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牛子宫内膜炎

2022-12-13 11:05:47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阴门胎衣膜炎

白 番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动物疾控预防与控制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子宫内膜炎是母牛养殖常见病、多发病,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患病牛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拱背、频频努责、阴门流出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养殖户要密切留意母牛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1.1 环境不佳

环境卫生不良会对母牛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佳、污染气体积聚等,可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若母牛抵抗力低则病菌极易入侵而患病。此外,母牛圈舍光照不足、缺乏运动会导致其抗病力下降,诱发子宫内膜炎。据统计,舍饲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是散养、放牧牛的2倍多。

1.2 饲养不当

母牛是繁殖的重要载体,如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部分养殖户在饲养母牛时日粮配置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饲料草料适口性差,无法很好低满足母牛生长、繁殖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子宫内膜炎发生风险。尤其是在干奶期,过量补充精饲料或粗饲料补充不足,运动量少,母牛肥胖,胎儿过大,分娩时难产等,子宫内膜炎发生风险更高。

1.3 疾病因素

如母牛前期患有疾病,后期极易诱发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包括布病、结核病、沙门氏菌病等。同时,如母牛感染携带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在分娩、助产时不重视消毒工作,会导致病菌的繁殖和入侵,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此外,母牛生产后如出现阴道炎、乳房炎,此时抵抗力减弱,进而诱发子宫内膜炎。此外,如母牛携带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寄生虫病,亦可增加子宫内膜炎发病率。

1.4 授精不当

近年来,养牛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授精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然交配模式,极大的提升了母牛受孕率,同时也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但是,部分人员在人工授精操作时不规范操作,极易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如人工授精前忽视对母牛阴部、受精器械的消毒工作;输精时动作粗暴损伤子宫;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进而诱发子宫内膜炎。

1.5 胎衣滞留

母牛养殖时,如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生产后出现胎衣滞留的现象。健康母牛一般在产后4~8 h内即可将胎衣全部排出。但是个别牛会出现胎衣迟迟不下、胎衣剥离不净、胎衣腐败等现象,加上人工助产操作不当,对母牛子宫造成损伤,母牛产后抵抗力下降,此时病原微生物入侵后就会导致子宫内膜炎病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牛急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急,且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如持续高烧,不愿进食,频频努责排尿但无尿液排出,阴门流出脓性粘液,颜色呈茶褐色,有的呈血色,同时有恶臭味。胎衣滞留的母牛,由于胎衣逐渐腐败,阴门会流出带脓血的褐色分泌物,有腐臭味,病牛尾根、跗关节等位置会被分泌物污染。检查病牛阴道,会发现其子宫颈肿胀,并流出一些脓液,病牛疼痛哀嚎。检查病牛直肠,会发现其子宫肿胀,呈圆筒状,子宫体积是正常子宫的2倍,触摸非常柔软,位置稍下沉,子宫体增厚下沉,子宫阔韧带紧张,由于压迫子宫会导致流出一些分泌物。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2.2.1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患有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其全身性症状表现不明显,正常发情,但会出现屡配不孕的现象。检查病牛阴道,会发现子宫颈口微开,子宫颈黏膜充血松弛。阴道黏膜充血,阴门流出黏稠物质,颜色呈灰白色,有的呈浅黄色,发情期流出内容物增多,呈浑浊状,输精时会流出较多的稀薄黏液。检查病牛直肠,会发现其两侧子宫角增粗,子宫壁增厚,子宫体增厚且收缩无力,冲洗子宫时会流出一些浑浊的类似淘米水样的液体[1]。

2.2.2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患有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如高烧反复、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日渐消瘦等。病牛发情周期出现异常,发情症状不明显,有的停止发情,阴门流出脓液,呈褐色,有的呈灰白色,尾根、阴门等被污染。检查病牛阴道,会发现子宫颈、阴道肿胀并伴有充血现象,子宫黏膜有脓性分泌物,子宫颈外口开张。检查病牛直肠,会发现子宫角增大收缩迟缓,子宫壁厚薄不均,冲洗子宫时会流出一些面糊样的液体。

3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

3.1 西医治疗

3.1.1 注射治疗

注射疗法治疗牛子宫内膜炎时,应做到对症、对因治疗。针对牛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0万IU和链霉素400万IU,每天2次,连续注射3~5 d。针对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0ml、40%乌托洛品60ml、5%氯化钙300 ml,每天1次,连续注射3~5 d即可。

3.1.2 子宫灌注治疗

首先,可子宫内灌注抗生素。牛子宫内膜炎是由于病牛感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所导致的,所以可将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以及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灌注于病牛子宫内治疗,效果理想。如可灌注土霉素2 g、金霉素2 g,每天1次,直至病牛子宫内排出的分泌物清亮为止。

其次,可子宫内灌注鱼石脂。将纯鱼石脂10 g和蒸馏水1000 ml均匀混合,然后每次灌入病牛子宫内100 ml,每天1次,连续灌注3次即可,该法对牛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效果最为理想,可起到杀菌防腐、减轻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再次,子宫内灌注碘溶液。将碘化钾50 g、碘25 g溶于蒸馏水500 ml中,配置成5%碘溶液,每次在病牛子宫内灌注5%碘溶液20 ml和蒸馏水500 ml,可净化子宫,促进子宫恢复。

最后,子宫内灌注黄色素。将0.1%黄色素溶液100 ml灌入病牛子宫内,每天1次,该法对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

3.1.3 全身治疗

牛急性子宫内膜炎,往往会出现全身性症状,因此要做好全身治疗工作。特别是对于流出较多脓性分泌物的病牛,应给予大剂量抗菌素治疗,并配合强心补液,调节酸碱平衡,防止出现酸中毒的现象。如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 ml、地塞米松15 ml、维生素15 ml、咖啡因15 ml、复方氨基比林15 ml,每天1次,连续治疗3~5 d即可[2]。

3.2 中医治疗

中医将牛子宫内膜炎视为血瘀证,因此治疗时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抑菌消炎、补气养血、排脓利尿为主,具体可采用下述中草药方予以治疗:

3.2.1 艾附暖宫散

生地30 g、艾叶30 g、肉桂30 g、吴茱萸30 g、川芎30 g、当归40 g、醋香附40 g、续断40 g、白芍40 g、炙黄芪50 g,将上述中草药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每天1次,连服3~5 d。该方中生地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艾叶、肉桂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吴茱萸可健脾润胃、镇痛解痉;川芎可祛风活血、行气止痛;当归、白芍可活血补血、调经止痛;醋香附、续断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炙黄芪可补气养血、益气固表。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等功效,加快母牛产后机体恢复。

3.2.2 加味失笑散

五灵脂100 g、生蒲黄100 g、益母草100 g、枳壳50 g、黄芪60 g,每天1次,连服3~5 d。该方中五灵脂散瘀止痛、通利血脉;生蒲黄行血消淤(熟地黄有止血作用);益母草可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枳壳可破气消积、化痰散痞;黄芪可益气固表、补气养血。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治疗产科疾病,加快病牛子宫内脓性分泌物排出,促进病情恢复。

3.2.3 生化汤加减

桂枝30 g、甘草30 g、黄芪30 g、陈皮40 g、白术40 g、当归40 g、茯苓40 g、川芎40 g、党参50 g、益母草50 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服用,每天1次,连服3~5 d。该方中桂枝可温通阳气、温经散寒;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黄芪可益气固表、补气养血;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茯苓可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川芎可祛风活血、行气止痛;党参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益母草可活血调经、利尿消肿。诸药合用可起到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功效,帮助病牛恢复健康。

4 病例介绍

2022年2月,我县某牛养殖场饲养的1头4岁多龄奶牛出现屡配不孕、阴门流脓性物质的现象,养殖户电话邀约求诊。经询问得知,该病牛已产崽3头,前日日发情人工授精后1周阴门流出脓性分泌物,呈茶褐色,对病牛进行实际检查,测量体温为39.6℃,不愿进食,频频努责,并呈排尿姿势,但无尿液排出,阴门流出茶褐色脓性物质,有恶臭味,病牛尾根、跗关节等位置会被分泌物污染。

检查病牛阴道发现其子宫颈肿胀,并流出一些脓液,病牛疼痛哀嚎。检查病牛直肠,由于压迫子宫导致流出一些分泌物,发现其子宫肿胀,呈圆筒状,子宫体积是正常子宫的2倍,触摸非常柔软,位置稍下沉,子宫体增厚下沉,子宫阔韧带紧张。结合病牛临床症状表现及阴道、直肠检查情况,最终诊断为急性子宫内膜炎。随即采用上述中西兽医结合方法予以治疗。西医肌注青霉素200万IU和链霉素400万IU,每天2次,并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 ml、地塞米松15 ml、维生素15 ml、咖啡因15 ml、复方氨基比林15 ml,每天1次。中医用加味失笑散予以治疗,取用五灵脂100 g、生蒲黄100 g、益母草100 g、枳壳50 g、黄芪60 g,将五灵脂、益母草、枳壳、黄芪,研成粉末,与生蒲黄混合,加入适量开水搅拌,冲调温后温服,每天1次。中西兽医结合治疗2 d,病牛症状明显缓解,逐渐开始进食,阴门流出物质减少,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继续治疗2 d,病牛完全康复,1周后复诊,无复发迹象。

5 预防对策

5.1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应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结合母牛日龄合理调控日粮配方。尤其是在妊娠中后期,要给母牛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保证日粮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满足母牛及胎儿生长发育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抗病力。妊娠母牛应单独饲养,保证圈舍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营造舒适的圈舍环境。严禁母牛固定饲养,要保持每天有适量的运动,禁止运动量过大,提高抵抗力。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测,接种疫苗,重点预防布病、结核病,避免引发子宫内膜炎。母牛产前1周,应减少精饲料喂食量,避免出现难产现象[4]。

5.2 重视消毒管理

养殖户应高度重视消毒工作,杀灭圈舍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母牛健康生长及生产。养殖户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计划,合理选用低毒、无刺激的消毒药剂,如:石灰水、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对圈舍环境、墙面、地面、槽具、道路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2~3次即可,要轮换使用消毒剂,避免出现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同时,要及时清理圈舍粪污,避免滋生大量的病原菌,保证母牛健康生长。

5.3 规范授精操作

目前,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诸多的优势,如:防止传染病传播、提高受孕率等。但人工授精操作不当会威胁母牛健康。所以要保证人工授精操作的规范性,授精前做好对手套、人员、输精设备及阴门的消毒工作,输精外套一畜一换,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患病。输精时应保证温柔、缓慢,避免对母牛子宫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入侵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5]。

5.4 重视产后护理

针对出现难产的母牛,应做好助产工作,人工助产时应保证操作规范、温柔,禁止暴露拉拽胎儿,避免产道出现损伤感染致病菌。母牛生产后,要密切留意其健康状况,如发现状态差,可注射葡萄糖酸钙,加快恢复体能。母牛产后48小时,可在其子宫内灌注加味失笑散,促进恶露排除,降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针对产后胎衣迟迟不下的,可肌注催产素100 IU或乙烯雌酚20 mg,加快胎衣排出,避免引发子宫内膜炎。

6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母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升高,严重影响犊牛繁殖及产后恢复,影响养殖效益。基于此,养殖场户要充分意识到牛子宫内膜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结合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有效降低发病率,确保母牛正常繁殖。针对患病牛,则要及早发现并治疗,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治愈率,帮助病牛更快恢复健康,保障养牛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阴门胎衣膜炎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养殖与饲料(2021年1期)2021-12-04 20:29:24
一例妊娠母牛阴道脱的治疗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32
一例黑叶猴阴道脱出的治疗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2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慢性子宫内膜炎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4
母牛子宫颈和阴道脱出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奶牛阴道脱出的诊断与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