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经过各方努力,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欢迎,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报告显示,87.8%的学生认为作业量明显减少,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92%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88.3%的学生表示喜欢学校的课后服务;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由原来的12.4万个压减至4932个,压减率96%,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原来的263个压减至34个,压减率87.1%,绝大多数学生校外培训时长较“双减”前减少了50%以上。
但“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有的机构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名义违规开班,隐蔽性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有的机构表面关门闭店,实则转移到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隐秘地点违规开展培训。还有机构提供线下“一对一”家教服务,或通过通讯软件开展线上培训。
在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上还存在短板。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行业属性突出,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监管盲区。部分地方部门协同不足,在资质审核、预收费监管等基础性工作上进展缓慢。资本从学科类培训撤离后,有的流向非学科类培训领域,亟待加强引导和规范。
此外,在校内提质增效上还存在差距。有的学校作业设计水平不高,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有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不够高,校外资源统筹不足,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有的地方部分教师负担偏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减轻教师负担。
“在防疫过程中如遭遇紧急情况,您有权自救或避险,但请谨记不要损害他人生命”“事后我们会安排相关部门对事情过程进行回溯和研判,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依法依规处置”。11月3日,鄂尔多斯市委政法委发布一则通告,被称为是“人性化通告”冲上热搜。
一个多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政一把手密集部署抗疫工作。11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到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现场办公。孙绍骋说,现在已不是疫情初发不知怎样应对,时至今日干什么、怎么干都是清楚的。对那些不干活的、干活不到位的干部,不对人民和组织负责的干部,要严肃追责、严厉惩戒。在这之前,孙绍骋还曾说,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划定风险区域要精准到楼栋,不能因为出现一两个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面对通告突然走红,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回应称:“通告是为了提醒广大市民,因为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也比较紧张,之前国内个别地区在隔离期间遇到过一些问题,为了防止遇到类似的问题,市里发布了这样一则通告,让老百姓随时可以拨打电话进行救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该通告所传递出的力量,在于提醒各地相关部门,在面对疫情防控规则和程序上,要按照人民至上的精神来制定,对于群众的急难愁盼,比如就医、生活保障、学生中考高考等,就需要简化程序,全力解决问题。“所谓人民至上,就是需要对群众的特别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且管理不可一刀切。”
实际上,对于精准防控,杜绝一刀切,中央层面早已三令五申,强调要严格落实包括“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等在内的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整治“层层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