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仍在危害现代人类吗?

2022-12-13 06:37欣宇
看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耶尔森黑死病天花

欣宇

1656年,描绘意大利那不勒斯暴发黑死病的油画

近700年前的黑死病,还会影响当下人类的身体健康?这并非耸人听闻。近日一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让人们对瘟疫所带来的影响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该瘟疫消寂,其对人类的影响也绵长深远。

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令人类重新认识流行病:在14世纪中期,黑死病席卷欧洲,多达2亿人因此死亡;存活下来的人,他们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而这被认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研究提到,科学家提取了数百年前死于黑死病的几百具遗骸的古DNA,样本的范围涉及黑死病前中后各时期。当用鼠疫耶尔森菌感染这些人类细胞后,研究人员发现携带名为“ERAP2”的基因变体的免疫细胞,可以更有效地抵抗鼠疫耶尔森菌。

30%的死亡率让天花看似比黑死病更为“友善”,但它却像感冒一样时常发病。

ERAP2的基因变体,就像是一个蛋白质“制造机”。它们制造的蛋白质,可以将入侵的微生物进行粉碎,同时“提示”免疫系统更有效地识别并让那些细菌失效,从而让人在感染中有更大概率存活下来。据称,这一概率提高到了40%。

之后,从父母身上继承到有效基因变体的下一代幸运儿,让这种变异更加普遍,并在后代传承中,将这种基因变体延续下来。

具有黑死病的“免疫”基因是好事吗?不妨先回顾几百年前的那场浩劫。

黑死病是14世纪中期鼠疫的别称,因其会致患者皮下出血、出现许多黑斑而得名。但更为骇人的是,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只能放血治疗的黑死病,致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在黑死病大面积暴发之前,欧洲因为气候原因,农作物死亡、粮食减产,人们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为流行病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果此前是天灾,那么黑死病因为战争侵略而快速传播,更大程度上是一场人祸。蒙古大军将带有鼠疫耶尔森菌的士兵尸体作为攻城利器—用炮车抛进去的尸体将瘟疫带进城池,而逃出来的居民又将瘟疫“播散”至欧洲各地。

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黑死病是由来自黑海的商船带入意大利,并沿商路扩散至欧洲其他城市。

有多少人因这场浩劫失去生命?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法国编年史家傅华萨认为,当年约有1/3的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且几乎每隔一代人,黑死病又在欧洲大陆卷土重来。大约600年后,黑死病才完全消失。

如今,我们有理由相信,黑死病的消失可能源于基因的变异。在自然选择下,可以抵抗黑死病细菌的基因被传承下来,而继承这种变异基因的人类得以存活。

然而,这可能并非完全的好事。在发现ERAP2的基因变体可以一定程度获得黑死病“豁免”后,研究人员也发现,ERAP2基因成为在现代人群中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克罗恩病,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因素。这种疾病可能令人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时间的反复发作或许还会引起肠梗阻甚至威胁生命,且目前尚无根治的一般方法。

2021年6月29日,一个约5000年前被埋在拉脱维亚的男子头骨。这名男子是已知的第一名黑死病受害者,其尸体上携带有鼠疫耶尔森菌

显微镜下的鼠疫耶尔森菌

2017年10月,马达加斯加暴发黑死病,市政工人在市场展开清理行动

虽然与死亡率几乎100%的黑死病相比,免疫疾病“不值一提”,但卻切实影响着如今人类的健康。

此外,有相关人士认为,大约1%~4%的现代人类DNA,来自我们的祖先与尼安德特人的交配,这种遗传影响了我们对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疾病的反应能力。“过去的那些伤疤,仍然以一种非常显著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今天对疾病的易感性。”一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表示。

瘟疫改变了基因,现在的人类还在为几百年前的疾病付出代价。然而,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我们如今对公共卫生、饮水安全等概念的看法,都是在防御大规模疾病中形成并留下的。

消毒隔离,如今采取的防疫措施,在600多年前已初见雏形。拉古萨城,这座曾在19世纪初期被法国占领后因奥地利入侵被灭的小国,现在是克罗地亚最大的港口城市。它在1377年率先推行隔离举措,要求来自非流行地区的人员或车辆,在指定区域消毒隔离,一个月后才能入城。

这一措施后来在威尼斯被沿用,并且隔离时间在一个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天,并称为“Quaranta Giorni”—法语中表示隔离检疫的“la quarantaine”来源于此,英语为“quarantine”。

同样是因为侵略,与黑死病流行相隔一个世纪后,欧洲殖民者也把天花病毒带到美洲大陆。两三千万的原住民,在100年后剩下不到100万人。30%的死亡率让天花看似比黑死病更为“友善”,但它却像感冒一样时常发病。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考证的因天花而死的人,数以亿计。

攻克天花的钥匙是疫苗。从唐代孙思邈提出的“人痘”到19世纪逐渐普及的牛痘,人们在与疫情的斗争中终于取得一次全方位的胜利—1979年10月25日,被确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另一场世纪瘟疫,是在1918年春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美军抵达法国参加“一战”,传遍欧洲和全球的所谓“西班牙大流感”。有数据显示,1918年10月第二波大流感中,有20万美国人因此死去;在德国,感染者的死亡率超过27%。

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疫情中受到冲击。

第二年的年底,第三波大流感不期而至。但在1920年,如它不明原因地到来一般,它又不明原因地消失。据统计,这种大流感共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万至5000万人死亡。

随后,各国陆续成立或重组卫生部门,重视医疗建设及疾病防治,同时促进医疗界从研究细菌转向研究病毒。

14世纪中期,因为鼠疫带来的大规模死亡,整个社会笼罩于一片愁云惨淡中。那时的文艺作品里,骷髅跳舞的造型成为主流内容。并且,人们亟须得知黑死病的防护方法和可能的治疗方案,各种类型的书写材料开始产生并传播,除了鼠疫手册,还有医学建议文献等偏医疗专科的内容。

在当时,黑死病就是一场无法解释的灾难,于是神学也频频出现在流传的各种手册中。

1665年,描绘伦敦暴发黑死病的油画

然而,黑死病并没有让神权的地位再上一层楼。相反,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疫情中受到冲击。此前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对人类罪孽的惩罚,采取措施进行抵抗或者逃离,就是与上帝作对。当然,忏悔并没有带来救赎,而教会对治病的态度也让病情愈加蔓延。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更是极大冲击了固有的等级观念。由此,权力的阶层区分不再那么牢不可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接受知识和教育,大量如建筑师、泥瓦匠等新职业也接连涌现。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并追求现实的快乐,而那正是文艺复兴思想的核心—人文主义精神。基于黑死病大流行所创作的《十日谈》更是强烈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为文艺复兴点亮前进的火把。科学、理性在人民心中开始萌芽。

同时,大量生命逝去,劳动力成为“香饽饽”,土地反而沦为剩余资源。领主不得不花费更高的价格雇佣人手进行农作。有农民得到领主分租的土地,还有农民脱離土地奔向城市,城市无产阶级也由此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随之展开。

影响不仅在人。农作物方面,人口的急剧减少令谷物过剩、谷价下跌,畜牧业随之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开始萌芽。而且,劫后余生的人们追求享乐,珠宝、丝绸、布匹等手工产品需求上升,商品经济也开始走向繁荣。

看上去,欧洲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因这场疾病发生着变革。同时也要认识到,在黑死病暴发之前,无论是人们对神权专制的不满,还是文艺复兴的萌芽,都已有迹可循。可以说,黑死病加速改变了欧洲,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但这并不是一切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

瘟疫危害健康危及生命,亦会带来深远影响与反思。在医疗水平进步的同时,人们对待疾病的看法也要与时俱进。世界可知而暂不可尽知,科学、理性一直是对待疾病的最好武器。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耶尔森黑死病天花
天花寺
黑死病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鼠疫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内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指示动物携带非鼠疫耶尔森菌的调查研究
猪耶尔森氏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措施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西宁野生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测
浅析西欧黑死病期间的“投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