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杨智淋
“上了岁数,眼睛不好,晚上回家不怎么看得清路,希望社区能帮忙想想办法安上路灯。”近期,在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葫芦社区召开的今年第四季度“百姓评政”坝坝会上,家住场镇兴贸街的喻大爷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得到了与会居民的广泛附议。
获悉这一问题后,葫芦镇纪委督促社区“两委”针对“路灯盲区”问题,对辖区内所有路段开展全覆盖排查。很快,24盏崭新路灯矗立在兴贸街、砂石场、龙泉街、兴发街4条街道上。路灯亮了,居民们心里也敞亮了。
不只是收集群众诉求,在“百姓评政”坝坝会上,社区干部还将村级财务收支、享受优抚政策、惠民惠农政策等五方面的村级事务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这是沙湾区探索创设有效渠道,让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把决策权、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的积极尝试。
对于该项工作带来的积极变化,该区福禄镇负责信访工作的干部张强就有直观的体会。“自从开展坝坝会主动‘晒家底’后,今年以来,到我这里反映投诉的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
优化基层治理离不开群众的有效参与,今年初,省纪委监委提出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理念,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监督力量下移,建强群众身边组织的同时,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实现问题风险群防群治,治理成果共建共享。
发动群众参与,各地首先从满足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做起,做实基层事务公开成为其中一个主要举措。
为解决应付式、选择性、单一性公开等问题,阿坝州小金县纪委监委明确了村(社区)党务、村(居)务、财务等各类公开事项,并确定固定场所公开栏公开、微信群辅助平台公开等四类公开方式,以确保信息公开及时有效。
“以前,虽然也有各种信息对外公开,但我们都到外面去打工了,父母文化又低,稍微复杂一点就看不懂。”在宜宾市叙州区务工的该县新桥乡北马村村民姚开明说,“现在村里微信群不仅有公开的图片还有语音播报,家里有什么动态都能及时掌握了,这就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村村响”广播是基层群众常见的信息获得通道,在遂宁市蓬溪县,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就探索将民生方面专项治理、村级“三务”事项、民生业务办理等作为广播的重要内容,在重点时段多次广播,有效提升了民生信息的知晓率和覆盖率。
除此之外,结合省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四强行动”中关于实施“阳光问廉”下乡进村的要求,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探索开展“阳光问廉·阿泽吉(羌语,意为坝坝会)”活动,通过一线问廉,把“话筒”交给群众,让基层群众的呼声和关切得到最直观的呈现和回应。
线下问民意的同时,线上听民声的步伐也在加快。成都市青羊区纪委监委还结合新媒体应用发展趋势,在线上开设“清风直播间”,群众以“弹幕”等方式提出问题后,可获得相关职能部门和干部的在线解答,新颖的形式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以第一期节目为例,开播不到十分钟,在线观看人数就达到5200余人,点赞数达到10000+。
创设各种渠道和方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只是基础,立足实现基层治理成果共建共享的目标,各地还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治理的有效方式。
为整治高价彩礼,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凉山州甘洛县纪委监委一方面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另一方面在整合监督力量开展监督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家支代表、德古等村里德高望重人士作用,由其组成民事调解委员会,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有效提升了工作进度,凝聚起抵制高价彩礼的强大合力。
类似发挥乡贤作用的实践也在广元市昭化区上演。近年来,昭化区纪委监委从“五老”人员、乡贤等群体中优选450名人员组建成说事服务队,全覆盖到该区150个村(社区)。除每周固定1天在“说事服务站”轮流“坐诊”外,其他时间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坝坝会等方式上门“问诊”,有序引导群众把心中的“郁闷”说出来,把肚里的“怨气”撒出来。
该区元坝镇东山社区居民王勇就是其中一员。“对于能解答的政策咨询类和一般问题,我们就及时解答,其他诉求或检举控告则分别反馈给村‘两委’和镇纪委,由他们进行处置。”王勇说,由于大家都是普通群众,自己做群众工作时就很容易沟通,还能发挥余热,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这种方式带来的治理成效也逐渐显现。截至目前,该区群众“说事服务站”倾听群众“说事”2.7万余件次,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00余件,推动42个村(社区)实现“零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