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实践

2022-12-13 06:55陈慧灵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园智慧评价

黄 军 陈慧灵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一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教育评价改革应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同时,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线,强调要进一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2021年11月,上海市教委公布的《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指出,要全力推进教育评估数字化,通过优化教育评价理念、技术和工具,基于数字化重构教育评价机制,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综合评价,推动基于全过程、全要素的学生学习成长数据追踪与综合素质智能评价,在评价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作为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浦东新区首批“智慧校园”建设单位,自2019年起,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二中心小学”)以智慧校园创建为契机,基于智能硬件及大数据平台,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确立了“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五星五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实践项目,通过整体规划,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中心小学“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五星五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围绕“德、智、体、美、劳、特”六个维度,整体架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对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和评价反馈的场景重构,依托技术赋能,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过程性学生成长数据记录,形成学生的个性化综合素质报告,从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新型生态。

一、 基于育人理念,重构评价指标,保障评价多维度

二中心小学以全面发展为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思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框架,从“德、智、体、美、劳、特”六个维度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图1)。

图1 二中心小学学生“五星五育+”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德(雅行星)——从“理想信念”“品行修养”两大维度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品德礼仪和德育活动参与情况,由家长、学校和学生共同完成常态化日常记录和阶段性自评互评。

智(智多星)——结合《上海市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上海市学生成长手册》相关评价维度和要求,从“学习品质”和“学习成果”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评价。通过高频度课后评价,聚焦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发展,通过阶段分项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方面的成果。

体(健体星)——聚焦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指数”,结合校本体育特色,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借助运动手环记录学生的日常运动数据,通过体质健康秤获取学生健康信息,并结合每年的体质监测数据跟踪记录,全面分析评价学生的健康与体育运动情况。

美(创美星)——以“审美情趣”“创美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学生参与“智慧星球”美育课程的态度和表现、美育实践活动的频次和收获、个人作品的上传情况,综合评价和反馈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方面的创美表现。

劳(巧手星)——构建“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成效”三级指标体系,细化为“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构成的“劳动意识”指标,“劳动技能”“社会实践”构成的“实践能力”指标。借助网络终端应用平台,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评价,记录劳动教育指标下学生校内外的行为表现和成长数据,通过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以评价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特(特长)——记录学生特长的发展过程和特长展示的个性化空间,助力每一个孩子优势潜能的多元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我、提升自信。

二、 赋能评价过程,创新评价方式,落实评价常态化

以数字化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前提。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一直存在评价过程难以记录、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存在难以做到伴随式评价、常态化评价等堵点难点。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和各种智能设备予以有效解决,呈现出评价的新样态。

(一) 借助高速扫描仪,实现作文高效对应入库

作文是体现学生表达素养的重要形式。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记录学生每次习作的真实情况,以便教师评价、反馈和指导提升。

学校通过技术赋能,自行研发了带有学生专属二维码的作文纸,以此取代传统的作文本。当学生完成习作和自评,教师进行首轮批阅后,通过高速扫描仪将学生作文快速轻松地扫描对应入库,使其成为评价学生表达素养和语文学业成果的真实数据来源,也为教师实施作文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二) 利用智慧校园小程序,辅助学生上传歌唱作品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难以对学生的某些表现型学习成果进行过程性记录和评价的问题。比如,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歌唱作品的留存与评价就一直是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开发的智慧校园小程序在完成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拓展了评价功能。学生利用小程序中“音乐唱听”模块提供的歌曲伴奏和录音功能,能随时录制歌唱作品并上传,可以同时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两个维度对自己的作品自评星级。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作品上传途径问题,又实现了自动转存,更让学生在收获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同步欣赏每名学生提交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推优。推优作品展示于学校“音乐唱听吧”设备上,供伙伴们欣赏和学习。

(三) 借助常用终端设备,实时记录美术课堂作业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利用技术赋能美术作业记录。学校充分考虑教师评价的操作便利,开发了智慧校园小程序的“美术作品”上传功能。

美术教师在课堂巡视学生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可通过手机端、Pad端将学生作品拍照并通过小程序方便快捷地上传,完成学生美术学科表现性作业的过程数据记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按预设的作品评价维度进行评价与推优。推优作品实时同步在班级电子班牌和学校的“数字画廊”进行展示,同时还能以学生个人名义为学生上传的优秀作品开办“空中画展”,拓展了学生特长展示的时空。

(四) 运用电子班牌,发挥评价即时性和导向激励功能

除了学业成果,我们同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表现——这些都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然而,传统评价偏随意、易失真的记录和滞后的反馈让评价的效率大大降低。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统整思考了课后评价、行规评价的维度和评价路径,充分运用每个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自主开发了班牌评价系统,有效解决和突破了这些问题。每节课后,教师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系统自动对应本班学生和学科评价维度,便可轻松完成课后评价。对于学生的行规评价,则由班主任在平台上设置行规评价指标。通过电子班牌,可以轻松地为表现优异和需要鼓励的学生加星点赞。同时,智慧校园平台还提供了手机端小程序、PC网页的同步评价功能,学生随时可见自己的评价实况。

(五) 开发智能评语系统,助力精准生动撰写评语

无论学科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要在学期末基于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学生撰写一段描述式评语评价。然而,许多教师主要凭印象给学生写的评语,常常表现出随意性、模糊性和片面性。

学校为此开发了智慧校园平台评语撰写系统,全方位融通各学科历次分项学业评价结果、习作分项评价结果、学生作品、获奖情况等成长过程性数据,并在同一界面呈现,为教师撰写评语提供了准确详尽的时间轴历史数据和多维度实证数据,满足了新接班教师、跨学科教师、执教多班级教师和班主任等不同角色教师的撰写评语需求。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动态生成的评语库,可修改、可保留,教师在轻松完成评语撰写的同时,可凸显个性化言语风格,让给学生的评语更精准、更生动、更具导向激励性。

三、 融通评价数据,汇聚评价结果,体现评价全面性

在健全的指标体系引领下,学校开展的全视域评价助推了评价的进展。我们将不同维度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清洗,基于学校数字基座进行数据融通,最终根据评价需求有效汇聚,满足不同的评价反馈需求,更全面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数字画像”,并实时动态地给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预警和建议,初步实现了“评价识人、评价育人”的功能。

(一) 共享开放的班级圈——拓展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学生日常活动越来越丰富,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以班级为单位融通数据,汇聚学生作业作品、各类学科活动、实践活动、日常生活点滴记录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学校在智慧校园小程序中开发了“班级圈”功能,将数据汇聚和活动分享有机融合。同时,进一步拓展评价主体,让同伴、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评价,为多主体参与评价提供了又一个通道和平台,让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加大,让评价得到了更生动的诠释,也为家、校、社共育提供了又一个对话空间,延展了全方位育人的时空。

(二) 健康和谐的学习空间——提升评价的导向性和教育性

在日常评价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挖掘数据价值,将数据汇聚后生成应用新场景,体现基于评价反馈的教育意义。

智慧校园系统将各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教师“推优”的作业、作品分类分主题汇聚,通过学校构建的“美文驿站”(优秀习作展示屏)、“音乐唱听吧”“数字画廊”等区域学习空间进行动态展示。校园内的同学、教师可随时驻足欣赏、点赞、进行语音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被看见”“被肯定”。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 自动生成的学籍卡——满足评价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学籍卡是一张真实、连贯、全过程记录学生在小学阶段五年的学习成绩和评语的综合评价表,随学生的升级、转学,犹如接力棒似的在各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手中传递。但是,学籍卡的遗失、折坏等问题也不断地困扰教师。对于任教七八个班级的综合学科教师来说,学期结束时的手动记录更是一大负担。

随着学习过程中指向学科素养的各项学业评价数据不断丰富,数据融通后的智慧校园平台能动态汇聚两学期的学业成果及评语,自动生成学生电子学籍卡,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等比例打印,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四) 可视化的成长报告——落实评价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一定的学习阶段后看到自我成长的真实状态,以便更好地总结展望,智慧校园融通各应用平台的学生各类过程性成长数据,在每学期结束时,自动生成一份可视化报告。

该报告基于二中心小学“五星五育+”(德育雅行星、智育智多星、体育健体星、美育创美星、劳育巧手星+特长)评价体系,通过等第、图表、二维码扫码回看等多种形式,精准、生动地将学生的综合成长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多样态的呈现,并推送发展性温馨提示,助力学生接续成长。

(五) 全面生动的成长档案袋——体现评价的全过程、全要素

在每学期为学生生成专属的可视化综合素质成长报告的基础上,随着数据库的不断充实,平台还为学生同步汇聚生成了一个基于成长全过程、全要素评价的“成长档案袋”。

学生“成长档案袋”同样基于“五星五育+”的各个维度,记录了学生进入二中心小学后所有的成长数据和各类评价数据,生动地回顾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痕迹。

(六) “星星总动员”激励机制——提高评价的趣味性和激励性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为了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评价的趣味性和激励性,让评价真正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以技术赋能学校原有的“星星激励机制”,让学生喜欢评价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

围绕“雅行星、智多星、健体星、创美星、巧手星+特长”的评价体系,我们从儿童视角出发,选用吉祥物“星星宝”作为基于终端的评价主角,设计以“争星—存星—评星—用星”为流程的“星星总动员”激励机制,让“星星”成为记录学生个体进步与成长轨迹的评价标识。智慧校园平台对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星星进行自动统计。学生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在班级电子班牌端实时查看自己的“争星”榜,同时可以使用获得的“星星”进行个性化“消费”——在兑换柜换取文化学习用品、与校长共进午餐、参与某项校外实践活动、担任一天的“学生助理”,以及参与每学期的“星星游园会”,体验付出努力带来的快乐。

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了“不同权限下的数据融通、汇聚与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的局限与不足。在完善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智慧校园平台发挥了“以数为据、用数而评、因数而思”的作用,为技术赋能教育的变革、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

教育是一个成就生命的过程,要发现学生的成长需求,挖掘学生的潜力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教育评价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学校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学校将持续依托“智慧校园”建设,以评价撬动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数据融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成就学生价值的目标,努力践行“用评价看见每一个孩子”。

猜你喜欢
校园智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