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慧
(微山县工人文化宫,山东 济宁 277600)
文化宫是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引领基层群众的文化风尚,通过各类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对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的工作,助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都是文化宫的基本职能。如何将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同时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文化、快餐式营销等方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这些都对文化宫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因此,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文化宫如何开展改革创新,发挥出对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积极健康以及充满会理的文化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前文化宫应该提高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群众文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内容,以此来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等。群众文化更是无处不在,同时群众文化建设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组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广泛性。群众文化参与对象较为广泛,其活动形式也具有广泛性,同时参与门槛较低,具有丰富的艺术载体,适合各类社会公众人群的参与。其次是导向性。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对社会公众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给予引导,给予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以及身心的放松。最后是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多样丰富,并且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还会实现不断的再创造[1]。
文化宫是为群众提供文化产品的公益机构,通过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宫赋予这样的职责和职能,在引领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其自身天然的优势。文化宫作为文化资源的传播主体,具有公益性特点,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其发展的宗旨,文化宫通过其自身的文化传播方式实现了对群众的文化教育。文化宫通过各种形式及内容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公众传播着正能量及主体价值观。文化宫作为群众文化基地,在人才团队方面不仅拥有专业的文艺骨干团队,还会有专家、学者等人才力量的支持,为文化宫的文化供给提供了人才基础。
新时期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不仅能够为需求越来越高的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内容,还能通过文化建设对群众投身于文化活动建设给予引领,还能在文化活动建设中实现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助力于社会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还可以通过自身优势对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也是对优秀文化的发扬。文化宫还可以结合各类主题活动、品牌活动以及各类艺术比赛等活动的举办,带动和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文化艺术方面的展示和提升。
在文化宫业务发展方面,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如开展专业的培训辅导,以多种形式实现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与锻炼,这样可以增强文化宫与各个单位优秀文化骨干之间的联系,还能为各个单位优秀的艺术文化骨干提供更多的生活体验,不仅为艺术骨干提供了一条吸取民间艺术营养的通道,同时也能通过艺术骨干的指导提高群众的艺术文化素养,实现二者之间的互补互助[2]。
另外,文化宫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基层干部的艺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还能让文化艺术在群众基层中扎根,提高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基层群众艺术文化素养的提升,还能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总之,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群众文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在不断的提高,文化宫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文化宫要积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地拓展群众文化业务及服务范围,加大文化品种的创新研究,调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建设中来,促进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交流互动,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为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构建奠定文化基础。
新时期文化宫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及困难,在长期的发展改革下,文化宫确定了较为清晰的发展目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迅速兴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形势下,还有职工群众对新兴文化项目和活动多样化的渴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文化宫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束缚、机制固化、资金的缺乏、人才的不足以及缺乏政策的保障等,还有在人员思想观念上缺乏更新、缺乏前瞻性的战略发展思考、理论探索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上的理解存在偏差等,这些问题都对文化宫自身的发展以及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在新时期文化宫的发展中,要对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充分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不断优化创新,开辟群众文化事业的新道路。
政府已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开展,文化宫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把握住这一政策优势,加大落实力度,整合各项资源及力量,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首先,要在政府的统一带领下,建立各个部门机制体系,并不断完善。通过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及分工负责,才能合力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另外,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财政预算体系,并将其加入到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内容,加入领导业绩的考核内容中去,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加强文化宫的公益性建设,加大资金及人才的投入力度,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的保障,满足文化设施建设及产品创造的实际需求,使得文化宫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文化宫要积极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位置,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3]。
文化宫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特点。但在实际发展中,文化宫受到财政投入不足的影响,在生存发展中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这对文化宫的生存及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再加上文化宫在约束监管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导致文化宫在文化建设功能上的发挥受到了影响,未能发挥出其公益性特点及作用。
因此,在新时期文化宫的发展中,要积极争取财政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为文化宫事业单位的发展及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然而,财政方面对资金的分配是有限的,文化宫若只依靠财政资金来经营发展,那么依然无法摆脱发展中资金缺乏的局面,难以走出发展困境,解决困难,更别说实现创新发展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文化宫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寻得发展,就必须要大胆尝试创新,要大胆地走出去,将体制内外两种资源都利用起来,结合相关项目的合作及引进的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推动群众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的发展。例如,文化宫可以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由企业提供部分资金的支持,文化宫利用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达成共建共赢的文化发展模式,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职工文化活动阵地,为企业的基层职工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实现了文化服务形式的拓展,还能通过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实现对企业的宣传,实现了文化宫与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推动了文化宫与企业的共同发展[4]。
在文化宫的发展及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工作的质量及整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文化宫必须要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注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在专业人才的选拔中严格要求,还要在后期的工作中加强培训及开展继续教育,为人才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学习平台。还要加强中层干部及骨干人员专业及各项能力综合水平的提升,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文化宫工作人员也要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加强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的提高,坚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注重自身思想观念及业务知识的及时更新,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了解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及动向,从而为新时期新的工作要求奠定基础。
同时,还要提升文化宫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谨记文化宫的服务性和公益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群众时要耐心、热情,要以负责的态度及热情来服务群众。热情耐心的服务是文化宫服务的基础,若群众在面对文化宫工作人员时,感受到的是爱答不理、冷冰冰的服务态度,会对群众的心情造成极大的打击,也会打击到群众的参与热情,这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也会影响文化宫的发展。
首先,要在创新中不断丰富文化艺术形式,结合基层群众文化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加强对特色文化的培育与开展,是文化宫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建设发展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引领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比如各类曲艺、文艺活动以及书画活动等,要结合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众群体,搭建具有其特色、特点的文化团队,结合社区、民间艺术舞台等各种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群众文化团队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编排节目并演出展示,在参与演出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身心的娱乐,同时也使得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另外,文化宫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深入群众基层中去,挖掘民间艺术文化,并加强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研、辅导以及培训,强化其专业性及系统化的发展,培育具有特色的文化团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层次,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5]。
其次,注重文化宫服务的创新及改进,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向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满足这样的文化需求,必须打破传统的文化服务模式,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不同的艺术文化需求。因此,文化宫要在服务方面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模式,以多种途径满足群众的不同文化艺术需求。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对服务时间、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公开,优化服务环境,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群众。
二是要不断探索服务方法。在创新服务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媒体资源,通过建立服务指南及服务网站等不同形式,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模式,能够让群众通过网络或手册,准确地了解相关的服务内容,及时联系到文化服务场所,获得良好的文化服务体验,同时参与到文化服务监督反馈中来,从而有效促进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是要加强服务手段的不断改进。结合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内容,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及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及质量。同时,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文化工作中不断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出文化宫在建设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为社会的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文化宫要在建设群众文化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工作中加强创新改革,不断完善文化机制,强化和完善文化宫服务体系,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内容,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不同文化艺术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