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2022-12-13 11:05罗天照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包虫病病羊驱虫

罗天照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31)

绵羊脑包虫病也被称之为多头蚴病,属寄生虫病,其病原为多头囊尾蚴。患病羊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高烧、精神萎靡、转圈、四肢不协调等,同时该病也会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养殖人员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降低死亡几率及经济损失。中兽医治疗绵羊脑包虫病,具有突出优势。

1 病原学

绵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为多头囊尾蚴,其形状为囊泡状,囊泡当中有大量液体,呈透明色,外层是角质膜,内膜形成大量的头节,囊泡大小不一,有的似豌豆般大小,有的似鸡蛋般大小。多头囊尾蚴的最终宿主是犬类,部分养殖场户将羊和犬饲养在一起,当犬进食被多头囊尾蚴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即可寄生在犬的小肠内部,并生长发育和快速繁殖,犬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多头囊尾蚴,绵羊接触后即可感染发病。多头囊尾蚴具有较强的的抵抗力、适应力,在土壤当中能够存活5年之久,且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达到70℃时多头囊尾蚴丧失活性并死亡。

2 流行病学

狗、狐狸以及狼等犬科动物,是多头囊尾蚴的最终宿主,其中间宿主为羊。羊脑包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尤其是幼龄绵羊有着更高的发病率,但近年来山羊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多头囊尾蚴可随犬科动物粪便排出体外,进而导致草地环境被污染,健康绵羊采食内污染的牧草后即可患病。绵羊采食被污染的牧草后,多头囊尾蚴虫卵随血液进入脑部和脊髓,随着不断的生长发育逐渐成为多头囊尾蚴,此时绵羊即可发病。多头囊尾蚴成虫可寄生在犬科动物的小肠内,其长度在50~80 cm左右,虫卵发育成熟之后会逐渐掉落一些节片并被排出体外,绵羊群误食后,虫卵进入消化道并溶解卵膜,六钩蚴逸出并进入肠黏膜毛细血管当中,后期进入脑部会发育呈多头蚴,呈卵泡状,此时病羊即可出现转圈等神经性症状,因此部分地区也将该病称之为“疯羊病”[1]。

3 临床症状

结合病羊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可将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病例常见于羔羊,潜伏期在15 d左右,潜伏期过后突然发病,病羊出现高烧、不愿进食,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及无目的奔走、跳跃等症状,个别病羊精神亢奋,斜视,磨牙,嘴角流涎,斜颈,转圈,时而后退,时而前进,离群躺卧,症状可持续1周左右,治疗不及时的羊死亡,耐过羊转为慢性型。

慢性病例主要是由急性病例转化而来的,脑部多头囊尾蚴数量较少时,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多头囊尾蚴的快速繁殖,囊泡逐渐增大,进而对脑组织和脊髓造成压迫,此时病羊会逐渐出现症状。多头囊尾蚴寄生在不同的位置,病羊临床症状表现会出现差异。如多头囊尾蚴寄生于脑额区,则病羊会向前直线奔走,碰到障碍物时,呆立不动并转圈。如多头囊尾蚴寄生于脑后部枕骨区,则病羊会将头举高并后退,呈呈角弓反张姿势。如多头囊尾蚴寄生于小脑,则病羊站立失衡,肢体不协调,行走时步履蹒跚。如多头囊尾蚴寄生于脊髓处,则病羊后肢麻痹呈犬坐,小便失禁。慢性病例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临床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绵羊生长发育速度和出栏,重症病例在1~2个月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4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羊尸体可发现其脑部左右两侧顶叶、枕叶和小脑等部位有大量多头囊尾蚴,包囊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包囊当中有较多透明状液体,部分液体呈黏稠状,包囊当中囊膜上散布大量的头节,呈白色,包囊膜质地脆,为透明状,由于大量多头囊尾蚴压迫病羊脑组织,导致其出现萎缩现象。

5 诊断要点

绵羊脑包虫病诊断时,经验丰富人员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典型症状表现,尸体解剖变化可做出相应的诊断。如需确诊,可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绵羊脑包虫病诊断时变态反应试验的应用最为常见、广泛、有效。操作时,将多头蚴囊壁、原头蚴制成乳剂变应原,然后将其注入羊眼险内,1 h后如皮肤肥厚肿大且6 h内症状无变化,则即可确诊。或者可通过免疫吸附试验的方式进行诊断,准确率可达95%。或可取出病死羊脑部包囊内的白色颗粒物镜检,可发现有多头囊尾蚴进而确诊。

绵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莫尼茨绦虫、羊鼻蝇蛆等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为避免误诊影响后续治疗,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工作。(1)绵羊脑包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两者相似之处在于不合群、日渐消瘦、步履蹒跚等。两者区别之处在于患有莫尼茨绦虫病的绵羊粪便初期软后期腹泻,并且分半当中可发现有黏液。(2)绵羊脑包虫病与羊鼻蝇蛆病,两者相似之处在于视力下降,运动失调等。两者区别之处在于患有羊鼻蝇蛆病的羊视力下降但是不至于失明,可视粘膜发红,鼻腔流出分泌物[2]。

6 治疗方法

6.1 中医治疗

绵羊脑包虫病临床治疗中,中兽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安全、无残留、无不良反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等诸多优势,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针对处于患病初期的羊,治疗时以灭虫为主,并辅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等中草药调理,帮助病羊恢复健康。可取甘草25 g、升麻、柴胡各35 g,白术、陈皮各40 g,党参、当归各50 g,款冬花60 g,黄芪7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然后加入蜂蜜250 g为引,灌服给病羊,每天1次,药渣可拌料服用或者自由服用,连续用药3~5 d即可。方中甘草、升麻、柴胡具有清热解毒、补气生阳、疏肝解郁等功效;白术、陈皮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等功效;党参、当归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和血等功效;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益气固表、补益肺脾等功效。上述诸药合用,治疗绵羊早期脑包虫病效果显著。

患病中期后期的羊脑部组织往往被严重破坏,病羊会出现高烧、炎症表现,因此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杀虫驱虫为主,并辅以补气补血、活血化瘀、健胃补脾、滋补养元等中草药予以治疗,改善患病羊身体机能,进而恢复健康。可取炙甘草、川断续、龙眼肉、枸杞子、五味子、川芎各12 g,阿胶、炒白术、当归、熟地、何首乌、黄芪、常山各20 g,焦山楂、六神曲各25 g,鸦胆子30 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分早晚两次灌服,药渣拌料服用,连续服用3~5 d即可。方中炙甘草、炒白术、黄芪、六神曲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等功效;川断续、熟地具有强筋骨、调血脉等功效;龙眼肉、阿胶、当归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功效;枸杞子、五味子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等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何首乌、常山、鸦胆子具有清热解毒、补益精血、凉血止痢等功效;焦山楂具有破气化瘀等功效。上述诸药合用,治疗绵羊中后期脑包虫病效果显著。

6.2 西药治疗

在中兽医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常用西药如下:阿维菌素,按照0.15 g/kg剂量灌服,首次服用后间隔1周再服用1次即可;丙硫苯咪唑,按照30 mg/kg剂量灌服,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即可;吡喹酮,按照80 mg/kg剂量口服,连续服用2 d,间隔2 d后再服用1次即可。

7 预防措施

7.1 加强科普宣传

绵羊脑包虫病高发背景下,应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各级防疫部门、兽医部门应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防控意识。宣传工作中,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上宣传时,应充分发挥出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制作短视频等方式,让养殖场户充分意识到绵羊脑包虫病对羊、对人的巨大危害性,进而明确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或主动完成防疫工作。线下宣传时,可通过讲座或深入养殖场户家中发放宣传单页、手册等方式,为养殖人员讲解和绵羊脑包虫病相关的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要点等,并学习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防疫措施,为后续防控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7.2 构建防疫制度

脑包虫病会对绵羊生长发育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疫区,绵羊脑包虫病的发生,严重打击养殖场户养羊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养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了有效降低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构建健全完善的防疫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防疫部门要深入分析当地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特点、趋势、规律,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可行的防疫制度,明确防疫内容、要求和目标,成立专门的防疫队伍,指导基层养殖场户开展防疫工作;落实责任机制,将防疫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提高工作人员在防疫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加强监管力度,严格监督管理基层羊脑包虫病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避免该项工作流于形式,确保将防疫工作落实到实处,降低基层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

7.3 坚持自繁自养

引种是导致绵羊脑包虫病传播扩散的重要因素,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养殖场户要树立自繁自养的意识和理念。若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改良品种必须要引种时,则要认真做好健康检疫工作,查看引种羊场免疫接种档案,驱虫情况,查看个体健康状态,确保精神状态良好、饮食饮水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引种。长距离引种运输时,要做好防护工作,提前喂食维生素,减少应激。引种后的羊应隔离饲养1个月,隔离期间密切留意其健康状况,并做好免疫、驱虫等工作,隔离期满无异常方可合群饲养。若发现有异常,如高烧、不进食、消瘦、抽搐、不合群等,应及时隔离诊断治疗,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病死羊及其排泄物、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均要实施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到河流、荒野当中,避免造成环境污染[4]。

7.4 消灭传染源

要想降低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要高度重视传染源的消灭工作。绵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为多头蚴虫,其直接宿主是狗、狐狸、狼等犬科动物,所以要想从源头控制疫病,绵羊养殖场内应禁止饲养狗等动物。部分养殖场户在羊场内放养或拴养狗,想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但是狗却是寄生虫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在羊场内禁止养狗,并且要做好对羊场的防护工作,避免狐狸、狼等动物进入羊场接触羊群。基层防疫部门,应积极做好区域内犬科动物登记备案工作,明确犬科动物数量,定期发放吡喹酮等药物驱虫,避免犬科动物的粪便对牧草和饮水造成污染。针对饲养牧羊犬的羊场,要定时定期驱虫,防止直接或间接传播寄生虫。对犬科动物驱虫后所排出的粪便,应进行无害化消毒处理,避免粪便中的寄生虫污染牧草、水源,导致羊群患病。

7.5 定期组织驱虫

驱虫是防控羊脑包虫病的重要举措。养殖人员应明确驱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当地、本场绵羊脑包虫病的流行趋势、规律,制定健全完善的驱虫计划和方案。要合理选用驱虫药物,目前对绵羊脑包虫病有效的驱虫药包括吡喹酮、阿维菌素等。要从正规途径采购驱虫药,并检查保质期,确保处于有效期内。要合理控制好驱虫时间、驱虫方法、驱虫药使用量。一般情况下,应在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以吡喹酮为例,可按照10 mg/kg的剂量口服,可起到良好的驱虫效果。驱虫后羊群所排出的粪便,应进行统一堆积发酵处理,高温杀灭寄生虫,亦可焚烧、深埋处理,防治疫情的传播扩散[5]。

7.6 强化日常管理

为保证羊群健康生长,要做好日常养殖管理工作。首先,重视环境管理,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污水,用水冲刷地面,减少病菌残留。要保证圈舍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产生冷热应激导致抵抗力下降患病。其次,重视饲料管理,合理搭配日粮,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满足绵羊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升抗病力。要做好草料保管工作,防止发霉变质影响羊群健康。最后,重视消毒工作,制定消毒计划,定时定期的轮换使用高锰酸钾、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墙面、地面、槽具、道路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确保绵羊健康生长。

8 结语

绵羊脑包虫病高发对羊群健康生长及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此,养殖户要充分意识到绵羊脑包虫病的危害性,明确防控工作的必要性,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确保羊群健康生长。针对患病羊,则要做好诊治工作,通过实例分析绵羊脑包虫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要点,并重点探讨了该病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绵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几率,推动养羊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畜牧经济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包虫病病羊驱虫
生猪驱虫正当时
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与治疗措施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