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红,史娟双,黄珺茜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351100
胃镜作为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式,因属于侵入性操作,常给受检者带来较大痛苦和不适,一定程度影响检查效率[1]。近年来,临床于全身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可基本减轻病人疼痛和不适,以起到无痛检查的目的,利于提高检查效率和安全性[2]。但由于病人对于疼痛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尽管胃镜检查于麻醉下进行,但仪器对咽喉、消化道等刺激仍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而诱发应激反应,进而增加安全隐患[3]。因此,进一步降低疼痛敏感度是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效率的关键。周志强等[4]研究显示,无痛胃镜若镇痛不良可导致个体化治疗难以实现,甚至增加慢性疼痛风险,不利于病人预后。现阶段,临床对于疼痛敏感度虽有一定测量手段,但对于后期疼痛仍缺乏有效预测指标。因此,探究病人疼痛敏感度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度的危险因素。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胃镜检查;②检查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5]分级为Ⅰ级或Ⅱ级;③检查前心肺功能正常;④病人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疼痛综合征;②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③近期发生急性应激事件,如急性创伤、急性感染等;④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⑤受试点皮肤损伤、感染;⑥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疼痛敏感度评估
所有病人均在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测量病人疼痛阈值并告知其测试过程及目的。测量方法:手持压力测痛仪(上海溪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PX 50)进行疼痛感觉量化测试,选择受力面积为0.1 cm2的探头,以N/cm2为疼痛敏感度的计量单位,选择手腕内侧缘和外侧缘连线中点为测试点。测试过程中,病人会发生如下反应:有体触感-无疼痛-轻微疼痛-疼痛-显著疼痛-拒绝继续测试或无法耐受疼痛。将产生疼痛时的压力值作为疼痛阈值,若检查时病人疼痛压力值超过该阈值,则视为疼痛敏感,反之视为疼痛耐受,根据病人疼痛敏感度分为疼痛敏感组和疼痛耐受组。
1.2.2 量表评估方法
检查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6](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病人情绪状态:量表以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完成检查后,待病人麻醉苏醒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7](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病人疼痛程度:量表共10分,0分表示无痛,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统计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胃镜检查时间、胃病史(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ASA分级(Ⅰ级/Ⅱ级)。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2例病人,检查时超过疼痛阈值病人22例(26.83%)为疼痛敏感组,未超过疼痛阈值病人60例(73.17%)为疼痛耐受组。
表1 疼痛敏感组和疼痛耐受组一般资料比较
以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度作为因变量(疼痛敏感=1,疼痛耐受=0),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自变量(VAS评分用于评估检查后疼痛程度,不作为自变量纳入),自变量赋值见表2。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低龄、SAS评分高是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病人疼痛敏感度的多因素分析
无痛胃镜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可发挥一定镇静、镇痛作用,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和安全性,利于提高疾病诊断效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8]。但由于不同病人对于镇痛药物耐受性不同,疼痛敏感度不同,无痛胃镜检查期间仍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影响检查工作开展。本研究显示,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2例病人,检查时超过疼痛阈值病人占26.83%,也进一步反映目前众多病人对疼痛敏感度较强,探究其中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本研究为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龄、SAS评分高是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女性。疼痛敏感度在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激素水平不同有关。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可通过上调κ受体和μ受体表达,以降低疼痛阈值,增加内外界因素造成的疼痛,因男女体内激素种类差异问题,导致女性在受到侵入性操作时,对于疼痛较为敏感,耐痛性随之降低[9]。此外,雌激素还可抑制体内阿片肽表达,减少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从而降低耐痛阈,提高疼痛敏感性。由此可见,女性对于无痛胃镜疼痛敏感性较强,无痛胃镜检查时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对此建议,对于女性病人,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讲有趣故事等方法,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或可考虑给予药物干预改善雌激素水平,减轻激素对疼痛敏感性造成的影响。②低龄。高龄已成为众多病理反应的危险因素,但在面临疼痛时,由于高龄病人中枢神经多伴有退行性改变,感觉中枢常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而高龄病人因中枢神经相对活跃,神经传导较快,在受到侵入性操作时,疼痛敏感度较低[10]。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女性病人的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不断降低,在遭受刺激时利于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可起到镇痛作用,从而降低疼痛敏感度。由此可见,高龄病人因神经功能、卵巢功能衰退,常对疼痛表现不敏感,而年轻病人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时,疼痛敏感性相对较强。对此建议,护理人员面对低龄病人时,可通过向其讲解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点、目的,予以心理疏导,提高其认知水平,缓解其心理状况,进而降低疼痛敏感度。③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担忧、恐惧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焦虑对于手术、创伤等造成的应激反应有一定影响,可加重应激反应并诱发疼痛[11]。众多病人在接受胃镜检查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心理,而焦虑可过度增强机体应激源的能力,导致中枢神经敏感化,从而降低疼痛耐受度。此外,过度焦虑还影响病人情绪调节,在遭受外源性刺激时,应激反应明显增强,各项生理指标随之改变,对于麻醉药物的需求量也增加,从而影响镇痛效果。刘黎明等[12]研究显示,焦虑可降低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对内脏性疼痛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病人应激反应,进而影响镇痛效果。因此,焦虑仍可作为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此建议,无痛胃镜检查前考虑给予病人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胃镜检查的目的等,提高病人对无痛胃镜检查及疾病认知度,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情绪障碍,以降低病人疼痛敏感性。
综上所述,无痛胃镜检查病人对疼痛仍较敏感,女性、低龄、SAS评分高是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疼痛敏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