(一)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高校社团的育人效果

受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个别高校社团内部出现了“异化”现象。一是高校社团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西方“娱乐至上”的文化思潮通过网络等渠道不断侵扰当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高校学生社团一般分为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及其他类等。”[7]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体育类社团已经成了电子竞技、网络短视频、二次元等娱乐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对电子游戏、二次元文化和对“网红主播”的痴迷使得一些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和理想信念受到不良影响。二是部分高校社团活动存在功利化现象。高校社团是青年学生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实现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少数青年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仅仅是为了给个人带来某些好处或功利性回报,使得一些高校社团沦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这种工具化思想,使得一些社团丧失了底蕴和价值,不仅不能对青年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对那些本着服务和奉献精神参加社团活动的青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三是部分高校社团存在官僚主义倾向。作为青年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愿成立的学生组织,高校社团理应坚守“平等、共享和自由”理念。然而,部分高校社团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少数社团骨干追求“指导和领导”而非亲身参与社团活动,把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看作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抑制了其他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影响了社团育人活动的开展和社团成员间的团结。

(二)高校社团的资源需求未能获得充分保障

马克思在阐述“人的需要”时,着重强调了需要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一些高校在工作中却未能给予高校社团育人的资源需要以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一是部分高校社团在开展育人活动时面临着场地、设备和经费等资源需求无法满足的窘境。高校社团经常被大型的或全国性的社团组织视为学生的业余组织,在社会活动和资源调配中处在边缘地位。高校学生社团主管部门未能科学引导和分配社团育人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凸显高校社团在学校第二课堂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医疗急救、语言翻译、法律咨询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型社团用于青年学生的基本技能培训,活动演练和开展的场地设施需求经常被忽视等。二是部分高校未能出台配套的政策文件以满足高校社团发展的政策需求。由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部门在年度工作计划、经费保障安排和活动安排等方面,通常不会把学生组织纳入部门规划统筹考量,加之社团对学校政策的依赖性较强,造成许多优秀的高校社团育人活动难以成型。三是学校、社团、家庭和社会对高校社团成员个人的关注不够,影响青年学生“人的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测评时只关注奖杯奖状、名次等级等,而忽视青年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和产生的社会效益;部分社团轻视组织建设,社团成员变动随意且频繁;一些青年学生的家人因考虑到安全、学业、经济等因素也不支持学生从事社团活动等。这些情况都削弱了高校社团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造成社团成员的流失,不利于社团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高校社团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不够丰富

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社会实践,人就无法生存或进步。个别高校对于社团的管理存在过于严苛或放任不管的现象,影响社团育人效果。一方面,高校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丰富。高校对社团的过度管理是导致社团僵化,实践活动创新力不足、活力不强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个别高校的社团管理单位存在权责不明、交叉管理和重复管理的问题。由于权责不明,致使社团负责人不能明晰各管理单位的职责,在进行社团指导对接、社团注册注销和社团评奖定级时存在诸多困难。个别高校的校级部门、院(系)级单位对于社团的管理存在交叉管理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同一实践活动需要社团重复申请和反复说明。一些部门为了规避社团实践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过多地干预社团活动开展,严重影响社团活力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放任不管又导致高校社团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无法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建立起有效对接,给社团发展带来困难。丰富的社会联系有助于青年学生的锻炼成长,给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机会。高校社团作为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在与社会上其他个人或组织接触时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认可,在开展社会联系和拓展社团关系时存在困难。个别高校由于教学压力和对学生社团在联系社会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对于高校社团“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想法既不支持,也不鼓励,处于放任不管甚至是严加限制的状态,影响青年学生的社会关系发展。

三、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增强高校社团育人功能的策略

高校在探索增强社团育人功能时,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针对高校社团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国家、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社团育人资源保障机制,丰富青年学生的社会关系,满足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社团育人效果,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习近平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8]。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社团育人,有助于学校做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青年学生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扰,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高校应当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高校社团建设的根本标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能够帮助高校社团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自身优势,切实发挥自身凝聚引领青年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社团应当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团育人的基本内容。高校社团应当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优势,采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岗敬业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最后,高校青年学生应当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进步和价值实现的目标追求。高校青年学生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自己投身社团活动的意愿,在社团中实现自己“人的本质”的表达,增强自己对社团组织的价值认同,使高校社团真正成为自己发挥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沃土良田。

(二)完善资源保障机制满足社团育人资源需求

社团育人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这就要求全面建立起完善的资源保障机制。开展社团活动时,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高校社团学生成员来自各个专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在物质资源方面却存在不足。首先,高校社团应当创新思维模式,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向网络空间发展,吸纳全社会的资源。“高校要重视学生社团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建设,学生社团的阵地要逐步由物理的线下实体空间拓展到网络虚拟空间。”[9]高校社团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应当借助所在学校支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积极鼓励拓展网络宣传阵地,利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宣传,发布资源需求,扩大物资受助范围。其次,高校学生工作部、团委、财务等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高校社团在校园育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社会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各职能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经费保障安排和活动安排时,应充分考虑社团的发展需求,将高校社团的成熟的工作方案、经费需求和活动计划等纳入部门工作规划,为高校社团育人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提供政策支持。最后,学校职能部门和社团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各类社团育人活动的指导,帮助青年学生全面提升服务学校和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增强青年学生的自信心,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需要。

(三)丰富社会关系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青年学生终将结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并最终走向社会。广泛的社会关系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有益准备,是青年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首先,高校应充分重视社团实践活动在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联系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应鼓励青年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走出课堂,广泛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其次,高校社团应增强青年学生丰富社会关系的素质能力。高校社团是青年学生根据相同或相似的爱好自发建立起来的学生组织,共同的兴趣爱好是社团成员间畅通交流联系的纽带。高校社团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好共同兴趣爱好的纽带作用,提升青年学生维护人际关系的意识,培养增强青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建立广泛而友善的社会关系打下能力基础。最后,青年学生应树立起构建良好社会关系的意愿。青年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克服建立社会关系时可能出现的畏惧心理、怠惰想法和功利思想。以真诚友好的态度积极地建立起丰富的社会关系,进而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四)尊重“个性需求”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需求。马克思曾多次强调个人发展对一切人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实现所有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先要实现每个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当前高校应关注“00”后青年学生群体的特点。新时代高校社团的主体是“00”后的青年学生群体,这一群体具有开放、自信和国际化的特点。鉴于“00”后青年学生群体的这些特点,高校社团在设定育人目标,制定活动方案时应予以侧重。比如,针对“00”后青年学生开放、自信的特点在吸纳新成员时可以重点展示社团中生动、活跃的方面;在举办社团活动时多开展活泼、向上的实践活动。针对青年学生国际化的特点,可以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吸纳留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场地的布置融入国际元素,等等。其次,高校社团育人应尊重青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指导教师和社团负责人应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的个性需求。以青年学生个性需求为出发点,确立起个性化的指导目标,运用灵活的育人方法。最后,青年学生在社团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青年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应积极参与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实施,为实现活动目标发挥自身特长,展示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决策负责,从而在困难和挫折中学习锻炼,在成功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持续提升自己的独特素质,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社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马克思像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