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敏,兰婷,黄丽丹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 (江西南昌 330600)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主要由高血压引起,可使患者出现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1]。手术是临床治疗ICH患者的重要手段,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程度,挽救患者生命[2]。但术后患者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3]。因此,给予ICH手术患者有效的术后康复干预至关重要。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被动运动与主动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但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且周期较长、效果有限[4]。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可对患者小脑顶核进行一定强度的刺激,有利于改善患者微循环及神经功能。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ICH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的76例ICH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7~66岁,平均(56.74±4.18)岁;高血压病史3~17年,平均(8.94±2.46)年;出血部位,脑叶6例,基底节区26例,脑干5例,小脑或其他部位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69岁,平均(57.42±4.28)岁;高血压病史4~16年,平均(9.24±2.57)年;出血部位,脑叶7例,基底节区25例,脑干4例,小脑或其他部位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5]中ICH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遗留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良好;精神正常,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因脑外伤、颅内动脉瘤等原因导致ICH;合并脑部恶性肿瘤;伴有躯体障碍性疾病;因骨折或其他原因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两组术后均接受调节血压、血糖、血脂、止血、脑保护、营养神经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开始训练前,先向患者介绍训练的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训练的方法均是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等情况制定的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内容主要如下。(1)被动训练:术后24 h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以预防患肢肌肉痉挛或关节变形;术后24~72 h,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待上述指标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主要包括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患者肢体,协助患者上肢取伸展位,进行肩外展、内旋手指及伸展关节等运动,以及协助患者下肢取屈曲位,进行伸膝运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力度,20 min/次,1~2次/d;术后3~10 d,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内收、外展、髋关节屈伸等被动运动,若患者肌力恢复至2级以上,可指导其利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活动,5 min/次,5~6次/d。(2)主动训练:术后2周,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等主动训练,对于肌力达到3级以上的患者,可指导其取坐位进行训练(先协助患者保持髋关节屈曲约90°,进行脊柱伸展运动,让其主动控制头部),15~20 min/次,4~5次/d;待患者坐起平衡后,指导其进行站立训练,首先在床边进行行走训练,30min/次,3-5次/d;然后进行负重训练,20 min/次,3~5次/d;待患者能够行走后,指导其进行如厕、洗漱等主动生活训练,20 min/次,3~4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常州思雅医疗器械公司生产,YS5004S型)进行干预:首先清洁患者两耳侧及患肢,然后将电极片贴在患者两耳后孔突部位(耳垂后30 mm处,太阳穴、乳突或风池穴),偏瘫患者可在患肢侧贴电极片,并连接电刺激仪,设置电刺激强度为40~50 Hz,启动仪器,利用仿生电流自颅外对小脑顶核区进行刺激,过程中可从低至高调节刺激强度,以患者产生针刺样感受为宜;对于缺乏表达能力的患者,可将电刺激强度调节为30 Hz左右;30 min/次,1~2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肢体功能: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两组肢体功能,内容包括上肢与下肢2个部分,其中,上肢有33个条目,下肢有1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均为0~2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6]。(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内容包括10项,其中2项分值为0~5分,2项分值为0~15分,其余分值均为0~1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7]。
干预前,两组FMA上肢及下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FMA上肢及下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分,
ICH发病急,诱发因素复杂,肥胖、高血压等均为诱发ICH的重要因素。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脑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8-9]。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临床治疗ICH患者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轻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但术后患者运动及中枢神经均会伴随一定的损伤,并会遗留运动功能障碍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10]。因此,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改善ICH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十分必要。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早期肢体被动运动及主动训练,可提高ICH手术患者患肢肢体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及生命质量,但该康复措施训练周期较长,患者恢复速度慢,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训练依从性,进而影响训练效果[11-12]。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是一种电刺激干预设备,利用交变电磁场模仿人体大脑生物磁场产生安全电流,经电极穿过颅骨到达大脑组织,可刺激脑部病灶组织,进而提高脑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FMA上肢及下肢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ICH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原因可能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通过稳定机体脑神经细胞膜电位,抑制细胞去极化,进而可减轻脑细胞损害及炎性水肿,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功能;且该治疗仪可通过刺激患者小脑顶核,加快儿茶酚胺代谢,扩张脑部血管,增加脑组织血流量,减轻神经损伤,进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14];此外,该治疗仪还可通过刺激患者小脑,降低内皮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肾上腺素释放,有效扩张血管,提高脑部血流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进而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即有计划、个性化地指导患者从被动训练逐渐过渡至主动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ICH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