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乔,黄雅芳,黄燕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福建福州 350004)
心力衰竭是由心肌病变、心脏负荷过重或心室前负荷不足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法治愈。为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情发展,一般要求患者居家用药。由于患者对疾病存在认知偏差,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擅自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疾病加重或反复发作,继而影响预后[1]。因此,在治疗期间予以有效的护理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对于疾病的良好预后至关重要。常规护理常通过发放健康手册以及口头健康教育等形式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控制的重视度,但中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预效果。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 skills,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则是通过信息干预引导患者的护理动机,进而促使其发生行为改变[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2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4.51±4.50)岁;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 Ⅰ 级13例,Ⅱ 级23例,Ⅲ 级10例,Ⅳ 级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63±4.42)岁;NYHA心功能分级 Ⅰ 级14例,Ⅱ 级24例,Ⅲ 级9例,Ⅳ 级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版)》[3]中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平卧无法正常呼吸,活动时伴气促、乏力症状;血浆脑钠肽≥400 pg/ml;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合并梗阻性心肌病、肺栓塞等;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意识障碍,无法配合量表评估;合并恶性肿瘤。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治疗当天,予以健康教育,发放心力衰竭知识宣传手册;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增强运动量,每日至少步行30 min,并在可承受范围内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并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帮助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给予其饮食和生活干预;在患者出院前,予以用药指导,将药物使用剂量及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嘱患者定期返院复诊,监测电解质平衡、体质量变化等;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为患者答疑解惑,并依据其病情变化遵医嘱调整用药,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嘱患者务必及时就诊。
观察组采用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具体如下。(1)信息干预:护理小组自行设计《心力衰竭患者护理需求问卷》,于患者入院当天下发,指导患者填写后回收,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及病情采取一对一疾病管理教育,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此外,将编制好的心力衰竭健康管理资料发放给患者,开展健康讲座,组织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学习,讲座内容涉及心力衰竭病因、治疗方式、健康行为等。(2)动机干预:心力衰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为保证IMB护理效果,需实施动机性访谈的阶段性(包含无意图期、意图期、改变期、维持期阶段)干预策略,无意图期侧重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初入院时主动了解其经济状况、家庭对患者病情的支持情况等,明确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现状以及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意图期侧重于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与患者共同探讨生命质量现状,引导其认识自我管理疾病与心力衰竭良性预后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建立提高生命质量、控制疾病进展的信心;改变期侧重于促进患者的行为改变,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建议,与其共同制定个体化自我管理目标与实施计划,并指导、督促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以实现患者的自我管理目标;维持期侧重于巩固患者的行为改变,依据患者的自我管理计划完成度以及效果予以反馈,若患者行为转变良好,护理人员则应予以正向反馈,如口头表扬等,若患者行为转变失败,护理人员则应分析原因,鼓励、指导患者改进。(3)行为技巧干预:嘱患者自行记录尿量、呼吸、脉搏等,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症状识别方法及其应对措施,如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应保持镇定,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地休息,若休息后症状仍不可缓解,则应寻求帮助,立即入院就诊,同时,向患者列举随意停药或增减服药剂量对疾病病情变化的消极影响,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此外,将药物服用剂量与方法标记于药物包装上,将药物名称、服药期间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整理成纸质文件,予以口头教育后统一发放给患者,便于患者出院后反复查阅;告知患者饮食中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尽可能选择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B且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忌浓茶、酒类等刺激性食物,并限制患者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应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科学运动对于病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鼓励、引导患者适量活动,在耐受范围内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并循序渐进地延长活动时间或增加活动强度。
(1)疾病管理能力: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the 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评估,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3个分量表,分值依次为10~40分、1~24分、6~24分,评分越高提示疾病管理能力越强[4]。(2)焦虑症状: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该量表包括晕厥感、不幸预感等20个条目,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5]。(3)生命质量: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该量表包括情绪、身体等21个条目,分值为0~105分,评分越低提示生命质量越高[6]。
护理前,两组SCHFI中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SCHFI中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SCHFI评分比较(分,
护理前,两组SAS、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SAS、MLH-F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MLH-FQ评分比较(分,
心力衰竭早期无明显症状,待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心力衰竭为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多无法治愈,长期持续治疗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加之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可能出现间断用药、调整剂量等不遵医嘱服药的行为。为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临床常予以常规护理以调动患者自我护理的主动性,增强其健康管理意识,但由于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导致干预效果有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SCHFI中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方面更具优势。究其原因为,常规护理主要采取口头教育与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增强患者对心力衰竭知识的了解,往往忽视了患病群体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导致患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记忆、消化疾病知识,故干预效果欠佳。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在信息干预中采用问卷形式预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疾病管理教育,有助于纠正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知偏差,为后续动机干预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7];动机性访谈可协助患者认识到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日常中不利于疾病控制的潜在因素,引发、加强患者进行改变的动机,继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其实现自我管理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护理行为,由此可增强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SAS、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可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心力衰竭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对此病的认知程度较低,易产生焦虑情绪。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测,可帮助患者识别病情恶化的症状,掌握科学的应对措施,对发生的症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缓解患者在病情变化期间的焦虑情绪[9];强调遵医嘱用药,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有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限制钠盐的摄入可避免肠道淤血引起消化不良,限制液体的摄入则可避免体内水钠潴留加重;科学的运动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心功能状态,避免病情恶化,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0]。
综上所述,以IMB理论为指导的护理不仅能够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