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尚连 王文倩 郭新霞 刘 芳 毕云霞 周爱凤
(1.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 东营 257091;2.东营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山东 东营 257091;3.山东省广饶县陈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广饶 257091;4.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 聊城 252003)
番茄属于茄科(Solanacea)、番茄属(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植物,属中度盐敏感型作物[1],是国内设施栽培的主栽种类之一,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具有抗氧化等功效。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地面积44.29万hm2,盐渍土含盐量高,土壤盐渍害严重,土壤含盐量多在0.2%~5.0%之间,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大量蔬菜水果靠外地购入,使蔬菜价格居高不下[2-4]。2020年统计,东营市番茄种植面积为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4.08%,是蔬菜种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因此盐碱地番茄高效绿色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是黄河淤积而成,盐渍化严重,且分布不均匀,因此宜选用耐盐碱、适应性广、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齐大力、粉宴1号等。
选用饱满的种子常温浸泡6~8 h,然后放置在铺设两层滤纸(吸水纸)的培养皿或其他带盖的容器中,在温度27℃左右的光照培养箱中催芽,牛皮纸遮光,2~3 d后露白,出芽率在60%以上播种。
育苗盘播种,播种前浇透水,基质采用济南商道育苗专用基质。育苗盘下铺设黑膜。一是防止后期秧苗根系直接扎入土壤中,影响成活率;二是增加地温,促进秧苗生长。播种2 d后陆续出苗,出苗后浇一遍透水,子叶展平后控制浇水,防止秧苗徒长。为了缩短移栽缓苗时间,在定植的设施温室内进行。
地面整平,按0.8~1.0 m槽距,挖制上口宽40 cm、底宽25 cm、深度20 cm的栽培槽,栽培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槽内不铺放塑料薄膜,为开放式,栽培槽两侧略高于定植沟平面。
按照原土、牛粪、蘑菇菌渣为1∶2∶2的体积比配制栽培基质,发酵好的基质与发酵烘干颗粒有机肥混合拌匀后铺设在槽内,有机肥5袋/亩。栽培槽上面覆盖黑色地膜。蘑菇菌渣需经堆置高温发酵1周,晾晒后施用,菇渣一定要完全发酵至不再发热为准。
越冬番茄于8月中下旬定植,番茄苗龄3叶1心移栽定植到栽培槽内,每槽种植2行,插空种植,株距30~35 cm,9 m跨度种植45棵苗。定植前3~4 d浇一遍透水,基质充分湿润,上风口白昼通风,下风口视情况而定。
移栽定植后浇灌缓苗水,一次浇透;定植后10~13 d滴灌促棵水;定植后25 d左右滴灌促花水。缓苗后棚内温度较高,土壤和作物蒸腾量大,浇水量应加大,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维持在75%~80%,视天气情况通风;生长期、开花期、坐果期要采用小浇勤浇的原则,根据秧苗根部周围基质干旱程度浇水,以免棚内湿度过大,发生霜霉病、灰霉病等。若生产高品质果实,结果期可将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设置灌水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以实现灌水的精准控制。
采用山东农业大学罗新书教授的水肥一体化及配方冲施肥,2种配方施肥每次各1袋,加水25~30 kg,搅拌均匀,随水冲施,在开始坐果期冲施,然后间隔7~10 d冲施1次,共施3~4次。
3.3.1 吊蔓 番茄定植后,当植株长至40 cm左右,有倒伏现象时开始吊蔓。每株一绳,每隔5~7 d手工缠绕1次,保持主茎向上生长。
3.3.2 整枝 结合吊蔓进行第1次抹杈,若单秆整枝,可先抹除第一花穗下的第一侧枝;若双秆整枝,可保留第一花穗下的第一侧枝。2~3 d后,进行第2次抹杈,陆续抹掉其他的侧枝。第1次和第2次抹杈,可待枝杈长至5 cm左右抹掉为宜。以后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要不断地进行抹杈处理。结果枝4~6穗时,保留2~3片叶摘心。
3.3.3 摘老叶 当果实转白变色时,去除该果穗以下的叶片,以促使通风见光,使果实着色均匀。
3.3.4 保花保果 基本原则为优先采取震荡授粉或熊蜂授粉。振动授粉:开花时将授粉器轻放于花序柄上,震动0.5~1.0 s,最佳时间为上午9:00~11:00,每周至少授粉3次。熊蜂授粉:除了11月至翌年的2月以外,其他时间段均可进行熊蜂授粉。15%~20%的番茄植株开花时即可引入蜂群,按照1个蜂群承担600~1 000 m2的授粉面积配置,1个蜂群要求含有60~80头雄蜂。药液点花:在第一穗花开放2~3朵花时可开始用浓度为20~30 mg/kg的防落素点花,在晴天上午8:00~10:00用毛笔蘸取少量药液,在刚刚开放的花蒂处点一下或轻轻涂抹于花梗上。点花要适时,当花瓣完全展开且伸长到喇叭口状时点花为宜。点花不能重复,药液中可添加红色或黑色标记。点花时要注意药液不能滴落到嫩枝、嫩叶和生长点上。
3.3.5 疏果和吊果 每枝果穗保留4~5个发育正常的果实,及时疏除畸形果和多余的果。当果实长到核桃大时,及时将果柄吊起,防止果实增大将果柄折断,也可使用番茄夹(采用弧形的U型卡槽设计),将番茄夹轻轻夹在靠近茎秆的花穗柄上。
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5~16℃。开花坐果期白天25~28℃,夜间15~16℃。冬季最低气温不应低于10℃,清晨尽快升温。果实着色的最佳温度为24℃左右。地温影响根系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2℃,不宜低于12℃。
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的低温季节,每10~15 d可滴施一次诱抗赢丰氨基酸微量元素滴灌肥0.5 kg,同时喷施一次诱抗赢丰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面肥0.5 kg,以提高植株对低温弱光的抗性。
缓苗生长期全天上下通风口打开,外界温度高,降低棚内温度;开花期要保持温度27~28℃,不能超过35℃,否则花瓣畸形;坐果变色期,棚内温度要稍高,温度低果实变色不均匀,形成“地图式”畸形果。
上午揭保温被的适宜时间以揭开保温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棚温降至18~20℃时盖保温被。
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早揭晚盖;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早揭早盖;2月上旬至4月下旬,早揭晚盖。连续阴天时,仍要适当揭保温被,下午早盖。
采用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深冬季节,当温室内光照不满足番茄生长时,宜启动补光设备补光;夏秋季节光照度超过50 000 lx时覆盖遮阳网降低光照。雾霾天气严重,弱光天气较多,在不降低温室气温的前提下,尽量多争取接受太阳光,在极端天气下采取补光的措施,夜间温度不低于10℃,白天27~28℃,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白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不大于75%,夜间不大于85%。采用膜下滴灌、槽间铺设黑色地膜和园艺地布、及时通风排湿及温度调控等措施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分阶段进行绿色防控,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针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可采取中蔬微粉剂系列防治方案(附表),即采用弥粉机精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每隔5~7 d连续喷施2~3次。
严格采用防虫网(40~60目)密封通风口和入口,以阻隔害虫进入日光温室;选用20 cm×30 cm的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悬挂在植株上方20 cm处,每亩悬挂30~35块为宜。若防治蓟马,可悬挂蓝板。
采收原则为适时采收,运输出售的可在变色期(果实1/3变红)采摘,就地出售或自食的应在成熟期即果实2/3以上变红时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